一、问题提出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突出德育实效,加强品德修养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社会行为是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外显特征与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关系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吴愈晓等,2018)。社会行为亦对青少年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能够提高自身幸福感(Nelson et al.,2016;Curry et al.,2018)与学业成绩(Gerbino et al.,2018),而偏差行为对其学业表现则产生负面影响(Chikwature et al.,2016)。 社会行为是指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行为与共同行为(夏征农、陈至立主编,2010:382)。根据社会行为的后果,我们可以将社会行为划分为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两类(乐国安编著,2006:343)。亲社会行为是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包括友善行为、助人行为、遵守社会规范行为(杨宜音、张曙光编著,2008:169;Thielmann et al.,2020)。反社会行为亦称作偏差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有社会规范的行为,包括打架、斗殴等行为(郑杭生主编,2018:444;Kazdin,1987)。 关于中国青少年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从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父母婚姻质量与同胞关系等家庭因素(张文新等,2021;张良、张立冬,2023;张晓等,2017;高玲等,2021),以及成熟、自恋、韧性等个体特征(林爽等,2021;丁如一等,2016;Xie et al.,2016)的角度进行分析。有研究探讨了教师支持等班级环境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郭伯良等,2005),但鲜有研究从班级同辈群体角度进行解释,即没有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同辈效应进行深入考察。 青少年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影响其发展的最重要场所(朱键军等,2015)。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固定学习与生活空间,班级同辈群体对其社会化产生深远影响,对其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具有形塑作用(陈斌斌、李丹,2008)。同辈群体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与偏差行为的影响已在西方社会得到检验(Hoorn et al.,2014;Nakajima,2007;McVicar,2011)。既有研究主要运用参照群体理论来解释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参照群体的规范功能为个体社会行为设定了道德义务,比较功能为个体社会行为提供了道德资源,迫使行动者采取与同辈群体相一致的社会行为。规范与比较功能体现了同辈群体对个体社会行为的直接影响。然而,现有研究忽视了同辈群体所具有的间接效应。相关研究表明,同辈社会资本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行动者对社会网络资源的动员和利用(直接效应),还表现在社会网络对行动者价值观和行为的影响(间接效应)(程诚,2017;Hasan & Bagde,2013)。因此,有必要阐明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间接影响,以深入理解同辈效应的作用机制。 此外,鲜有研究考察同辈群体对父母管教程度不同的子女的异质效应。父母管教对子女社会行为具有深远影响(黄超,2018),这可能会对同辈群体与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关系产生调节效应。具体来说,积极同辈群体与父母严于管教是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两种资源,父母疏于管教的子女无法在家庭中习得亲社会行为,更可能依靠班级积极同辈群体来习得该行为,因此班级积极同辈群体对父母疏于管教的子女具有补偿效应,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更大。而消极同辈群体与父母疏于管教都是青少年偏差行为养成的温床,父母疏于管教的子女在家庭中养成的偏差行为往往会被班级消极同辈群体进一步放大,因此班级消极同辈群体对父母疏于管教的子女具有增强效应,对其偏差行为的影响更大。有必要在父母管教程度不同的子女之间考察同辈群体的异质作用,从而对青少年社会行为实现差异化与精准干预。 基于以上讨论,本研究聚焦于从同辈群体视角来阐释青少年社会行为,通过分析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4—2015学年数据,试图回答以下问题: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行为是否产生影响?同辈群体如何影响青少年社会行为?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社会行为的影响在父母管教程度不同的子女间是否存在差异?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自我的形成意味着个体具有了将自己看成客体的能力(瑞泽尔,2005)。自我是从社会经验中产生的,其形成需经历玩耍(play)与游戏(game)两个阶段。在玩耍阶段,幼儿仅能够对父母、教师等明确角色进行独立扮演,开始学会成为主体与客体,并塑造有限自我;而在游戏阶段,儿童的扮演对象从单一明确角色扩展至游戏中的每位参与者,从有限重要他人角色延伸至概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①角色,并开始以群体而非个人的观点来评估自身,自我获得充分发展(米德,2005:120-121)。 同辈群体作为概化他人是自我发展的基础,对个体社会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最重要的理论解释是参照群体理论。该理论认为参照群体具有规范与比较两种功能,规范功能是指参照群体为行动者提供明确的行为标准并期望行动者遵循这些行为标准,而行动者在经过自我归类、规范认知与规范习得之后,更可能采取与群体相一致的行为。比较功能是指参照群体为行动者提供评估自身的框架,为个体行为提供合法性依据(默顿,2008:394;Kemper,1968;Abrams & Hogg,1990)。 以上解释得到了经验研究的支持。有研究发现,班级整体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就越有助于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培养(Busching & Krahé,2020);朋友的亲社会行为增强了个体亲社会的目标追求,进而强化了其亲社会行为(Barry & Wentzel,2006)。班级整体偏差行为强化了个体偏差行为,班级同学的攻击行为会增强个体的攻击行为(Henry et al.,2000;Henry et al.,2004);班级同学与亲密朋友吸烟比例越高,个人吸烟的可能性就越大(McVicar,2011;Ali & Dwyer,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