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669(2023)01-0077-08 先秦时期的人们如何建筑居住院落,在怎样的院落中生活,是一个与日常生活相关也颇能引起人们兴味的课题。然而由于时代久远,文献缺失,这又是一个颇难解决的问题。虽然在先秦礼书中有一些关于王都宫殿建筑和祭坛宗庙建筑的记载,近现代以来的夏商周考古也有一些宫殿建筑和宗庙建筑等大型基址的发现与发掘,对蠡测和复原当时的高级别政治和宗教建筑有所助益,然而对普通民众的家庭院落建筑,我们仍然是所知甚少,不免有“文献不足”的感叹。 在我们如今所能见到的先秦文献中,比如《左传》关于春秋家庭院落的信息,也有一些蛛丝马迹。只是这种信息碎片化严重,而且是在叙述其他重大事件时不经意间附带出来的,其本意实属“心不在焉”,由此也难以窥见其整体面貌和大致轮廓。而《诗经》则不然,在占据大多数篇幅的“国风”诗篇中,多属于从民间歌谣中集合起来的原始文本,所附带出来的此类信息固然也属于不经意,然而毕竟比其他偏重政治与宗教的文本更接地气,更能反映当时普通民众的生活样态和生存境况。细读《诗经》各篇章,反映当时民居院落建筑的材料颇不少,在兹搜集辨析,发覆探微,希冀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一种可能的视角。 在整本《诗经》中,反映西周至春秋时期建筑文化的内容较为丰富,不仅从中能见到当时的都城门墙、宫殿王寝、祭祀宗庙、明堂辟雍、园囿池苑、仓廪军库、官衙寮署、道路桥梁、民居院落等的形制、规模,而且这些材料也颇能反映出相关的礼仪制度,表明当时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文化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 对于先秦时期的王都、宫殿、宗庙、辟雍等大型高级建筑,学术界多有关注,也颇有一些深入研究的成果①。而对于民居院落,则鲜有论及者②。有鉴于此,本文拟对《诗经》中反映的普通民居院落建筑,做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材料搜集和线索梳理,以期从中窥见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条件和居住环境。 一、民居所处的街区里巷 根据古典文献《周礼》对西周国家行政组织体制的国野构想,当时的行政组织以地域划分为基础构架,以一夫一妇(一个主妇,主妇之外的妻妾不是法定配偶)为家庭的主要组成形式,在“国”(城邑)附近构拟了“比”“闾”“族”“党”“州”“乡”六级基本行政单位,是为“六乡”;在“野”(国外郊野)中又构拟了“邻”“里”“酂”“鄙”“县”“遂”六级基本行政单位,是为“六遂”。国人与贵族居住于“六乡”,是为“国人”或“乡人”;劳动者与俘虏奴隶居住于“六遂”,是为“野人”或“遂人”(也称“甿”,即“田民”,又作“氓”)。从而构成了当时城市与乡村组织规划及系统管理的“乡遂制度”③。 然而截至目前,在其他先秦文献和考古资料中,这种按照区域划分、以个体家庭为基本社会细胞的“六乡”“六遂”制,尚未见到完整面貌的复原重现,得不到其确实存在的有效证明,所以有的学者称这只是战国时期的学人对古代制度的一种理想化的推测,即使有这样的地方行政区划,也不会如此系统与复杂④。 不过,考古发现新资料和新出青铜器铭文(尤其是《史密簋》及其他西周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在周代行政区划中,确实有所谓“乡遂制度”等基本行政区划制度,虽然不如《周礼》规定得那么系统完备,但基本架构还是值得信赖的,至少在某些诸侯国(比如齐、鲁等国)存在过⑤。 不管是《周礼》中记载详备的“乡遂制度”,还是青铜器铭文中个别区划名称的偶尔呈现,都不及《诗经》“国风”里沉淀着诗人情感的家园显得那样实实在在和接地气。比如周代的邻里乡居制度,在《诗经·郑风·将仲子》里就有明确的表现: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 岂敢爱之?畏我诸兄。 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 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 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1]337 《诗经·郑风·将仲子》:“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毛诗正义》:“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里者,民之所居,故为居也。”[1]337这里的“里”就反映了当时的邻里制度。据《周礼·地官·遂人》记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也。”[2]五家为邻,五邻即二十五家为一里。邻里之间的区隔,很可能是里外筑墙,墙下种树。商周之时,人们普遍保留着聚族而居的风俗。同一个里中的人家,应该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同一大家族。 邻里之中,各个小家庭都用墙围合成院落,院落内外植树,既为间隔之用,也有绿化装饰之美。同样是《将仲子》,还有“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这里的“墙”与前文的“里”及后文的“园”,形成对比,由大而小,由远及近,反映的是家庭院落所在及其与“里巷”的位置关系,所以这里的“墙”当是院落之墙。《毛诗正义》谓:“无逾我里,谓无逾越我里居之垣墙,但里者,人所居之名,故以所居表墙耳。”[1]337即“里”为里居之墙,这里的“墙”则是院落之墙。与此类似,《小雅·常棣》中的“兄弟阋于墙”[1]408之“墙”,也当是一家院落之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