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工业文学,即工业题材的文学。中国工业文学萌生于19世纪末,左翼文学运动时期获得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走向繁荣。在中国工业文学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全面抗战时期(以下简称“战时”)看似不很醒目,其实却是重要一环,值得认真研究。战时中国工业文学取得了相较于以前的多方面突破,其主题意蕴更丰厚,人物形象更多样,价值取向更理性,在很多方面对此后工业文学的发展形成影响。 全面抗战之前(以下简称“战前”)的十多年间,中国工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大规模侵华战争中止了中国工业化的正常进程,中国工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首先,战前中国工业主要集中于东北和沿海地区,战争爆发后或沦入敌手,或毁于战火,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内迁到后方重建;其次,在后方重建的工业,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设备及原材料匮乏等各种困难,工厂还不时遭受日军的野蛮空袭。但后方民众秉持“前方抗战与后方生产,同为神圣之事业,苟无前方将士之浴血,无以保存后方之生产,苟无后方之生产,亦无以支持前方之抗战”①的理念,以难以想象的努力迅速恢复工业生产并使其达到民国时期的最高峰值,1937-1942年被称为中国现代工业史上的“黄金期”。统计数据表明,到1942年底,四川一省的工厂数由战前的115家增至1654家,资本由战前的214.5万元增至113001万元;整个后方的工厂数则达3758家(其中重工业2215家),资本总额193902.6万元,工人总数241662人②。另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原煤、原油、电力、钢、生铁、水泥、硫酸、纯碱、烧碱、金属切削机床等主要工业门类均在1940-1943年达到其在民国时期的最高产量③。遗憾的是,中国现代工业史上的这个“黄金期”是短暂的,由于战争的旷日持久、恶性通货膨胀等多种原因,中国工业在大起之后迅速大落,呈现出令人痛心的颓势。 战时工业在支持前方抗战、保障后方民生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一波三折的历史命运也颇能刺激一部分人的感觉神经,一个工业文学的创作潮流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一些享有声誉的“老”作家对工业题材予以关注。如茅盾战前曾出版表现工业资本家命运的长篇巨制《子夜》,发表描写工人生活的中篇小说《少年印刷工》,此时期他继续创作了一些与工业有关的作品,包括长篇“急就章”《第一阶段的故事》④、中篇小说《走上岗位》、五幕剧《清明前后》等。又如曹禺早年创作的《雷雨》设置了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与资本家周朴园斗争的剧情,《日出》多次写到打夯的工人及其夯歌,均与工业发生了一定的关联,战时曹禺对工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曾旅行西北,访问玉门老君庙油田,又曾在重庆一家钢厂调查,在此基础上曹禺于1944年开始创作直接表现后方大工业生产的多幕剧《桥》,1946年该剧前两幕发表于《文艺复兴》。 一些崭露头角的文坛新秀也参与到工业文学的创作潮流中来,路翎、寒波是其中的代表。路翎曾在经济部冶矿研究所担任过一年多的办事员,对矿山生活比较熟悉。从1941年起,他陆续在《七月》《抗战文艺》发表《家》《何绍德被捕了》《黑色子孙之一》《祖父底职业》《饥饿的郭素娥》《卸煤台下》等表现矿工生活的小说。寒波1938年在香港开始文艺创作,他曾经担任石油矿的会计,其工业题材的小说《炸毁》《绝路》《十万加仑大油罐》、散文《石油河颂》《在甘肃的荒原》发表于《文艺阵地》《文艺生活》等刊物,特别是后三篇,以新兴的油气工业为题材,殊为难得。 甚至一些业余作者也创作了工业文学作品,《滩》的作者宋霖就是其中的一个。宋霖本名胡子婴,当时在重庆任银行职员,“是文艺爱好者而不是作家”⑤。她是著名的民主人士,“在参加民主运动时,经常写写时事论文,在当时重庆的一些报刊上发表,感到所起的作用不如文艺形式如小说、诗歌等那样大”,“想写些文艺作品,来参加当时的反独裁、反内战、争取民主的斗争”⑥,于是在茅盾、曹禺的指导下,完成了十多万字的工业题材小说《滩》。 在这些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战时工业文学的作品较为丰富,其文体也堪称多样。诗歌方面,新诗有卜西《我歌颂着工厂》、高兰《自流井的天然瓦斯火》、长之《石工之歌》、田间《那些工人》、孙望《煤矿夫》、高岗《写给合作社和社员的诗》、孙跃冬《淘金者》、冯振乾《伟大的油田》《石油河之歌》、路静《新油河》等,旧体诗有黄炎培《自流井》、陈树人《石工行》等。小说方面,中长篇有茅盾《走上岗位》、徐昌霖《工程师的传奇》⑦、宋霖《滩》、甘永柏《暗流》⑧等;短篇除上文提到的路翎、寒波的作品之外,还有沙雁《硝皮厂》、易丹《迁厂》、裘公《煤矿夫》、陆嘉《迁厂记》、谢冰莹《炭矿夫》、王韦《机器厂》、周洁夫《越老越进步》《师徒》等。散文方面,有田仲济《盐之故乡巡礼》、朱偰《自流井视察记》等。戏剧方面,除《清明前后》《桥》之外,还有陈白尘的五幕剧《大地回春》、以群的四幕剧《姊妹行》、叶尼的独幕剧《复工之前》等。报告文学方面,徐盈和荆有麟作品最多。《大公报》记者徐盈对工业保持高度关注,采访过很多工业界人士,创作大量工业文学作品,对工业建设进行全方位报道。写工厂内迁的,有《中国的工业——滨海工厂是怎样迁厂的?》等;写工业各部门的,有《满怀兴奋看船坞——记“民生造船厂”》《在艰苦中复兴——参观矿冶研究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探“井盐之城”》《记油田》等;写各省工业生产情况的,有《滨海工业》《江西工业》《赣南访钨记》《国营矿业的新成就——赣南金属矿区一个剖面》《参观湖南工业区》《多子之母——记贵州企业公司并展望贵州的工业和农业》等;写工合运动的,有《巩固工业经济国防线——记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的成功》《中国工业合作》等;写工业未来发展规划的,有《萨伐奇和扬子水电厂》……他还著有“工程师访问记”⑨、“中国工业家访问记”⑩、“当代中国实业人物志”(11)等多个访问记系列。如果说徐盈擅长于宏观把握,荆有麟则侧重于具体描绘,他工业题材的作品有《第十三号分厂》《火焰下的一天》《我们还是在炼油》《我们继续在工作》《在大炮厂里》《柴油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