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870(2022)05-0089-08 “人力资本”的概念和人力资本理论自诞生以来,便将经济学的概念和方法引入到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研究领域,尤其是人力资本理论在有关教育和培训议题中的深度应用对世界范围内经济、教育以及人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且深远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等教育成本的不断增加,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以微观个体的高等教育行为为研究对象的高等教育个人收益分析受到愈加广泛的关注。然而,随着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本理论对于高等教育个人收益问题的阐释遭遇了诸多困惑,这也使得人力资本理论受到了后续众多理论的挑战和质疑。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愈加认识到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升级同样对人力资本的质与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加剧了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面对现实困境和未来挑战,本文尝试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重新审视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应用,期望对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助益。 一、理论概述: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研究相关理论的主要观点 在高等教育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等西方经济学理论一起,构成了高等教育个人收益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对理论的主要观点简要概括如下: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众多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理论背书,其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和培训增加个体不同形式的人力资本,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该理论对教育与个人就业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认为个体的教育投资收益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如舒尔茨所述:“学校教育增进人们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增长而带来的就业机会之变化”。[1]63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具备专业的知识、技术和创新能力,所拥有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优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经济发展对所需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力市场中职业岗位的复杂性加深和就业机会竞争性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在现代条件下,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机会的巨大变化。在这方面,学校教育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是促成各种职业适应和空间适应的机动性的源泉”。[1]64这一表述充分肯定了高等教育对于就业的积极作用。 鉴于人力资本的丰富内涵和教育对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本理论成为教育收益研究的重要理论依据,其将教育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表述为“劳动力市场给予较高层次的教育与培训以较高的报酬”。[2]14一般认为,层次较高的教育与培训代表着数量较多和质量较高的教育人力资本。据此,教育提升人力资本的本质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劳动生产率,这是教育影响个人收入的直接原因。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围绕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人力资本的效用,学界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其中较为全面和长期的研究应属Psacharopoulos & Patrinos对139个国家、1120份收益率估算数据库的全面审查,证明了教育投资收益相对于其他形式投资收益的绝对优势。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收益率都非常可观(表1)。[3]这些实证研究结论充分证明了教育对于个人经济收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对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与收入关系量化形式的肯定。
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问题分析中的应用促进了经济学理论的元素和分析方法向教育领域迁移。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在该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扩张出现了大量的失业率增加、收入降低等与人力资本理论预期相悖的现象。这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歧引发了对教育与收入关系的重新思考,由此而出现了对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质疑和挑战的新的理论,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筛选假设理论、社会化理论等。这些理论因其激进的观点被统称为“激进学派”理论,同时也因在教育经济学领域相对有限的影响力而被称为“非主流派”经济理论,它们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失灵提出了新的分析维度和理论解释。 (二)激进学派理论 激进学派理论与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之争主要在于教育能否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各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 其一,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采用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内部结构。其中制度学派采用横向静态分析方法,认为由制度因素和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章与习惯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持新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学者则采用纵向动态的分析方法,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划分过程就是垄断资本利用种种手段,特别是教育文凭,分化工人以保持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的过程。[4]54-55两种观点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阐述了劳动力市场分割产生的原因,并在结论上共同肯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态。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即是从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来认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并依据教育水平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分析教育的经济价值。据此,教育对个人的经济价值,在于它是决定一个人将在何种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个人收益与教育水平呈正相关,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个人收益与教育水平的正相关关系则不成立或不很明显。 其二,筛选假设理论的前提假定条件认为,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天然的信息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雇主需要借助一定的标识来间接地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教育水平即为能够辨识求职者生产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该理论将劳动生产率视为个体天赋的内在能力,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提高个体的劳动生产率,而是通过受教育水平与教育投资成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来判断个体的生产率水平。在雇佣活动中,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越高意味着其劳动生产率越高,相应地就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据此,该理论下教育与工资收入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确定作用。[2]61为验证该理论而进行的众多实证分析在为理论提供证据支持的同时,不同的研究之间也逐渐达成了“教育必须有识别个体劳动生产率的功能”的共识,但并没能回答“教育是否仅仅是一种筛选装置或者其他”的中心问题[4]50,即随实证检验成果的丰富而出现的强筛选理论与弱筛选理论关于教育是否同时具有信息筛选和提高生产率两种功能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