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研发机构,作为近几年产业链和创新链结合的产物,解决了科研机构不再局限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线性扩散模式,而是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相融合的科研创新模式。面对卡脖子技术、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创新主体多元化、创新生态体系化、创新环节融合化、创新机制市场化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困惑。近年来,校地融合发展成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关键行业技术创新、促进驻地企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在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发展资金筹集、研发资源集聚、企业需求解决等都需要地方政府和高校的强力支撑。如何在校地融合背景下,进一步发挥好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值得深入研究。 一、跨界融合——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驱动模式与定位 由于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并非传统二分法模型的线性扩散模式,而是双向互动的统一过程,正如Stokes在《巴斯德象限: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中提出的,科研机构可采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交叉结合的巴斯德象限科研创新模式,而新型研发机构因实现技术和产业跨界融合而迎合了创新驱动需求。2019年9月,科技部发布了《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新型研发机构定义为: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2021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向美国政府提出了建议,建设多个部门参与组建、公私合营、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1]相比于传统科研机构,新型研发机构融合了创新链和产业链,在科学与技术之间互动融通方面提供了更多创新路径选择。 1.多元主体融合 新型研发机构,分政府主导成立、政府与企业共建、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导成立、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成立、以校地共建产教联合主导成立、核心人才团队持股领办等模式。高校、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合建模式在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企业孵化等方面具备优势。该类新型研发机构大多通过政府引导、以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等为依托,由人才团队持大股,股权多元化而组建,政府、科研人员、企业家、风险投资者、创业人员等多元主体共同介入,通过产业界尤其富有企业家气质和冒险精神的产业人员与科研人员紧密结合,共同研发、共同决策、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从而融通创新链与产业链。从项目立项开始,就注入了市场的视角,研究课题的选择由企业提出并提供资金,保证提出的问题是生产实践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政府组织研判,判断是否属于关键共性技术并予以立项,提供配套资金支持。企业最终确定研发团队并聘请专家考核。[2]研发的过程中,创新过程互动更加频繁,研究成果与应用目标的最终匹配需要反复经历回溯、修正、调适等过程。[3] 2.创新生态融合 与传统研发机构比较,除了基础和应用型研究之外,高校新型研发机构还承担了科技成果转化、公司孵化、人才集聚、产业化人才培育、科技金融等衍生功能。在模式、体制、机制和创新等方面,为有效解决研发与市场“两张皮”做出了有益探索。[4]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是“科研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的三发联动,着力破解“企业不会做、高校不愿做、政府不能做、市场需要做”的瓶颈,既立足于前沿科技研究,又围绕产业发展痛点,产业共性技术,通过创新过程多环节深度融合,从而产生高价值成果以实现成果转化目标,最终实现产业化或衍生公司,助推区域经济产业升级。[5]通过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价值链、人才链统筹融合,构建微型协同创新生态系统。[3] 3.经营市场融合 新型研发机构,实行投管分离、独立核算,区别于高校、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四不像”又集科研、教育、产业于一体,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一般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运行成效,关键还是靠机制创新,打造研发机构的软实力。在决策机制、组织机构、人事管理、资金筹措、投资入股等方面更多采用企业运营管理方式,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人才的评价体系更加灵活,自主选聘人员,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市场化的内部薪酬分配机制。重视研发团队建设,研发过程可动态设立调整研发单元,灵活配置科研人员。 4.产教培育融合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大多还承担了产业化人才培养的功能。高校可以引导优秀研究生进入新型研发机构。科研成果可以形成培训教材,培养更多的产业化工人和技能专家,全面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通过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参与企业就可以将相关信息传递给高校,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使得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实际需求。[6]不仅为产业发展引进和培育优秀创新创业人才,还以创新项目团队形式输出技术人才,以团队培养人才,以人才带动产业。 以江苏的新型研发机构为例,截至2019年,江苏共引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共建各类新型研发机构438家,2019年实现科技服务收入20.3亿元,研发经费支出18.5亿元,研发人员达11765人,共转化科技成果1033项,累计孵化创新型企业4436家。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7] 二、校地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当前,校地融合发展还缺实质抓手,更缺有效合作机制,合作框架协议多,落地实施少。高校人才供给与地方行业产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满足地方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定制化培养与输送力度不够;科研人员服务地方产业企业的引导和渠道建设力度还不够;高校科技供给与地方/园区行业产业需求也存在脱节现象。专利转让多,落地转化少;高校成果成熟度低,产业化风险大;高校科技创业与地方/园区缺乏良性协作互动;高质量校友创业资源未充分挖掘;校地政策衔接力度不够;高校,尤其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积极性未充分调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