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22.06.009 修回日期:2022-04-06 引用格式:黄璟珲.学术资本主义与研究议程的重塑:挑战与契机[J].重庆高教研究,2022,10(6):115-127. Citation format:HUANG Jinghui.The reshaping of academic capitalism and research agenda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22,10(6):115-12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012(2022)06-0115-13 一、问题提出 20世纪90年代,全球知识经济与竞争力话语不断被强化,各国政府纷纷将高等教育系统视为国家竞争力的引擎。受新管理主义(new managerialism)的推动,政府开始制定并实施“放松公共部门实体管制、促进公共部门实体商业化与私有化”政策,将具有获利潜能的各种国家职能纳入私营部门,以创造新的组织形式,联系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共同为创造财富而服务[1],公立科研机构和公立型大学遂成为桥接两大领域的重要组织。学术机构(尤其是公立型大学)参与应用科学研究和创业活动的趋势日益加剧,各国都为此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及机构,推动学术组织变革[2]25。在学术资本主义(academic capitalism)的影响下,学术界、政府、产业三方之间的边界因市场化逻辑的渗透而日益模糊[3]。高等教育机构被视为新经济社会中知识的主要来源,但创造于高等教育机构的知识不再止于在专业的学术网络中流动,大学—政府—产业的新伙伴关系为学术知识构建起新的知识循环,知识的商品化、资本化渐渐成为大学知识生产的主流[2]48研究市场(research markets),对大学的知识生产活动产生变革性影响[4]。 研究议程(research agenda)是捕捉知识生产活动的重要概念,值得发问的是:在学术资本主义发展趋势下,西方学者如何探讨学术工作中研究议程的转变?在此基础上,相关探讨为当前高等教育机构知识转化、学者研究工作的治理带来何种启示? 二、学术资本主义:定义与特质 在讨论学术资本主义潮流对西方大学学者研究议程的影响之前,梳理学术资本主义概念有助于更为准确地理解研究议程在学术资本主义知识生产中的新定位。学术资本主义被定义为一种影响公共场域与私人场域知识生产规则的力量,其中新的知识体制是学术资本主义潮流的主要特质。 (一)学术资本主义的定义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国家权力下放、政府削减教育开支及市场化资源分配体系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趋势下,北美与欧洲高等教育机构不断尝试扩展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出于对学术界与产业界的互动以及对产业界作为新资金来源的关注,美国学者French Slaughter以Hackett提出的学术资本主义为主题[5],将学术资本主义定义为一种对产自学术环境(environs of academia)的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利用[6]。 1997年,美国学者Sheila Slaughter和Larry Leslie正式提出学术资本主义这一概念。两位学者将机构和学者以确保外部资金为目的市场(market)或仿市场(market-like)的努力称为学术资本主义。学术资本主义指涉的主要对象为高等院校、大学院系组织及大学教师的“市场及仿市场行为”[1]。市场行为与仿市场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直接盈利为目标,强调市场化的利润导向,活动边界由相对独立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市场系统所制定;后者以竞争所需研究资源(经济、社会资本等)为目标,受资源提供方及其相应的竞争规则制约,活动边界则由模仿市场化规则的资助主体所制定。 21世纪初,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增强,高等教育系统作为知识生产中心的角色日益重要,Slaughter和Rhoades尝试修正并深化学术资本主义理论,以重建对高等教育系统与外部社会关系的认识。与此前的学术资本主义理论关注焦点不同,Slaughter和Rhoades将学术资本主义重新定位为一种主要指向大学与新经济(new economy)融合过程的理论。该理论以“公共利益知识体制”和“学术资本主义的知识体制”(academic capitalism knowledge regime)为关键概念,尝试将这一融合过程加以概念化。在此融合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教员(faculty)、学生、行政人员和学术专业人员利用各种国家资源创造新的知识回路(new circuit of knowledge),成为促进高等教育与新经济整合的主要行动者[2]26,但这种新的知识回路有可能对学术自治、学术专业性以及学术自由带来一定的破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