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22)11-0092-08 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文化发展史。西方文化发展史的兴起肇始于启蒙运动。从此,文化/文化观念便进入了人类历史运动的分析视野,并成为关键词之一。20世纪开始,随着文化与经济、艺术与利益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对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充满兴趣,相关研究渐成热门话题。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文化经济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形式主义和实质主义,梳理其产生与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以期把握不同研究范式的思想脉络和内在逻辑,为文化经济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论视野。 在对人类文化、经济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社会科学界形成了两种比较成熟的研究范式: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在经济学领域,这两种范式的论争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卡尔·波兰尼为代表的经济人类学家和经济史学家认为,对经济性社会事态的研究应该秉承一种被称为“实质主义”(substantivism)的方法论。他们反对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在波兰尼等人看来应称为“形式主义”(formalism)的方法论。[1]这种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之间的冲突正是现代社会的普适性逻辑与殊异性逻辑的相互竞争在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所谓普适性逻辑,与社会的形式理性化相连,致力于社会实践体系的标准化、程式化和通用化。形式主义研究范式与这种普适性的社会逻辑相契合,相信人类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存在着普遍的、超越时空限制的行为模式;而知识唯一正当的目的就是探寻普遍规律。于是,形式主义研究有意识、有目的地按照明确的规则和原则将人类行为加以体系化,期望获得通用的、经过实证检验的理论,用以描述并解释现实世界,从而对现实世界实现技术上的操控。因为只有思维缜密、提供必然性知识的逻辑演绎推理才能够保证经济理论符合一致性、逻辑自洽性、简洁性和有效性的科学原则,演绎推理遂成为形式主义研究的基本工具。同时,借助数学表达形式,通过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描述,形式主义建立起客观的、不依赖人类感觉和观念的世界图景。 与形式主义追求一般性普遍规律不同,实质主义研究范式的基本特征是彰显社会事态的特殊性。它与殊异性社会逻辑相契合,认为社会生活并不呈现那种允许它们根据抽象概念组合起来的共性,强调任何社会经济关系都是发生在特定的历史语境和社会形态中的现象,是社会文化建构的产物。在处理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性时,实质主义非常重视经济的文化、历史和制度基础,因为社会经济现象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交往方式上,也反映在社会经济交往方式背后所蕴含的文化体系、社会形态和制度关系的逻辑中,故实质主义研究往往与特定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相关联,从而突显了时间和空间对于研究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重要意义。与形式主义分析源于逻辑推理不同,实质主义分析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经验,以尽可能贴近经验世界和人类财富生产及社会关系的视角,揭示人类行为的社会根源及文化含义。 二、不同研究范式的比较 许多学者都曾探讨过人类生存于其中的物质环境与文化表现方面的内容,或明确或含蓄地试图揭示经济活动的文化背景或者文化活动的经济运行机制。从20世纪的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莱昂内尔·罗宾斯、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等可一直追溯至19世纪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约翰·拉斯金、索尔斯坦·凡勃伦等,并进一步上溯至18世纪的伯纳德·曼德维尔、大卫·休谟、亚当·斯密等。就研究范式而言,所有这些学者的相关研究皆位于两种对立范式之间的不同位置上。 (一)形式主义——用经济的方法研究文化 20世纪开始,以消费者主权为基础的市场力量愈益强大,生产者在商业市场化环境中努力取悦消费者,新生的消费领域与原有的艺术领域相互交织,文化艺术借助消费与大众传媒得以广泛传播,为经济学进入文化艺术领域提供了契机,拉开了“用经济的方法研究文化”的序幕。所谓“经济的方法”是指现代主流经济学所崇尚的遵循手段-目的逻辑的形式主义导向的研究方法。 这种形式主义导向的经济学研究方法在文化艺术领域中的首次运用发生在1966年。这一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和威廉·鲍温对表演领域的生产成本与价格进行研究,出版了《表演艺术:经济的困境(Performing Arts:The Economic Dilemma.A Study of Problems Common to Theater,Opera,Music and Dance)》。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用这种方法来考察文化产业、创意经济的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劳动和组织形式,并进而考察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流通与消费。1977年,国际学术期刊《文化经济学(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创刊,为文化经济的形式主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平台。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文化艺术走进市场,该类研究日渐繁荣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20世纪60年代对表演艺术的思考开始,70年代拓展到对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管理的研究,80、90年代对传媒、出版、电影、流行音乐等娱乐产业展开分析,[2]直至20世纪末发展至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意产业进行探索。最终形成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第一,基于文化艺术行业特性的政府公共政策研究;第二,有关文化艺术行业的特殊本质与特征的研究;第三,文化产业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3] 形式主义研究范式所倡导的思辨的精神反映了科学与人类理性发展的方向,所提供的清晰的行为模式亦有助于分析文化艺术的供求关系,凭借演绎推理来梳理、洞察其中所隐含的机制和逻辑,极大地丰富了经济与文化的相关知识。在构建理论体系、寻找文化产品/服务的经济运行的普遍规律方面,形式主义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巨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