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3.02.06 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已由2019年正式步入普及化阶段,一方面意味着取得了重大成就,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结构性失调甚至由此带来高等教育“产能过剩”。深入推进以分类发展为重心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是化解矛盾和问题的有效方法和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建设各类强国和开辟新领域新赛道,重点就是要进行分类。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发展也是如此。21世纪以来20余年,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已然成为国家重要的政策方向,理念上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同。然而,实践上进展并不顺畅也不显著,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依然以单一学术性或学科性为主,多数高校存在着定位趋同、“千校一面”等现象。这种体系已难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要求,表明我国高校分类发展任重道远[1]。因此,如何理性看待和深刻思考其困境与成因,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类体系,仍是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中一道不能绕过的坎。 一、高校分类体系的经验与比较 谈到高等教育分类,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提起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和国际(欧洲)教育标准分类。卡内基高等教育分类主要是按照高校层次划分,如博士类高校、硕士类高校、文理本科学院、二年制社区学院以及专门学校或少数族群学校;欧洲教育标准分类法则将高等教育(本科)划归为第五级教育,其内部又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5A级高等教育主要以理论为基础的课程,旨在为进入更高级的研究课程和具有更高技能要求的专业提供资格,5B级高等教育通常提供更实用的技术/职业特定的课程,旨在为获得专业资格做准备。美国和欧洲两种划分方法,实际上与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社会产业结构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在某种意义上说,美国以层次为主的划分模式,反映了其教育单轨制传统;而欧洲以类型为主的划分模式,则反映了其(英、法、德等国家)双轨制历史传统。这一背后的文化历史因素,经常为人们所忽视。因此,在借鉴欧美高等教育分类模式时,如果只见其表,不见其里,则不免难以为我所用。 自欧洲中世纪大学诞生以来,高等教育一直处在以学术主导的体系中。总体看来,欧洲中世纪大学并不存在高校分类问题,大学之间只有规模大小之分,并无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当时的欧洲几十所大学,几乎都开办文学、法学、医学和神学四科。文学院相当于预科,以三艺和四艺为主要课程,三艺即文法、修辞学和逻辑学,属于纯粹人文教育,四艺即算术(数学)、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属于自然科学教育,三艺和四艺合称“七艺”,是基础教育和博雅教育。医学和法学,虽然具有专业或职业教育性质,但依然是人文教育范畴[2]。随着社会发展、科技演进和知识分化,对高校进行分类的呼吁也越来越强烈。不同的知识类型对应不同的组织形态与制度逻辑,归根结底,高校分类主要是处理学术性与应用性之间的复杂关系。结合彼得·斯科特关于高等教育体系研究的类型学框架[3],占据主流的高校分类体系主要有两种:一是保留学术性与应用性差异的双轨体系;二是消除学术性与应用性差异的单轨体系。在许多国家的高校分类实践中,有的仅有学术性,有的分为学术性、非学术性两类,有的分为学术性、应用性、职业性三类,虽然划分的类型多种多样,但均是以学术性和应用性两者的复杂关系和主次地位为基础。近年来,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具备中国特色的高校分类体系成为重要议题。《“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调要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可以说,正确处理两者的深层次关系是构建理想高校分类体系的共同愿景,也回应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需求。 (一)主流的高校分类体系 以英国为代表的双轨体系是传统的阶级或等级制社会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自然生长的结果。在欧洲,教育本来是少数统治阶层的特权,他们垄断着正式教育,形成了从家庭教育(聘请家庭教师)到文法学校再到大学的连贯体系(这个教育体系的规模实际上很小)。其他阶层的子弟,只能在自然中通过模仿或师徒制学习一点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18世纪以来,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育制度和模式受到挑战,新兴资产阶级出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目的,开办了新式学校。如此,在传统家庭教育、文科学校和经典大学之外,开辟了以传授简单读写算知识为基础的初等学校、以传授职业技能为目标的实科学校和以应用技术为主的多科技术学院这一被视作大学外高等教育机构的第二条教育通道,他们与传统教育一起,形成了学术导向和职业取向泾渭分明的双轨制体系。具体而言,学术轨依然为特权阶层子女所占有,有权的上层贵族及有钱的资产阶级子弟多数进入公学和文法学校,部分学生可升至传统大学继续深造;应用轨为劳工群众子女所开办,下层阶级子弟只能进入初等学校和实科中学,部分学生可升至带有职业教育性质的城市大学和多科技术学院[4]。阿什比认为,英国近代大学形成了两种传统,一种是陶冶人格、贵族式的精英教育,另一种是适应产业和中产阶级发展需要的实用主义教育[5]。英国的双轨体系发展至今虽然不再具有传统意义的阶级色彩,但仍然具备着双轨特性,其中,学术轨仍然代指开展学术任务的综合大学,包括传统大学、近代大学、新大学、升格大学和开放大学五种;应用轨更多是面向市场、面向职业,基本代指多科技术学院。简言之,双轨体系是相对清晰的平行轨道,在入学对象、培养模式、组织形态等诸多方面都存有差别,两轨之间并不存在直接或完整的竞争关系,更多的是互补关系。 美国是一个历史短,没有沉重传统的新国度,开放、包容、自由、平等为其追求的目标与理想。教育的单轨制体系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单轨制反映在高校分类上,即在入学对象、培养模式、组织形态等方面,高校之间没有明显的学术性与应用性之差,由高校统一提供以学术性为主并辅以应用性的高等教育。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法无疑是美国单轨制教育体系的重要表达和基于事实的描述。该分类法自1994年以来接续建构了35个版本的框架体系。其中,2019版基本具备了实质性、系统性特征的分类体系,主要遵循以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类。包括以学位授予单位为主划分了博士高校、硕士高校、本科高校、本科/专科高校、专科高校、专业学院、族群学校,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划分了研究生培养、专科/本科生培养、规模、学制、学生类型[6]。从表面上看,美国的单轨体系是连贯的、一体的,只是层次上有所不同,但其本质却是多样性的。在垂直方向上体现为高校之间的多样性,即学位的层次丰富,层次顶端的高校处于绝对“少数”;在水平方向上体现为高校内部的多样性,通过不同的知识类型划分了多种培养方向。如果说,欧洲教育双轨制分类的基础是社会等级,那么,美国教育单轨制分层的基础则是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