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半年,法国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落下帷幕。在总统选举中,马克龙成功连任,但始终面临右翼民粹主义的强劲挑战;在议会选举中,马克龙的“总统多数派联盟”失去多数席位,民粹主义主导下的左翼政党强势崛起。这些均凸显了民粹主义阵营的发展势头,进一步证实了2017年以来传统左右两大主流政党的衰落趋势。在此背景下,马克龙的“新中间派”确立了主导地位。它实际上吸收了法国的传统中派力量,重点凸显技术官僚主义,可以说是对传统政治的翻陈出新,同时也引起民粹主义的强劲反弹。透过2022年法国大选,可以看到传统的左右之争已让位于民粹主义与技术官僚主义之争,其中既包含全球范围内民粹主义崛起和传统政党日益受到质疑的背景因素,又包含法国独特的政治传统因素。本文尝试揭示这一重大政治变局,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动因,并分析其发展前景。 一 国内外研究及本文研究路径 21世纪以来,法国政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尽管20世纪七八十年代确立的中左和中右主导的两极格局在21世纪初看似依然稳固,但是,让—玛丽·勒庞(Jean-Marie Le Pen)于2002年闯入总统选举第二轮,预示着法国政治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然而主流政党满足于第二轮选举中“共和阵线完败极右”的胜利,并未引起警觉,直至2017年的法国大选骤然改变了过去三四十年基本由中左和中右主导的选举格局。年仅39岁的马克龙仅凭借四年的政府工作经历和成立仅一年的“共和国前进党”(现改名为“复兴党”)①,在从未参加过任何选举的情况下赢得胜利,当选为历史上最年轻的法国总统,震惊了世界。在之后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复兴党又借助马克龙在总统选举中的胜利一举夺得多数议席,构建起“总统多数派”。同时,与马克龙一同闯入第二轮选举的玛丽娜·勒庞(Marine Le Pen,以下简称“勒庞”)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这是时隔15年,右翼民粹主义者再次进入“决选”,挑战总统大位。相较于老勒庞在第二轮选举几乎毫无进展的局面,勒庞把得票率扩大到33.9%,令人震惊。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2017年总统选举的结果对法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这种巨变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背景,但是也有一定的偶然性,是否会成为政治格局长期演变的趋势,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安雅·杜罗维奇(Anja Durovic)认为,2017年法国大选的结果表明政党制度的重大转变,促使法国政治精英更新换代,反映了法国公民与其政治代表之间的持续脱节。大选后出现的高度支离破碎的政治空间,表明法国政治中政党竞争范式的转变。②罗伯特·埃尔吉(Robert Elgie)认为,马克龙的当选挑战了法国政党体系中既有的两极化格局,可能会出现新的三极或四极体系,重现莫瑞斯·迪维尔热(Maurice Duverger)所揭示的,从1789年到1958年在法国盛行的中间派统治,因为温和右翼和温和左翼都会向中间派靠拢。③彭姝祎指出,2017年的法国总统大选是一次关键选举,选举结果不是暂时性的,它从根本上导致法国政党格局的断裂和变动,开启了一个相对动荡的、政党分化重组的新时期。目前,法国暂时形成了以马克龙领导的共和国前进党和以勒庞为首的国民联盟两极,在两者之间是仍在分化组合的碎片化的政治力量。④张金岭通过分析2020年法国市政选举的结果,揭示出法国政党格局持续分化的态势。他指出,作为执政党,共和国前进党的失利显示出其改革不得民心、自身组织建设不力,而在社会党与共和国人党(Les Républicains,LR)⑤的地方根基依然稳固的同时,执政党还面临绿党政治崛起,以及国民联盟及其领衔的民粹主义力量的冲击,这使得法国政党政治日益碎片化。⑥张骥也认同法国政党政治碎片化的趋势,指出法国政坛缺乏核心政治力量,在传统的政党格局被打破后,法国政党政治呈现出日益分散的结构。⑦2022年法国的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结束后不久,尽管出现了较多的报刊评论,但是学术著述不多。彭姝祎在其文章中指出,此次总统选举进一步重塑了法国政坛,使之逐步形成中间派、极左翼和极右翼三分天下的格局。这三大阵营具体是:以让—吕克·梅朗雄(Jean-LucMelenchon)为核心的包括绿党和社会党等左翼政党在内的社会—生态分子阵营、以马克龙为代表的包括共和国人党在内的自由—管理分子阵营和以勒庞为主导的包括埃里克·泽穆尔(Eric Zemmour)在内的民粹—身份认同分子阵营。⑧ 这种新的政治格局形成的原因,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席琳·贝洛(Céline Belot)等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分析法国政党制度的变迁,认为尽管反对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的经济维度和相关的阶级分裂维度在研究中仍然至关重要,但文化维度正日益渗透到政治竞争中,左右对立双方的主要政党和挑战性政党都在强调诸如移民和与伊斯兰教的关系等问题,从而吸引那些关注文化价值观和身份认同的选民。⑨邢骅、范郑杰认为,主流传统大党退潮,政党内部和政党间关系发生重组,是传统政治未能应对法国经济、安全结构性难题,导致执政主流大党的信誉每况愈下,进而引发政治、社会生态发生变革的结果。⑩马克龙领导的复兴党的崛起无疑是法国政党制度演变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与主要传统政党短期和长期的失败密切相关。安雅·杜罗维奇(Anja Durovic)认为,马克龙受益于法国两大传统主流政党的混乱、普遍渴望政治复兴的选举环境,以及对老牌政党和精英的反感。(11)米歇尔·佩罗蒂诺(Michel Perottino)和佩特拉·瓜斯蒂(Petra Guasti)认为,马克龙的崛起有两个必要条件:两大主要政党轮流执政体制的内部崩溃,以及右翼和左翼反建制民粹主义的崛起。(12)右翼民粹主义者勒庞及其领导的国民联盟力量的持续攀升是法国政党制度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伊夫·苏拉尔(Yves Surel)认为,国民联盟正试图走向一种“全方位民粹主义”。尽管“排外民粹主义”仍然至关重要,但现在国民联盟的话语体系和策略对于社会问题更加开放,对年轻的、女性的选民更加开放,其选民如今更多地来自工人阶级。(13)马丁·巴洛格(Martin Baloge)认为,法国民粹主义兴起是政治制度危机的一种表现,这场以政治不信任为特征的危机具有系统性,蔓延到几乎所有政党,其表现是执政党更替频繁、得票率大幅下降、主要政党成员数量下降等。(14)田野、张倩雨以全球化为背景、以选举地理为视角,分析了法国国民阵线兴起的原因,指出全球化失利者的诉求没有得到法国主流政党积极的、有效的回应,而积极回应这种诉求的国民阵线吸引了大量中下层民众的选票,逐渐从一个边缘小党走向法国政坛的中心,重塑了法国政党体系。(15) 可见,学界普遍认为,2017年之后,法国政治进入一种全新的格局,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特征。共和国人党和社会党在2017年总统选举中遭遇失败后,在2020年的市政选举中依然稳固了其在地方的影响力,显示出法国政党政治存在向原先框架回归的可能性。(16)而2022年的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表明全国政治与地方政治的不同步,左右翼民粹主义不仅继续扩大阵地,而且传统中左和中右政党的力量继续萎缩。显然,在全国政治体系中,传统政党组织的作用在日益减弱,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对变化的民意的代表性和新型的社会动员力。除非共和国人党和社会党适应这种民意的变化和新型的社会动员方式,否则很难改变在政治体系中的衰落局面。同时,新中间派在2017年强势崛起之后,2022年又发生了显著的退潮。尽管其借助于两轮多数制的议会选举制度,仍然在议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已无法单独控制议会,不能“独断朝纲”。新中间派力量的显著退潮,显然是左翼和右翼民粹主义两边夹击的结果,但也正是因为左右翼民粹主义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有利于新中间派保持这种弱势主导地位。总体而言,法国当前政治体系中最主要的博弈是马克龙领导的新中间派力量与民粹主义力量的争斗,后者在2017年以右翼民粹主义为主,2022年又增加了来自左翼民粹主义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