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理路与现实进路 袁久红(东南大学)、李昊远(东南大学)/《阅江学刊》,2022.6.15~23 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进入中国后,除了要解决中国独立、富强的问题,还要完成在延续中国文化生命中开出现代精神的历史使命,使中国人民在情感上、精神上对其认同,进而使自身变成一种属于中华民族的“本己”的文化。始终在对象性依存关系及其交互作用中建构彼此的自我认知与实现共向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年会通结合的基本逻辑。在“互释融通”“互补融合”“互观融创”的历史理路中,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三次历史性飞跃,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革命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互释融通”是其显著的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情境中初始结合的首要路向。“互释融通”,就是在基本特征、精神气质、价值旨归相似相通的两种思想文化中,实现彼此在概念、义理、价值、意义上相互解释,使得双方都能在“他者”的思想观照中得以交互显现、交汇融通。这是一种基于“同一性”视角的结合逻辑。改革开放直至21 世纪初,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的飞跃,形成了一条“互补融合”结合理路。思想文化之间的结合不仅仅是基于“同一性”,带有开放性、包容性特质的思想体系之间的结合,更是基于“差异性”。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具有开放特质的思想文化体系。佛教的中国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放性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也是在对以往一切哲学理论成果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才形成的。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前两次飞跃的客观语境大体上是“革命”和“建设”的话,那么,新时代的新的飞跃则立足于“复兴”的语境,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引领性。“复兴”旨在构建一种兼具民族性和时代性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新的文明形态。新时代,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结合”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将“互释”和“互补”两种路径进行凝练、综合和升华,构建了一种“互观融创”的结合路向。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马克思与孔夫子都是“老祖宗”,给“两个老祖宗”的“互观”结合奠定了一种“平等”“观察”的前提语境。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化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地位。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内外重大场合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他特别强调指出了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基因”“血脉”“独特标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具有“超越时空”“跨越时代”的永恒性价值,并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视角科学评价、整体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和世界发展的积极意义。 当代中国要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首先要强化“结合”主体的双重历史文化身份与融创使命。一是马克思主义学者要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的主体身份上为自己“赋权”,培育从优秀传统文化反观马克思主义的能力。由于历史的惯性,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文化批判的多、继承的少,对传统文化“优秀”基因自然也开掘较少。在“互观”结合的视域中,当代马克思主义者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历史文化身份,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研习融入自身的工作实践中,自觉完成马克思主义者和民族优秀文化继承者“双重身份”的建构,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观察者地位上的实质平等。二是两种思想文化的研究者都需要一种主动邀请对方而形成反思的勇气,打破文化边界,挖掘更多的“思想聚点”。其次,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同实践导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和原则,涉及历史的目的性与阶级的为我性问题,即两者的结合必须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前提。任何淡化、消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尝试,都是结合视域中要旗帜鲜明予以反对的。最后,强化话语体系建构,让说“中国话”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