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H07;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34(2022)05-0137-(08) DOI:10.13852/J.CNKI.JSHNU.2022.05.013 一、现代性洗礼了上海话 上海方言从起源来看是松江方言的分支。宋元之交,上海已经发展为松江县(原称华亭县)东北的大镇。由于宽阔的松江(后称吴淞江)发生淤塞,原来对外交流的青龙港被松江支流上海浦(即黄浦江)上的上海港取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已划出华亭县东北五个乡建置上海县,华亭县则升为松江府府治。此时,上海已成为滨海大港,蕃商云集,黄浦江中段东西两岸已形成了一个巷陌纵横的人口聚居中心,户数达6.4万户,人口数十万,一种有别于松江方言的上海话也生成了。上海话诞生于上海港,港口的活跃使上海话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新鲜活泼的元素。我们从220年前上海县城中张南庄写的上海话小说《何典》中,可以看出清代乾嘉时期上海话就有很多生动活泼、十分传神的词语。① 上海方言的快速变化始于1843年上海开埠。在租界和原县城、南市、闸北等地很快形成了繁华城区,上海成为国际性的移民城市,人口急剧增加,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交际频繁、快速,中西融合,城区上海话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单从语汇的增长来看,走向了辉煌。上海话不拘一格地大量吸收各地移民的有用词语,同义词变得很丰富。如常用词“一共”集中了“一共、一总、一共拢总、总共、一道辣海、一齐拉起、一塌刮子、亨八冷打、搁落三姆”等许多同义近义词,这就使讲上海话有了多样化的选择。又如“一点点”不同于“一微微(mi)”“一屑屑”“一滴滴”“一沰沰(dok)”,同中有异,表现生活更细腻。 从晚清起,上海人衣食住行发生了大变化,从西方传来了大量的新事物、新观念,现代性洗礼了上海方言。上海话在该时的发展变化,主要是老上海人和移民一起以宽阔的胸怀,见一样新鲜事物就造一个新词。比如,从“黄包车”开始,一直到“电车、无轨电车、汽车、卡车、火车、棚车、睏车、吉普卡、自备车”等车子的名称,都是上海人从上海话中造出来的。在上海都市化进程中,像“马路、洋房、自来水、自来火、电灯泡、书局、报馆、影戏院、公司、商会、同乡会、孤儿院、橡皮筋、粉笔、笔记簿、口琴、操场、雪花膏、花露水、水果糖”等新名词在上海话里层出不穷地涌出,通过上海创办的大量报刊传到各地,上海成为新中国语的制造厂和集散地。 大量的音译外来词也诞生于上海,如“白脱(butter)、色拉(salad)、白兰地(brandy)、开司米(cashmere)、派力司(palace)、麦克风(microphone)、梵哑铃(violin)、水门汀(cement)、热水汀(steam)、凡士林(vaseeline)、来苏尔(lysol)、司的克(stick)、课程(course)、台头(title)、差头(charter)、朴落(plug)、倍司(bass)、凡尔(valve)、马赛克(mosaic)、康乃馨(carnation)、维他命(vitamin)、司必灵锁(spring)、老虎窗(roof)、啤酒(beer)、牛轧糖(nouget)、拿摩温(No.1)”。我们从有些词的发音如“沙发(sofa)、马达(motor)、加拿大(Canada)、丹麦(Denmark)、伦敦(London)”等上,可以看出都是用上海话翻译的。 民间还流传着很多洋泾浜色彩的外来词,如“嗲(dear)、番斯(face)、混腔势(chance)、挖而思(ways)、吞头势(tendency)、退招势(juice)、道勃儿(double)、扼隑(again)、拉斯卡(last car)、脱去包(touch ball)、派(pass)、捎(shoot)、搞尔(goal)、奥斯开(askfortimeout)、回丝(waste)、肮三(on sale)瘪的生司(empty sents)、搁落三姆(gross sum)、黑漆板凳(husband)、麦克麦克(Markmark)”。 上海从农业文化、手工业文化为主的城市转变为一个商业化、工业化的都市,其变化迅速反映在上海话语汇上。如大批商业词语在上海话中产生,还蔓延到上海人的日常生活中去,使日常生活用语带有商务气息。 首先是日常用语的商务化。上海人最先把商业范围中的职业称作“饭碗头”。“铁饭碗”就指稳定的职业。还有一种叫“橡皮饭碗”,敲来敲去敲不碎,也指那种甚为稳定的职业,如过去指邮政、银行、自来水厂等职业。“吃饭家生”,扩指为工作的用具。没有经济收入叫作“吃死饭”,因为只有在工作中人们才活跃起来。“有饭大家吃”,是指提倡生意一起做,有福同享。“吃进”,用于不合算的交易上。“饭碗敲碎”,就是指失去了职业。上海人还把不少习惯用语用于商业行为,如“伏(bhu)豆芽”指无工作或不参加工作,待在家中,坐待时机;“卷铺盖滚蛋”表示被辞退而离职;“开眼乌龟”喻见钱或见物眼开的家伙;“钱”叫“孔方乌龟”;“塞狗洞”喻把钱花到无用之处;“垫台脚”指行贿和找靠山;“卷地皮”指席卷财物而光;“敲竹杠”指借端要索,或故意抬高物价;“拿摩温”指工头;“烧香”喻指行贿;“斩一刀”指敲一个竹杠;“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描绘商场上竞争兼并的你死我活景象;“一拳来,一脚去”形容利益争夺的白热化;“吃空心汤团”指得到不能兑现的允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