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22.12.12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5]43号)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逐步形成中央和省两级投资、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省级政府高等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程度对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与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建设投入相比,地方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投入是有弹性的。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财政供给能力、无法限制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教育经费投入意愿等因素影响,地方政府通常更注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投入,减少或牺牲高等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致使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经费财政投入水平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差异性、失衡性和政治周期性特征[1-4]。经济增长虽然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但经济增长水平更高的地区并没有表现出相比其他地区更强的高等教育投资意愿,部分地区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努力程度不够[5-6],致使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水平存在着水平较低、增长过慢、利用效率低、校际配置与地区分配不均衡等问题[7]。总体而言,地方经济发展决定着政府官员的社会形象及其升迁,政府官员的决策和能力反作用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这种“晋升激励”虽然有助于促进地区GDP及其他领域增长,但对地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却会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对本地区的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负面作用。 短期评价结果可能存在“污染性”“偏颇性”因素的影响,而长期观察结果则更能科学揭示地方政府对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支持力度的规律。梳理文献发现,现有的研究多为横截面数据分析,没有考量各主体的差异及时间等因素,样本选择的时间跨度多为1年或几年,鲜有从2001-2020年横跨四个五年规划政治周期的视角研究全国31个省份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经费财政投入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程度,分析不同地区生均高等教育经费差异的成因。因此,基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的相似性,本研究采用广义熵指数和夏普利值(Shapley)分解测度考察四大经济地带及其所属省级行政区“十五”(2001-2005年)、“十一五”(2006-2010年)、“十二五”(2011-2015年)、“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以下简称“地方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水平及其差异原因,为国家及地方相关政府部门管控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拨款提供决策参考。 二、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地方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是不同地域地方高校教育事业费及公用经费的相对数指标,综合反映不同地域高校教职工等的财政性收入及学校正常运转程度,其高低直接影响辖区高校人才引进、教育教学活动以及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声誉。该指标投入多少既直接关乎地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也折射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意愿及地方政府财政供给能力。本研究从全国、四大经济地带及31个省份的年度和五年规划等视域考察“十五”至“十三五”四个五年规划期间地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动态演化趋势,进而为推进不同地区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共同富裕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为:选取分析指标→描述性统计→广义熵指数→夏普利值分解→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考虑到我国地区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抑或相似性,本研究采用国家统计局将我国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大经济地带的分类方式,综合考量有关指标在空间上的作用及影响。其中,东部有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个省级行政区;中部为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个省级行政区;西部涵盖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12个省级行政区;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级行政区。 (二)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20年度的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教育部等网站。 (三)研究方法 地方高等教育生均经费水平差异分析及量化主要有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多元指数、变异系数、空间计量、夏普利值分解、Moran' I指数等方法[8-11]。本研究以具有针对性、说明性和较强的现实意义的泰尔指数作为四大经济地带及其所辖省级行政区域间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差距的测度方法。 1.广义熵指数。广义熵指数的基本模型为:
其中,N为所研究的地理区域个数;
是第i个地区的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投入;
为以在校大学生人数为权重的所有地区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的加权平均值;
是第i个地区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占全国在校大学生数量的比重;参数c则反映指数对于经费投入的敏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