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7 [文章编号]1003-8418(2022)10-0001-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36/j.cnki.jshe.2022.10.001 202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第三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发布了《超越极限:重塑高等教育的新路径》,指出“面对日益复杂和充满挑战的全球局势,我们需要迈出大步,重塑高等教育,为世界高等教育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绘制蓝图”。大会的主题是“重塑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未来”。其中提出的六大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通过合作而非竞争实现卓越。通过合作和团结,高等教育机构能够以跨学科的方式开展工作,汇集不同的科研资源,通过国家和国际层面的专业网络分享知识和经验,从而实现协同效应和更有效地履行其使命[1]。 202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该组织第41届大会上面向全球发布《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探讨和展望面向未来乃至2050年的教育。该报告提出:“教育可以视为一种社会契约—— 一种社会成员间为了共享的利益而合作达成的默示协议。”这一契约源于一种共享愿景,即教育具有公共目的,并通过合作来达成。 201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该报告秉承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建议我们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以便在复杂的世界中协调作为社会集体努力的教育的目的和组织方式。不难看出,这三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要报告都表达和强调了同样一种教育观,即通过合作实现教育卓越(共享愿景、共同利益)。本文试从竞争与合作这一对范畴的关系角度,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向作一探讨,以寻求正确的认识。 一、高等教育的竞争与合作不是一个新话题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竞争与合作的历史。从理论、历史及现实考察,不难发现,竞争与合作往往与地域因素有一定的关联,比如,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国民性对竞争与合作的影响较大,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国家和民族有着特别旺盛的竞争基因和竞争精神,而另一些国家和民族并不热衷于竞争,更倾向于“和为贵”和“美美与共”。同时,竞争与合作的情况也与当时占主导地位或重大影响的理论观点有关系,比如,19世纪出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它根据自然界“食物链”现象提出“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观点,并以此解释社会现象。该理论观点提出后风行一个多世纪,这对强化人们的竞争意识也有很大的影响。实际上,直至今天,这一理论观点也常常被用来励志于人或组织,这也是人们关注竞争更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竞争与合作也与具体领域和机构的性质与特点有一定关系。比如,经济领域及机构往往会有更多更强的竞争性。竞争与合作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同一个领域和机构的不同时期,其竞争与合作的情况并不一样。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一些情形下是彼此蕴含,出现在同一过程,着眼于多赢共生的共同愿景,这就是所谓的竞合,“竞合”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领域关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讨论中,后来也被认为是与竞争、合作并列的一个独立概念,且围绕这一概念也形成了相关的理论。 具体到高等教育和大学这一特殊领域和机构,我们依据布鲁贝克的认识论和政治论的高等教育哲学来对竞争与合作作一简要的历史分析。从认识论哲学来说,出于闲逸好奇追求高深学问是中古时代欧洲大学产生的最初动因,这也成为源于中世纪大学的近现代大学的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一直深深植根于欧洲大学的肌体内,并影响着近现代大学的发展。那时的大学被人们称为“象牙塔”,也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大学这一本质特征。中世纪大学产生的最初动因和近现代大学的这一本质特征显然与竞争不相一致,甚至是格格不入的,或者说发祥于欧洲的近现代大学并不具有竞争的基因。情况发生变化是在政治论的哲学占据主导地位后,高等教育领域开始出现竞争并不断强化。特别是当民族国家出现以后,国家的竞争意识得到显著加强,而且经济的竞争一直是民族国家竞争的主要领域,许多有关竞争的研究也首先是在经济领域展开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领域的竞争愈来愈演变为人才的竞争和高等教育的竞争。与此同时,伴随经济竞争也有经济的合作,尤其是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和大工业生产也使高等教育的合作成为必须和不可或缺。实际上高等教育的竞争与合作有时此消彼长,而关于高等教育竞争与合作优劣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近三四十年来,这种争论似乎达成某种妥协与调和,或者说争论逐步达成一种较为普遍的共识,即对于高等教育发展而言,需要兼顾竞争与合作,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于是,起初经济领域的“竞合”概念及相关理论也开始出现在高等教育的有关讨论之中。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的竞争和合作都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而“竞合”这一概念的出现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同样具有时代的特征。值得特别提及的是,竞争并不是高等教育及其机构的本质特征,而是一个时代特征,且同样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比如,博克从历史的角度把竞争概括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关键因素之一[2]。而欧洲大学却缺乏竞争的基因和传统,尽管欧洲是世界近现代大学的发祥地,但其大学的现代发展却远不如后起之秀的美国,德国直到21世纪初才意识到本国大学的世界排名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英国。这对德国政府和大学刺激颇大。加之,以马普研究所(MPG)为代表的一大批校外研究组织的创设,导致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向校外研究所的转移,科研人才的流失限制和影响了大学的发展。在以上诸因素的影响和催动下,德国在2006年开始实施“卓越大学计划”,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美国纽约大学亨利·汉斯曼教授分析了欧洲大学渐渐失去昔日光彩的原因,认为除了公共和私人教育支出水平较低是造成其衰败的部分原因外,更是因为高度集中的国家管理体制抑制了大学之间的有效竞争,从而使得大学在教育和研究两方面都缺乏进步的动力。在与美国大学进行比较以后,他提出为了遏制和扭转欧洲大学这种颓势,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竞争应被鼓励,并通过不断减少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壁垒,使得高等教育有可能像其他产品和服务一样拥有一个更广阔、更具竞争性的市场。他特别指出,仅仅在现有体系中注入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以增强竞争为重点的结构调整似乎是唯一可行的办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