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发出通知,正式颁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1](以下简称《学科专业目录》)和《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2](以下简称《目录管理办法》)。2023年下半年启动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将按照新版目录正式执行。另外,首次研制的《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以下简称《学科专业清单》)和《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清单管理办法》)则将另行下发,并将依规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做好实施工作。 这标志着,历时一年多的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终于落下帷幕。可以预期,《学科专业目录》的颁布和实施,将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使用的2011年版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已逾十年。十余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发展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这对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一)本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宏观背景 高层次创新人才成为全球科技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促进科技与教育相结合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4] 国际格局重构提出新挑战。21世纪以来,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国际格局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成为国与国争夺生存权、发展权和话语权的焦点与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依然面临自然科学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现象,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在国际范围内的话语权等问题。当前,国际格局重构,西方国家强行推进科技“脱钩”等策略,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5]这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出了迫切要求,高等学校要加强基础学科的创新应用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为技术、组织、模式的创新提供方向指引和基础支撑,为增强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国家战略布局调整赋予新使命。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6]。这是党中央在对国内外环境变化进行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责任内涵与时代使命。[7]当前,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放缓,国内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矛盾叠加。尤其是,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越来越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新技术、新产业、新职业不断涌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8]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开拓适应新发展格局的新局面,提升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9]这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任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随着高等教育在2019年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已从寻求规模扩张、满足入学机会需求,转向激发高等教育的创新驱动势能、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的多样化高等教育需求等方面。[10]同时,随着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向多元转变,正在颠覆传统的学习过程,导致高等学校的教师角色转型、师生关系变化,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形态和教学管理机制等面临一系列冲击。学科发展综合化已成主要趋势,对高等学校学术资源、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学科专业结构和学术治理体系改革提出新要求。高等学校要主动应对新的挑战,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内部学术治理结构,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进程中作出新贡献。 (二)学科专业目录修订的重要意义 按照国内外通行的理解,从本质上而言,学科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专业是广义的课程组合。学科和专业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和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从而成为现代大学的核心支柱,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 学科专业目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学位授予和就业指导的重要依据。学科专业目录对学科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高等学校构建学科专业体系、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制定和实施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的重要依据。学科专业目录对高等学校内部学术治理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高等学校设置和调整二级学院(学部)以及科研院所的重要依据。学科专业目录对政府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教育统计分析、学科评估、专业认证、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和办学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现行的学科专业目录,是在2011年颁布的,在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优化和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与学术治理体系构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延续,教育内外部形势发生变化,现行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机制逐渐暴露出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一些问题。诸如,修订周期过长,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回应不够及时;专业学位在目录中的地位不够凸显,类别、层次还需完善,交叉学科还需稳步发展;学科专业设置存在固化、细化等倾向,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内涵需要更新,等等。[11]顺应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大趋势,遵循人才培养基本规律,针对现实问题,适时修订学科专业目录,创新目录管理机制,对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和推进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