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早期话剧史上,春阳社因与春柳社具有同样重要地位而备受关注,正是1907年春柳社、春阳社等社团的海内外公演,共同宣告了中国话剧作为剧场艺术的真正诞生。但是,话剧研究界关于春阳社的认知和历史叙述一直颇为混乱。对于春阳社与通鉴学校的关系、春阳社的性质和成立时间、《黑奴吁天》的内容和演出形式、春阳社的演剧活动及解散等问题,一些话剧史著往往语焉不详、互相矛盾。笔者将以长期积累的第一手资料和“晚清期刊全文数据库(1833-1911)”中搜索到的相关史料为依据进行考辨分析,尽可能拨开历史迷雾,澄清事实真相,还原一个真实的春阳社。 一、春阳社与通鉴学校孰先孰后? 春阳社的发起人王钟声曾经创办过一个名为“通鉴学校”的戏剧学校,它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所专门培养新剧人才的学校。但是对于春阳社和通鉴学校的关系问题,话剧研究界一直认识模糊:二者孰先孰后?是包含关系还是并列关系?现有话剧史著有多种书写,造成认知上的混乱与困惑。现例举几部有代表性的话剧史著的叙述: 1.朱双云《新剧史》:“(1907年——引者注)秋九月,王钟声来沪,立春阳社。……戊申春正月,春阳社又演于张园,旋即解散。……春二月,王钟声与任天知,合创通鉴学校于沪。”① 2.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一九○七年夏,王钟声到上海参加禁烟大会,因发表精彩的演说而名噪一时。不久,在爱国士绅马相伯、沈仲礼的资助下,办起了春阳社和通鉴学校。……春阳社解散后,王钟声又投入了通鉴学校的活动。”② 3.葛一虹主编《中国话剧通史》:“一九○七年六月,上海报纸上登出大幅广告,招收有志于从事新剧事业的学生,招收单位叫通鉴学校。……经过三个月的不很正规的教学和训练,通鉴学校用‘春阳社’的名义在兰心大戏院举行首次公演。”③ 4.丁罗男主编《上海话剧百年史述》:“1907年6月,上海出现了一件震动戏剧界的新奇事。一所专门教授戏剧的学校——通鉴学校,在报纸上刊登巨幅广告,招收有志于新剧的学生。……通鉴学校开办两个月后,……王钟声等人决定用春阳社的名义举行一次社会的公演。”④ 5.张殷、牛根富编著《中国话剧艺术剧场史(1907-1949)》第一卷《新剧(1907-1916)》:“1907年7月,中国第一所培养新派演剧的私立学校——通鉴学校正式成立。……通鉴学校经过3个月的不正规的教学和排练,决定一展拳脚,成立剧社公开演出。……决定起名为春阳社,于1907年9月25日正式挂牌……”⑤ 以上五部话剧史著,问世时间从1914年至2021年跨度逾百年,但在春阳社和通鉴学校关系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前两部认为春阳社和通鉴学校是有关联的并列关系,而且先有春阳社,后有通鉴学校;后三部认为春阳社和通鉴学校是包含关系,“春阳社”只是通鉴学校举行公演时所用的社团名称而已。尽管前两部史著更为权威,但后三部史著的“通鉴学校以春阳社名义首演”之说,似乎影响更大。细究其源头,后者显然是采纳了徐半梅于1956年出版的《话剧创始期回忆录》中的记述:“这时候,上海的戏剧界忽然有一个惊人的举动,那就是报纸上出现了一个巨幅广告,乃是一所戏剧学校招生。……这通鉴学校,大约办了两个月光景,又在各报上大登其巨幅广告,要公开演剧了。这时候他不用通鉴学校的名义,而用一个剧团名义出面,叫做春阳社。”⑥徐半梅是早期话剧活动家,曾执教于通鉴学校,他的描述看起来有根有据,似乎的确更让人信服。 如此互相矛盾的戏剧史叙述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尽可能搜寻有关春阳社活动轨迹的史料,以还原历史真实。正是徐半梅在回忆录中提到报纸广告,提醒笔者从当时的报刊史料入手去一探究竟。笔者在1908年3月的上海《时报》和《新闻报》上,找到了三条有关通鉴学校的消息广告。 其一,在1908年3月7日、8日的《时报》头版,有题为“春阳社改并通鉴学校”的信息广告(图1),摘录如下: 本社自去年秋间开办以来,已历六阅月矣。虽承商学两界诸君热心赞助得以成立,而经济维艰,殊难支持。且各社友皆有职业或正青年向学之时,未可顾此失彼。兹经协议,另行筹集的款办通鉴学校。……合将本社改并缘由登报以闻。至于春阳社停办以前出入各款项,概由通鉴学校承认处理。校长王熙普谨告。⑦ “王熙普”是王钟声的本名,“钟声”为其艺名。该信息广告不仅申明春阳社改并为通鉴学校,并且解释了改并缘由及经济上的处理。 其二,在1908年3月11—23日的《时报》《新闻报》上,连续刊登有《通鉴学校招生广告》:“本校乃春阳社改并而成,于普通科学之外,并注重美术、剧艺。额设学生八十名,三月甄别,留校即不收食费、学费。志愿来学者,即至白克路横街成都路四百零九号本校事务所报名。”⑧(图2)说明学校性质、招生人数、待遇、报名地点等。 其三,在1908年3月12日《新闻报》“来件”栏,刊登有署名“上虞王槐清熙普氏”的《通鉴学校说明书》,再次明确说,用“筹集的款,另行组织一通鉴学校,而以春阳社归并之”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