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83/87.512.3.712;E8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094(2022)04-0048-0019 2014年以来,伴随着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入俄行动和叙利亚战争中的成功,一个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术语“格拉西莫夫战术”(Доктрина Герасимова)开始在国际战略界和学术界流行。格拉西莫夫主张把软实力与军事行动融为一体的战略思想被视为“混合战争”(hybrid warfare)理念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①。其实追本溯源,混合战并非俄罗斯特有或首创,“格拉西莫夫战术”的内涵、意义和实践皆归因于美国的引领。 一、多维博弈:从政治战、软实力到混合战 冷战时期,乔治·凯南提出的“政治战”概念,为美国通过文化渗透和意识操纵对抗苏联的行动提供了理论指导。苏联解体后,约瑟夫·奈在总结美国冷战经验的过程中提炼出“软实力”的概念。随着国际体系从一超多强发展到更明显的多极化格局,大国之间的博弈体现出更强的多维性、隐蔽性和不对称性的特征。2007年,美国军事专家弗兰克·霍夫曼提出“混合战争”的概念。这是美国学者对近年来多场战争的总结,也体现出美军对于未来作战思想的思考。霍夫曼认为,未来的国际冲突将以混合战争为主导,舆论攻击、科技武器、第五纵队行动等非常规作战方式将与军事行动混杂在一起形成多样化、复杂化的战争形式②。霍夫曼陆续发表了《21世纪的冲突:混合战争的兴起》和《混合战争及其挑战》等文。这一新型战争和冲突的理念在美国战略界引起共鸣,并在政府决策和机制建设中得到体现。2010年,美军《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将混合战争理论正式作为其应对多元化安全威胁和多样性作战手段威胁的战略指导,要求将作战、情报和宣传等工具相结合,通过把网络战、信息战、情报战、舆论战、经济制裁等融为一体的方式来对抗敌对国家和恐怖分子。美国在实战中多次成功运用混合战理念,俄罗斯周边的“颜色革命”、中东地区的“阿拉伯之春”运动、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对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两次俄乌冲突,都可视为美国对“混合战”理念进行实践的系列行动。 格拉西莫夫在《科学技术在战争规律预测中的价值》的开篇就提到,正是“阿拉伯之春”启发其就“使用非战争手段”解决国际冲突这一问题进行思考③。显然,“格拉西莫夫战术”是理论上承继于霍夫曼、实践上效仿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种反击行为,并非西方渲染的“俄罗斯军队和特种部队在进行一种新形式的战争”。2016年美国凯南研究所研究员和华盛顿海军分析中心分析师迈克尔·霍夫曼在《并不存在的混合战》一文中揶揄:“在西方,俄罗斯的任何行动都可以归结为‘混合战’”;“当今没有一个俄罗斯问题研讨会能躲掉‘莫斯科是混合战高手’之类的话题”;“混合战争不再是一个具有军事科学意义的概念,相反,这是一个政治概念,只是为了在人们心中形成某种来自俄罗斯的不确定的威胁的认知”④。 实际上,相较于俄罗斯,美国才是混合战的顶级玩家,具备进行全体系混合战的超强实力:军事实力全球第一,且在全球话语权、信息技术、情报等领域拥有绝对优势。正如一位参与过美国网络战项目的军官所言:“我们正在赢得包括网络世界在内的所有战争,虽然媒体把俄罗斯人描绘得仿佛更高明,这不过是因为我们的行动出于保密的要求而不为人知罢了。”⑤信息战是美国混合战的关键组成部分。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的信息化使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信息是重要的软实力资源,更是重要的国家安全战略资源,对敌方进行信息渗透、干扰和压制,是混合战的重要作战方式。长期以来,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美国国际媒体署(USAGM)等政府机构,以及带着政府基因的民主基金会(NED)、对外关系委员会(CFR)等非政府组织,操纵、指挥全球多家非政府组织和新闻媒体向对手输出意识形态,煽动对抗、实施颠覆,取得了令人侧目的成绩。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演变,美国的混合战战术和技巧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如美军事组织与宣传机构的搭接越来越严密,军事需求与互联网公司的开发目标深度关联,美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日益被政治化、工具化和武器化,等等。美国集国防部、国务院等众多机构力量组建的“全球舆论作战中心”(GEC)、北约在波罗的海国家设立的多个旨在开展混合战的指挥中心,以及“棱镜”(PRISM)计划、“减少特征”(Signature Reduction)计划和美国互联网公司的“鸟观”(Birdwatch)、“拼图”(Jigsaw)等项目,为美国和西方国家在与对手的混合战中筑起了更坚实的“护城墙”,提供了“破城槌”和“攻城塔”。 二、美国混合战资源构建:全球机制和技术支撑 (一)军民融合的机制建设 1.美国全球舆论作战中心(Global Engagement Center) 美国全球舆论作战中心成立于2016年3月,该机构虽设在国务院,但并非国务院下属的从事外交事务的机构,而是一个跨部门政府机构,是美国协调舆论战和信息战的权力部门,负责整合军事部门、国家情报机构以及其他相关政府部门的联邦政府资源。 该部门名称中的“engagement”一词,很容易使人联想到“Engagement战略”,这一战略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战略的主要指导思想,长期以来被译为“接触”战略。有学者认为,在当前国际关系语境中把该词理解为“接触”失之偏颇,因为“Engagement”不能简单等同于“接触”“交往”,还包含有“塑造”“获益”“作战”等意义。所谓“接触”战略,其实是美国希望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与中国全方位交往来影响中国,甚至塑造中国的未来的政治企图。这种“接触”带有目的偏向,是以美国对安全问题的认知和美方利益为中心。把“engagement”翻译为“接触”,事实上就直接忽略了它隐含的“作战”意涵,忽略了它试图塑造和改变其他国家的企图⑥。因此,在综合上述观点的基础上,考虑到Global Engagement Center的行动目标、工作内容、工作属性等因素,本文拟翻译为“全球舆论作战中心”,这既反映了其宣传和反宣传的主要工作内容,也体现了其从事信息战的作战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