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24(2022)05-0123-10 鲁迅的创作以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提供了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民族的精神支撑,深刻地反映了视觉文化勃兴时代文字文化和视觉文化胶着共生的矛盾和焦虑。在当代中国,基于中华民族现代思想资源的强烈渴求,鲁迅的多部小说已经被改编成电影作品。电影改编以参建视觉文化的具体途径,传递了鲁迅思想阐释的延展性和多样性,鲁迅精神资源以超时空的存在构建中国现代文化的价值体系。 一、从文字文化到视觉文化的立场与路径 迄今为止,共有六部鲁迅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祝福》(1956年,北京电影制片厂)《阿Q正传》(1957年,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厂)《阿Q正传》(198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伤逝》(1981年,北京电影制片厂)《药》(198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和《铸剑》(1994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当代,鲁迅小说的电影改编承应社会文化变迁,历经政治意识形态的当代认同,新时期启蒙资源的重新书写和文化消费时代的重新编码,分别代表了时代文化思潮更迭下的鲁迅作品解读和鲁迅思想资源延展。 新中国诞生后,随着政治意识形态的确立,鲁迅作品的社会批判功能被强化,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夏衍改编的影片《祝福》,吸收了舞台剧的经验,由著名演员白杨扮演祥林嫂形象。影片根据小说的故事背景和情节结构,改编成典型的阶级矛盾故事。该影片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影片努力挖掘原小说中底层百姓的苦难,逼真细腻地勾画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矛头直指旧社会的多种黑暗势力,强烈地批判造成祥林嫂悲苦的社会文化原因,既获得了观众的情感认同,又符合政治意识形态导向,成为鲁迅小说电影改编的成功之作。 与此同时,香港左翼电影导演袁仰安根据剧作家许炎(姚克)、徐迟改编的电影剧本,拍摄了《阿Q正传》。这部作品受到“百花齐放”的影响,具有强烈的思想观念引导和政治宣传目的,同时亦是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20周年。通过阿Q这一贫雇农的主人公形象,描写出多重社会权力支配下的悲惨命运以及加到他身上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作品的改编意图也表现出对阶级矛盾的理解和认知。改编电影中文化使命感和历史意识,娴熟的镜头语言、流畅的情节故事,呼应了同时期“新现实主义”“新浪潮电影”等世界电影新思潮,关注边缘人物和底层关怀获得广泛的共鸣,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香港左翼电影代表作。 新时期再度掀起鲁迅小说的电影改编热潮。为纪念鲁迅100周年诞辰,1981年共有三部鲁迅小说的改编电影问世。水华导演的《伤逝》为尽量保留原小说文体风格,通过诵读手记展示涓生的内心独白,营造抒情氛围。这部以五四为时代背景,反映青年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奋斗道路的影片力图还原鲁迅的文化思考者的定位,试图反拨过于强化的政治观念阐释模式。虽然影片突显作品的思想性降低了影像的视觉效果,冗长的旁白颇显单调,但其主导的改编手法表现出返回鲁迅本体的自觉和努力。这部影片与同年出品的《药》和《阿Q正传》共同组成了深度探寻鲁迅精神资源的强劲声音,回应新时期启蒙思潮勃兴的热潮,努力转化和传递鲁迅小说的思想内涵,甚至不惜牺牲影像特质,借助影像图解鲁迅小说。这一时期的改编电影为配合纪念鲁迅活动和宣扬鲁迅作品,风格化的《伤逝》、平实的《药》因过于拘泥于原作,并没有太多发挥影像的自主功能。电影《阿Q正传》较前两部成熟,也不能在沉重思考和戏谑逗笑之间取得平衡。这一阶段改编后的影片进行了多方尝试,还是容易被视为小说的影像化表达,无法企及鲁迅原著的思想和艺术的期待高度而遭致批评。 以上四部小说的改编的选材均集中于《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一概采用现实主义手法,集中强调鲁迅小说的社会批判功能。而《铸剑》才使得人们开始通过影像领略到鲁迅原作的风格多样化。张华勋导演《铸剑》明显表现出20世纪90年代后的消费文化的时代风潮和自觉的视觉意识。作品中的神话传奇题材和荒诞戏谑的创作手法,以清晰又激烈的视听节奏和绚烂的影像语言铺排场面、造型化的构图营造仪式感。通过再现艰辛、悲怆的复仇之路上的种种人生悖论,通过软弱无能又背负复仇重任的眉间尺绝望中狂欢的极致心绪,将立意于复仇却在不断消解复仇主题的《铸剑》改编成奇幻的影像景观。改编后的作品被指认为某种“后现代”倾向。 鲁迅小说的电影改编应和着中国当代文化节点。这些改编电影在寻找忠实鲁迅小说精神内涵和契合影片的时代语境间平衡。影片经历了从悲苦的底层农村妇女到各色民众构成的民族群像再到历史人物的虚拟形象构建过程,引起观众的同情、反思到戏谑的不同反映。这些改编电影通过影像语言阐释鲁迅小说,昭示了当代中国初建时政治意识形态的加强、新时期启蒙思想的潮涌和现代性反思,以及世纪之交及中国文化狂欢的文化思潮的行进路径。 在艺术表达上,这些影片暗隐当代中国视觉性渐强的文化发展趋势。20世纪50年代拍摄的《祝福》《阿Q正传》(香港)依旧沿袭中国电影的影戏传统,通过影像语言继续发挥文学叙事的强大功能,无论是情节结构、人物对话还是环境设置依然遵循着文学叙事成规;20世纪80年代拍摄的《药》《阿Q正传》和《伤逝》三部电影都试图在挖掘鲁迅于当代中国的思想资源,突出还原小说的五四时期的启蒙色彩,不再以传输政治观念为改编目标。在弱化故事性的同时为表达理性哲思和营造空灵意境,延续含蓄、蕴藉和内敛的抒情表达和“内倾化”的中国当代影像传统。 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铸剑》在吸收香港武侠片的大众文化元素基础上,以夺目的声像语言契合原小说的解构历史和精神突围而造成震惊感受。近半个世纪的鲁迅小说的改编电影,呈现了鲁迅小说从政治再造到启蒙追寻,进而再现的影像自觉性渐强的过程。鲁迅小说的电影改编为进一步理解鲁迅及其作品,重构鲁迅审美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然而,鲁迅作品于现代中国的意义之源的定位赋予改编电影格外沉重的负载,努力保持思想“高位”和倾向于文学原作的影响传播的改编思路,电影改编作品更受限于文字语言的深度和抽象,成为小说的影像化阐释的“次文本”。难以充分体现在电影艺术的魅力,影像语言的转换上“步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