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平易自然的古文取代骈文从而成为日常表述文体作为标准,那么在欧阳修那里,基本可以看作“古文运动”的成功,之后的苏轼不过是在继续欧公之路,稳固古文的地位。但是,古文运动不仅仅是一场文体改革,它同时也是一场思想运动。自从韩柳提倡复兴儒学(新儒学的发轫),到了北宋,理学思潮兴起。欧阳修之后,思想界呈现四分五裂的格局,“新学”、关学、蜀学、洛学等各成体系,并参以激烈的新旧党争,最终通过蔡京等人将“新学”树为“国是”,王氏“新学”在北宋末的六十年里占据着官方统治地位,影响了北宋后期的绝大多数读书人。从这个角度而言,就不能认为北宋古文运动在欧阳修这里结束且成功了。 元丰末年,苏轼在《答张文潜县丞书》中说道: 文字之衰,未有如今日者也。其源实出于王氏(安石)。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于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己,颜渊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于生物,不同于所生。惟荒脊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王氏之同也。① 这段话指出的是,在王安石主持科举改革及颁行《三经新义》以统一思想的影响下,文坛呈现“弥望皆黄茅白苇”的单调又趋同的景象。有学者以此为据,认为在古文运动中继承欧阳修衣钵的苏轼,他所力图改变的正是王氏影响下的文风。如曾枣庄在《北宋古文运动的曲折过程》一文中说:“欧阳修去世后,在十一世纪的后三十年,苏轼继续反对时文,但他所反对的时文是指王安石‘欲以其学同天下’的主张”,作者也同时指出这是“古文运动内部的分歧”。②再如程杰在其专著《北宋诗文革新研究》中谈到苏轼的文学思想时,完全是将其作为王安石的对立面来进行讨论的:“苏轼直接面临着‘熙宁新法’对文学创作的冲击。针对新法‘专取策论而罢诗赋’的举措,苏轼上《议学校贡举状》表示反对……在熙宁五年作的《监试呈诸试官》一诗中,苏轼对新法的弊端再次表示了忧虑……苏轼在另一篇《送人序》中从士人成才的角度批评了新法压制人才、压制文学的专制错误。”③ 显然,以上所举材料和论述,皆认为王安石所主持的科举改革,对古文运动的发展起了侵害作用。那么,这场改革对古文运动究竟产生了哪些影响,是否真如苏轼所说导致了“文字之衰”?本文将致力于解决这个疑惑。 为了便于论述,我们把神宗熙宁前以欧阳修为文坛领袖的阶段,定为北宋古文运动的前期,熙宁后自王安石主政(1069)开始,一直到北宋末(1127)的近六十年,为古文运动的后期。本文将重点讨论王安石的科举改革在北宋古文运动后期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对象的界定 在正式论述之前,需要说清楚几个问题: 其一,北宋科举改革并非王安石个人意见。虽然本文以王安石作为北宋科举改革的主持者,但罢诗赋而专考经义,并不完全是王氏的个人构想,而是熙宁初,经过神宗与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韩维、苏颂等人反复商讨后共同倾向的方案,体现了士大夫阶层的主流意见。因为他们都深患诗赋取士将使士子一味追求声病偶俪而义理缺失,经义取士的呼声才越来越高。这一点,在林岩的《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一书中有专门章节进行讨论。④之所以本文称“王安石的科举改革”,首先诚然是因为这次改革是在王安石主政期间推行的,其文集中体现出的科举和教育改革思想与实际推行的改革方案基本一致;更重要的是因为颁于学官的《三经新义》,完全是在王安石主导下编撰的,体现了其新学思想,对士子影响最大。 其二,确定王安石科举改革方案执行的起止时间。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二月,朝廷正式颁布贡举新制,罢诗赋而专考经义。熙宁八年,由王安石主持编撰的《三经新义》(《诗义》《书义》《周礼义》)颁行全国,为士子应考所必读,从而取代唐孔颖达的《五经正义》及其他教材和注释,成为新的官学教材。虽然在之后的元祐年间,随着新旧党“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反复,经义与诗赋的命运及王氏新学的地位也随之反复与起伏,但总的来说王安石的科举改革方案一直被贯彻到北宋末,⑤所以,本节所讨论问题的时间跨度,定为熙宁四年到北宋结束的近六十年。 其三,本文将从思想和文体两方面对科举与古文运动的关系进行考察。“科举与文学”属于文学研究中的交叉课题。由于科举涉及古代生活中政治、文化、制度等方方面面,体系庞大,它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若面面俱到地泛泛而谈,就很难深入事实的内核,也不能简单笼统地将之定性为“促进”或“促退”关系。所以,要论述王安石的科举改革与北宋古文发展之关系,就需要找到合适的角度介入。引言中已提到古文运动是思想和文体的双重改革,那么,本文便从这两方面入手。 二、科举改革对士子思想层面的影响 (一)通过改革学校教育统一士子的价值观:适用价值观的强化 思想层面首先体现在价值观上,古文写作是与士子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价值观的改变,必然会影响到古文的表现形式。⑥士子首先要体认他所理解的“道”,然后才通过“文”表现出来,这背后对价值观的思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然,本文所论的价值观,专指与学术或文学相关的价值观,可称“文”的价值观,即对何种“文”更有价值或具有终极价值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