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新华网,2022)。加快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提升自主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新华社,2022),这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揭示了本质、强调了重点、提出了要求。本文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努力建设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提高社会学专业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增强社会学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能力,谈点体会和认识。 一、关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一种理解 对于何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这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对知识本质及其生产和运用的理解。知识的本质源于实践,实践的不同发展必然催生不同的知识生产。同时,知识生产的原创性是受制度保护的,自主可控的知识才有运用的自由,成体系的自主知识可以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并更加有效地指导生产生活实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笔者理解,强调知识体系的自主可控,可能首先源于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当前,尽管我们在此领域的某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开始处于并跑甚至领跑阶段,但是整体上我们仍然处于跟跑阶段。由于长期处于知识学习者、移植者和运用者的地位,我们客观上难以自主。特别是最近一些年来,我们遭遇西方“卡脖子”的技术领域比较多,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影响。 在现代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我们实际上也是长期处于跟跑阶段。我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基本上是从西方引进的,这个体系与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有很大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造性地提出了有效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系列思想理论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代成果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此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新进展。但是,相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目标而言,目前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还存在不足,我们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局限于甚至热衷于西方知识体系,并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被潜在地“卡了脑子”,限制了思维创新、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的能力,损害了知识生产和运用的自主性,常常在别人的思想观念和话语体系中走不出来,从而也制约了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进一步说,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一是主体意识,即作为中国知识人的独立性、主体性、反思性,以及对知识进行社会学分析与批判的基本能力,知识人需要以我为主、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推进知识生产和运用。二是创新精神,自主的本质并不是孤立、封闭或者贴个标签,而是独辟蹊径、实实在在的原始创新,具有持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是实现知识自主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明确指出:“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新华社,2022)。三是体系建构,而不是止步于要素、环节、模块和局部的创新,这里最直接的就是涉及知识生产体系、内容体系、应用体系和评价体系等的系统建设,尤其涉及从观念、思想、理论到方法的中国化时代化持续重构。四是实践导向,只有深刻揭示实践、服务实践并给予实践启示的知识体系才是充满活力的、有持久生命力的体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实践导向就是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新华网,2022)。概括起来,我们可以说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前提,体系建构是自主知识体系的核心要义,实践导向则是自主知识体系的宗旨所在。 二、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突出进展与不足 历史地看,推进形成中国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学,这是一代代中国社会学者孜孜以求的学术愿景,是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学发展进程中不断取得进展的学术实践,是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加快建设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既是对学术发展规律的客观遵循,也是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彰显中国社会学国际影响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的现实需要。 客观来讲,我们在建设中国社会学的自主知识体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突出进展。在笔者看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们一代代优秀的社会学家一直在倡导并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学的正确方向,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严复、孙本文、费孝通、雷洁琼、陆学艺、郑杭生,等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当中,有的把社会学翻译为“群学”,融入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要义;有的提出了差序格局、社会运行、社会转型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思想和研究工具,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小康社会、城镇化、社会分层、“三农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二是在知识生产体系方面。改革开放后恢复重建中国社会学时,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五脏六腑”①的设想。应该说现在“五脏”方面,学会、研究所、学系、文献资料中心和书刊出版等都有很大进展,尽管共建共享优质的全国性文献资料中心建设还有薄弱之处。目前已经建成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布局和专业学位、学术学位两类并行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各类学科专业点700多个。在课程建设方面,已经远远超过费先生所讲的“六腑”的范围。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比较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相关课程都有建设,不过一些课程确实也还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特别是比较社会学的课程开设还需要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三是自主创新的科研教学成果在数量上不断增多。比如说,根据我们初步统计,中国社会学者在国内、国际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数量显著增加。就国内期刊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累计发表社会学类文献264594条,特别是在2010年以来,每年的发表量基本都在1万条以上。在《美国社会学评论》《美国社会学杂志》《美国社会学年鉴》《英国社会学杂志》《欧洲社会学评论》《人口学》等所谓国际社会学类著名期刊上,中国社会学者的发文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其中2020—2021年已有19人次参与发表。同时,中国社会学者在国际社会学社区中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