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文化工作委员会的档案,在没有整理、公开之前,据我所知,郭沫若研究专家,与林甘泉合作主编五卷本《郭沫若年谱长编》(林甘泉、蔡震主编《郭沫若年谱长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的蔡震,来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阅过部分,并在《新文学史料》2012年第3期刊发有《从文献史料看郭沫若主政三厅始末》一文,利用了部分档案。2018年9月,我与蔡震在西安见面,了解其所看情况。2019年3月20日,再次与蔡震北京见面,他还对我讲了《郭沫若全集》不全的具体说明和研究引用文献时的注意事项。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这些档案没有全部整理出来,他说只能看到很少一部分。所以,经我查证后确认,《郭沫若年谱长编》所收录、记录的不及百分之一。近两年,南京大学多位在读博士生查看相关的档案,并结合学位论文写作,零星披露了部分档案文稿。 抗战之初,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内部改组,下设军令、军政、军训、政治四部。政治部下属总务厅、第一厅(管辖第一处、第二处)、第二厅(管辖第三处、第四处)、第三厅(管辖第五处、第六处、第七处)、设计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以及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芃生,这一专门情报工作机构,相对独立)。 第三厅下属三处:第五处负责言论宣传;第六处负责艺术宣传;第七处负责对敌宣传。另有国际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冯乃超)。 郭沫若出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正好两年半(30个月,但前后交接另外各有一个月),随后辞职,改任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 而此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下属有文化运动委员会,张道藩为主任,下设文学组(组长舒舍予、副组长谢冰心,郭沫若为组员)、新闻组(组长萧同兹、副组长彭革陈)、出版组(组长许孝炎、副组长蒋复璁)、音乐组(组长郑颖孙、副组长郑志声)、美术组(组长汪日章、副组长常书鸿)、戏剧组(组长赵太侔、副组长熊佛西)、电影组(组长罗学濂、副组长郑用之)、自然科学组(组长胡焕庸、副组长陈可忠)、社会科学组(组长何浩若、副组长林栋)、哲学组(组长宗白华、副组长胡一贯)、宗教组(组长刘百闵、副组长张廷休)、国际文化工作组(组长张道藩、副组长曾虚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七一八(4)—14] 在郭沫若任中将厅长期间,政治部部长为陈诚,继任者为张治中。上下级工作配合顺畅,1940年8月底第三厅工作人员集体辞职的主要原因(下面有辞职电报),是1940年下半年国共两党政治分裂,随之,是1941年1月初爆发“皖南事变”。 当时郭沫若手下有一批著名的文人,且多是知日人士。 副厅长范扬,少将军衔。 副厅长兼第七处处长范寿康,留学日本,少将军衔。 胡愈之,留学法国,第五处处长,少将军衔。 田汉,留学日本,第六处处长,少将军衔。 厅长秘书阳翰笙,上校军衔。 科长冯乃超、杜国庠、洪深,均为上校军衔。 另有何公敢、傅抱石、董每戡、郑伯奇、徐寿轩等均留学日本。这支队伍还有一个内在的关联,即多数是郭沫若“创作社”“太阳社”时期的文友,或“左联”阵营作家,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 更为具体的宣传工作是领导以下宣传、演剧队: 四支抗敌宣传队 十支抗敌演剧队,一支预备队 第一队队长 吴荻舟 1938 第二队队长 吕复 1939-1940 何懼 1941.5 王负图 1941.6 第三队队长 徐世津 第四队队长 侯枫 1940.5 魏曼青 1941.5 第五队队长 王梦生 第六队队长 陆万美 第七队队长 冼群 第八队队长 刘斐章 第九队队长 徐桑楚 第十队队长 姚肇平 教导剧团团长 洪深 (有的队长,有任职时间显示,有的无) 电影放映总队(兼总队长郭沫若、兼副总队长郑峻生) 十个电影放映队 抗敌歌咏团(团长胡然) 漫画宣传队(队长叶浅予) 两个孩子剧团(团长李清灿、林犁田,一队队长许立明) 新安旅行团 多个战地文化服务处等 同时,郭沫若、阳翰笙还加入1940年7月24日成立的“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帮助文艺界人士申请奖助,该委员会第一届成员如下: 谷正纲、郭斌佳、陈礼江、洪深、何浩若、黄伯度、张道藩、郭沫若、舒舍予、程沧波、王芸生、林风眠、王平陵、姚蓬子、华林、胡风、李抱忱、阳翰笙、徐悲鸿、孙瑜、卢冀野 常务委员:谷正纲、张道藩、舒舍予 经费委员:黄伯度、华林、何浩若 常务委员之下分设:文艺组、戏剧组、音乐组、电影组、美术组 秘书为中央社会部派科长吴雪峰兼任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七一一(4)—359《中央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工作概况报告》,第4—7页。] 随后,该管理委员会委员调整为: 张道藩、洪兰友、阳翰笙、林风眠、汪日章、宦乡、孙伏园、姚蓬子、王昉、华林、李抱忱、陈天鸥、郑彦棻、王平陵、卢冀野、舒舍予、孙瑜、郭沫若、王芸生、刘季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七一一(4)—361《中央文艺奖助金管理委员会发出奖助金数目及各省请补助经费的有关文书》,第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