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本科生成为科学研究的力量 (一)本科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 本科教育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蓬勃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大学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关键时期,鼓励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训练,将会有效提升本科教育的质量。但是,在我们这代人的成长历程中,大学教育基本上不鼓励学生本科阶段就开始做科学研究,这种观念至今仍然较为普遍。一般来说,进入研究生阶段,学生才能开始从事科学研究。但可以肯定地说,本科教育完全有条件对学生开展学术研究训练,并且这种学术研究训练具有充分的意义和价值,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有助于他们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科学家或优秀学者。 这一点,可以在许多年轻有为的名人身上得到佐证:图灵24岁时就发表了奠定整个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的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爱因斯坦26岁时连续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独立而完整地提出了一个改变整个世界的理论——狭义相对性原理,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这一年因此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曹原22岁时获评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布的“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且位居榜首,他是该杂志创办149年来获此殊荣年龄最小的科学家。以上这些名人获得如此殊荣时,也差不多是处在本科学习阶段。除此之外,武汉大学“启明星一号”研究团队中,本科生占了三分之一以上。华南师范大学大三学生吴攸,一年发表了13篇SCI论文。当然,这些可能属于小概率事件,是很小一部分的特殊案例,但是,如果没有大面积的人的成长,也不会有他们小部分人的脱颖而出。可见,抓住本科教育阶段这一黄金时期,对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有助于培育年轻有为的科学家和学者。 (二)本科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下,本科生的学习就是以接受知识为主,老师时常教导他们要打好基础,不要忙着写文章和做研究。但是,本科生其实是可以在研究领域有所作为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每门课程的作业,很多同学都不太当一回事,马马虎虎地敷衍过去,但我会查阅大量的资料,认真完成这些作业,将课程作业写成小论文。正因为如此,我在读本科期间就开始在《心理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还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条目的撰写。当时,《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规定必须讲师以上的学者才能撰写条目,而作为本科生的我不仅参加了撰写工作,所写内容还被作为样本供其他作者参考。所以,科学研究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基础的铺垫是没有止境的,一边创造,一边打好基础,才是学者和科学家成长成熟的一条非常重要的路径[1]。对于大学来说,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本科生能够从事科学研究,那也一定会培养出很多小科学家,为我们国家增添更多的研究力量。但是,作为传统大学三个职能之一的科学研究,这主要还是针对教师和研究生群体来说的,根本没有针对本科生。所以,本科生还只是被视为知识的消极接受者。随着时代的进步,应该打破这种传统观念。例如,在本科生入学时就给他们配上导师,让他们参加导师的团队,从事科研训练,协助导师进行科学研究,等到了本科三四年级的时候,他们就应该能够做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如果这一设想成为现实,我们的大学会更有竞争力,更生机勃勃,也更有力量。 一个人的创造力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与年龄阶段有关。赵红洲先生曾经统计过,中外历史上所有科学家成才的最佳年龄就是25岁到45岁之间,这个阶段是他们创造力最旺盛的时候。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个最佳年龄也会越来越年长(在16世纪的时候大概就是20多岁,到了当代可能要到30多岁)。在这样一个黄金的时间段内,如果我们的本科生只是消极地去被动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为什么说大学生可以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呢?因为现在我们的中小学生都已经开始进行PBL项目式学习了,这种项目式学习其实就是科学研究。我前几年和美国一个著名学校的校长拉里·罗森斯托克(Larry Rosenstock)有过一次对话。他提到,他们中学已经没有传统的课堂了,学生们都是在进行STEM学习和项目学习。他们所学习的科目是综合的,所研究的问题是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如,他们的学生会组成一个小组,研究他们学校门口的一条河流,这需要运用考察和调研的方法,所用学科涉及历史学、地理学、动物学、物理学、生态学以及化学,最后学生们将研究成果凝练成一份研究报告。每个学生每个学期都要参加至少一次这样的学习活动[2]。这带给我们很大的反思:如果今后我们中小学的学生都开展这样的训练,而我们的大学还像现在这样止步不前,学生在课堂里还是按部就班地学习,这恐怕不是我们教育中的理想状态。 不可否认的是,中小学在教学改革方面已经走在了大学的前面,传统的大学教学方式也亟须改变。为此,我们应该在大学中倡导这样一种理念: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开展科学研究。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研究出成果,都能够有高品质的论文和重要的发现,但在这种理念下,我们大学的科研力量一定会有爆发式的增长。因此,让本科生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是每个大学都应倡导的理念。 二、让阅读成为本科教学的基础 大学是读书的天堂,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在中小学阶段就不重要。儿童时期是人生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时期。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对个人的成长十分关键,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增强国家凝聚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总体而言,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并没有得到非常好的阅读训练,如果再错过大学阶段这一阅读训练的重要时期,学生们就会再次错失成长的黄金时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教育体系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重视阅读。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生产国,但同时也是世界上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不仅仅是中小学生不阅读,连大学生的阅读也成问题。据复旦大学一项调查,大学生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占比15.2%,读人文科学经典的22.8%,读专业文献的只有9.3%,读外文文献的只有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