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20(2022)05-0155-10 DOI:10.14086/j.cnki.wujss.2022.05.013 缘于技术发展与“元宇宙”概念加持,国内虚拟偶像市场近年呈高速发展趋势,虚拟人物正逐渐打破圈层引起大众关注。尤其是虚拟偶像特殊的技术与文化实践,高度契合二次元文化消费市场青年亚文化群体的个性需求,在2019年其国内关注群体即已近4亿人,“95后”至“05后”用户渗透率达到64%的基础上[1],2020-2021年更是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真实偶像活动的持续限制,虚拟偶像迅速拓展进当代青年的关注领域,为他们的自我表达与文化姿态构建出一个创造自由空间、保存和建立自身意义储备的场域,形成一种特殊的数字亚文化景观。 在此景观中,青年群体以虚拟偶像为符号资源构筑“微型共同体”,形成偶像/粉丝、线上/线下、虚拟/现实的相互交织与召唤,参与文化的创作与阐释、生产与消费等活动。虚拟偶像在回应市场期待的同时,也承载着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审美趣味与艺术洞见,并对其避开现实世界的规训机制,在虚拟世界中扩展自己的空间以表达价值取向、文化心态与身份认同等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勘察与透视。本文以虚拟偶像的样态变迁、景观表征等为线索,探讨虚拟偶像景观中数字亚文化的建构与价值。 一、虚拟偶像发展样态:二次元粉丝文化与数字技术驱动下的“破壁”式演进 虚拟偶像,顾名思义,指非真实的偶像,主要是依托影像制作与投影、音声合成等数字技术,嵌入人格化外形、声音、性格等打造而成的二次元拟真人物形象。虚拟偶像的诞生及发展样态的变迁,本质上与数字技术、二次元文化和粉丝文化的交互影响有着紧密关联。 虚拟偶像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日本科乐美(Konami)公司在“培育国民级虚拟偶像”计划中推出虚拟游戏女主角赢蜂(Winbee)[2]。这一阶段的虚拟偶像虽已具有鲜明的数字化特征,但基本框限于作品,宋汶珈将其称为影像时代没有自主思想,单纯呈现主创团队单向思想力的虚构视觉形象[3](P13-16)。虚拟偶像的这种初级形态也为其后来的定位带来若干争议,一种观点质疑这些纯影像角色受作品形象限定且未在现实世界留下痕迹,是否可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设定的虚拟偶像[4](P89-114);与之相对的观点则认为,“绊爱”(Kizuna AI)、“泠鸢”(yousa)等优客(YouTuber)、虚拟主播等并非产生于AGCN(动画Animation、游戏Game、漫画Comic、轻小说Novel)的符号被归入虚拟偶像,其“归类的准确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5](P12-20)。 真正将虚拟偶像带入大众视野的是2007年音源拟人化偶像“初音未来”开启的“歌姬时代”。“日本V家”“爱生活(LOVELIVE)”“中国V家”及中国的“洛天依”等虚拟歌姬均出现于这一时期,它们依靠歌声合成软件(Vocaloid)语音合成的音源库及计算机动画(CG)、增强现实(AR)或全息投影技术等打造形象,不仅在形象上远超1999年以不成熟的计算机图形建模技术打造的世界第一个CG虚拟偶像“伊达杏子”[6],而且在技术上可供用户自主编辑进行歌姬“人设”的自主选择与创作,实现用户与虚拟偶像的强互动。此一时段,虚拟偶像的内涵得到拓展,如被定义为基于某种算法与绘画、动画、CG技术,在互联网等虚拟场景或现实场景中存在的无真实本体的架空形象[7](P15-18)。 2018年,虚拟主播、虚拟上传主(Uploader)作为新一代虚拟偶像大量涌现,进入虚拟偶像新纪元。虚拟偶像不仅在数量上随短视频、直播的快速发展呈爆发式增长,而且来源丰富、运营模式多元:除传统形式外,虚拟主播开始大量占据优兔网(YouTube)打赏榜,品牌虚拟形象成为照片墙(ins)网红,动漫、游戏、电影中已有角色被打造成虚拟偶像,甚至真人明星也利用其IP效应,在二次元领域推出虚拟形象,释放明星的经济价值以延长产业链。此一阶段,虚拟偶像进一步实现对二次元文化能指的超越,向现实世界破壁。首先,实时演算与动捕软件、声优配音等技术升级,促使虚拟偶像实现了对真人演员进行3D人物成像,甚至基于人工智能、情感计算框架,打造出3D可交互虚拟偶像“微软小冰”模型,能脱离手工参数输入而自行学习并演绎不同人类歌手的演唱风格。其次,技术赋能虚拟偶像的生产机制、营销方式愈发趋近真人偶像运营模式,以歌手、舞者、主持人等拟社会化角色,广泛参与广告代言、选秀、综艺、直播带货、秀场走秀、记账陪聊乃至线下陪玩,不断借形塑商业模式以实现其价值。所以,基于虚拟偶像的业界发展,喻国明、耿晓梦将其定义为“在人工智能时代互联网等虚拟场景或现实场景中进行偶像活动的架空形象”[8](P23-30)。 总体而言,虚拟偶像类型不断更迭,内涵不断扩张。它的发展样态从早期源于作品的二维视觉形象,逐步向以智能终端与全息成像为呈现方式、可与受众交互的虚拟角色分野;其概念界定虽同样具有流动性,却持续锚定向两个相辅相成的因素:一是技术能力,二是现实世界,标明虚拟偶像从二次元向三次元“破壁”的持续性技术努力,并越发加强对现实世界更广范围粉丝的吸引,驱动资本逻辑下虚拟偶像景观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