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什么意义上是“中国式”的?其在众多现代化道路的“他者”“既有”中有什么独特规定?其自身又是如何可能的?寻找其传统文化根基是理解这些问题的重要方面,但这也是人们在讨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时往往容易忽视的方面——因为不少人有这样的“成见”:现代化就是对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前现代性的超越;彻底批判传统文化正是中国现代化得以真正开端的重要背景;中国传统文化即使有优秀的部分,也需要等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去挖掘、转化、创新才能为现代化所用。其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是对5000多年中华文明及其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而来的,“中和位育、安所遂生”的理念与实践是其内在底蕴和重要基因。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其传统文化根基 现代化(modernization)起源于西方,而西方对现代化的理解又与发端于启蒙时代的现代性(modernity)本质关联。一方面,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现代性的历史展开与不断实现;另一方面,现代性又表现为现代化形成的本质特征与状态。现代性可以从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重维度进行理解,但现代性至今仍在两个最基本的意义上使用:编年史和价值意义。前者意味着现代时期,与古代时期相对;后者则是人主动谋求的一种与过去的决裂,人们从未来而不是从过去的传统和历史典范中寻找自己时代的合理性——现代性被理解为一种与古代对比之下的总体的生存样式、品质和文化“情境”。无疑,在两种最基本的意义上现代性都意味着将古代、传统作为自我规定的“他者”。与此相应,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基本结构建立在‘传统与现代性’这对对立的概念上”。①当中国从近代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中走向现代化时,长期内蕴着对落后的恐惧和追赶西方的焦虑,甚至直接提出过多少年实现“赶”“超”的目标任务。而这种恐惧和焦虑反过来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内省式归因逻辑与决绝的行动取向,那就是彻底甚或是矫枉过正式地批判传统及其文化,认为唯其如此,才能赶上时代,尽快实现现代化。但是,当我们今天回顾走过的现代化之路,其能创造出全新道路、比较成功地避开西方式现代化陷阱,除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外,一个重要原因恰恰在于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根基。 1.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本就是辩证的关系。检视诞生自西方的现代化的历史及其理论,现代性与前现代性的断裂往往被夸大了,历史的真实是现代性的动力深深扎根于前现代之中。西方现代性最初只是文艺创作中体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新奇性,但并不是谋求一种对传统的彻底决裂。而且,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也足够教导我们,返本开新是人类思想智识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方法。例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初衷就在于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艺术,而正是文艺复兴运动孕育和开创了所谓现代性。因此,“要探明现代社会和思想的问题起源,需要关注古代性(Antike)与现代性的实质关联。古代文化仍是现代世界的实质性基因之一,它通过晚期中世纪文化和文艺复兴而成为近代世界的形成因素”。②的确,当我们考察现代性时,固然要重视现代性的与众不同,否则难以明了它的自我规定。但也必须注意到,现代性及现代化不是天外飞仙和空穴来风,现代化之根恰恰深深根植于传统之中,隐藏于历史阶段标志林立的异质性背后是历史连续性的真实。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也告诉我们,我们总是在试图创新,但却无往而不在传统之中,我们只是在传统中创造着新的传统。 传统是现代化生长的资源,在西方是这样,在中国也是这样而且应该是这样。贺麟如下说法代表着很多人文学者的观点:“在思想与文化的范围里,现代决不可与古代脱节。任何一个现代的新思想,如果与过去的文化完全没有关系,便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绝不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文化或历史虽然不免经外族的入侵和内部的分崩瓦解,但也总必有或应有其连续性。”③尽管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已经失去了一个完全从传统中自生自发诞生出现代化的机会,但好在其传统根基虽经磨难而尚在,我们事实上是在不知不觉中以几千年“经验变先验”而来的本能,传承着那些基因性的东西——今天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如何更加自觉地传承罢了。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现代化也是如此。罗荣渠在20世纪90年代指出,“作为思想遗产的传统文化绝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加以抛弃”,他预言“未来的‘超现代’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与‘前现代’相通”,并断言“儒教文化中的人文价值与道德规范的丰富内涵,在现代化阶段丧失时效,却完全可能在超越现代化的阶段中推陈出新,恢复活力,为全球性多元化的社会新整合做出重大贡献”。④今天,中国进入了新时代并站在新发展阶段上,这样的状态正在逐渐清晰起来。 2.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式”体现在哪儿?归结起来,就在于亘古未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说到底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得来的”。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在中国人内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人“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此博厚、高明、坚韧和强大,以至其作为近现代历史一种先在、先验的力量,不是人们去选择它,而是它在筛选所有的思想主张和政治力量——谁能继承、发扬这种强大的基因并能实现其现代性的转换,谁就能站得住脚、生根发芽、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到了!中国共产党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