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742(2022)04-0040-13 一、研究问题提出 2020年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该文要求,自2020年起,于36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简称“强基计划”),借助政策杠杆凸显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1]然而,在实施元年,诸多试点高校预招名额却未用尽,乃至于新生入学后再开展“补录”工作。“强基计划”实施遭逢的“先热后冷”变化态势,引起了高校、学界甚至社会媒体对这一招生制度运作现状的讨论。 当前,学界对“强基计划”的研究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其一,政策动因,有学者基于已有招生制度经验[2]、关键核心领域创新发展[3]等维度,认为“强基计划”的实施可澄明高校人才选拔培养的价值取向[4]、促进基础学科研究发展与原始创新。[5]其二,政策特征,“强基计划”具有目标深刻、立意长远的制度特征[6],它将招考专业限定于基础学科领域,发挥高校特色和学科优势[7],并兼顾共性与个性[8]。其三,困境分析,该计划限定的专业、志愿数量与入围条件,均会导致招录不满[9];同时,“利己主义”和中学教师质量的限制[10]、考生与家长认识的局限[11]等外因又会进一步加大执行的偏差。其四,政策建议,完善“强基计划”需多方合力,健全社会监督机制[12]、建立反馈机制[13]和优化录取方案[14],以构建拔尖人才选拔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已有研究未对“强基计划”“遇冷”的具体表现与生成逻辑进行深度解释;在对试点高校招录未满现象进行分析时,重在探寻外部因素,鲜有研究基于高校与考生自身角度探究主体的真实诉求。鉴于此,本研究将在调查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探寻招生“遇冷”的节点与表现,借用博弈论分析各方主体的策略与收益,以诠释“遇冷”的内在症结,据此提出消解“强基计划”招生“遇冷”过程中各种矛盾与冲突的具体举措,以期为今后该项招生制度的完善提供决策借鉴。本研究之所以从博弈论视角来分析,是因为博弈论重在考察参与人之间的策略安排与行为选择,而该项招生制度遭逢“遇冷”必定与考生、高校自身的策略安排和行为选择有关。 二、“强基计划”招生调查:“遇冷”表现及可能性分析 为进一步把握与了解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实施现状,本研究拟对招录过程中各环节的考生数量进行调查。通过对比各环节的考生数量,判定“遇冷”表现及发生节点,并结合相关规定,分析试点高校招录未满的主要原因及诸多可能性。 (一)调查设计 以高考作为中心节点,“强基计划”的实施流程大致可分为前后五个环节:试点高校发布招生简章、考生申请报名、试点高校确定入围名单、试点高校组织校测考核和试点高校确定录取名单。纵观整个实施流程,不难发现,在申请报名、校测考核与录取入学(部分试点高校会于新生入学后进行二次补录)三个环节中,考生与高校互动最为密切且最能直观体现参与考生数量的多寡。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调查上述三个环节的考生数量与变化趋势,确定“遇冷”节点与表现。基于调查方便性、数据可获得性及样本代表性原则,本研究从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的36所试点高校中择取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7所高校作为样本,依次命名为A、B、C、D、E、F、G。经过甄别,上述7所高校中均公布了相对完整的招录信息,且设定的招生对象、入围条件等规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够直观地体现该计划前后实施阶段的考生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 (二)调查发现与基本情况 为直观呈现“强基计划”实施前后阶段的考生数量变化,本研究对样本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补录公告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出各样本高校的计划招生人数、入围比例、报名人次和补录人数,并计算补录率,用以彰显招录过程中考生数量变化情形与补录占比,如表1所示。
据表1发现,“强基计划”实施呈现出“先热后冷”的变化态势。前期,试点高校在招生简章中,多将报名条件设定为“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15]等相对宽泛且难以测量的指标,并明确表示可为录取考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配备一流师资队伍、提供诸多政策“福利”,使得该计划在实施之初颇受考生和家长的追捧与响应。据表1可知,申请报名阶段的考生数量远高于试点高校所公布的招生计划。如E大学共开设7个“强基计划”专业,预招录180人,报名达59074人次[16],报录比(报录比=报名人次/计划招生人数)约为328∶1;B大学共开设8个“强基计划”专业,预招录150人[17],报名达58716人次[18],报录比约为391∶1。相对于申请报名环节的“火热”状态,其招生“遇冷”则表现为诸多试点高校初次招录名额未满。新生入学后,面对大量的计划空额,多所高校发布补录通告,着手该计划补录工作。从样本高校的补录率观察,部分高校该计划补录名额约占原计划招生名额的1/3甚至超过1/2。如G大学原计划招生120人[19],后期补录65人[20],补录率达54.17%;B大学原计划招生150人,后期补录87人[21],补录率高达58.00%。因此,通过比较计划招生人数、报名人次与补录人数,发现“强基计划”招生所谓的“遇冷”主要是相对于报名人次所彰显出的“火热”而言的,是指考生实际入学人数与计划招生人数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