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5时,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发动了空中打击。 与以往在武器核查危机中“光打雷不下雨”的情况相比,这次动武有些突如其来。在“沙漠之狐”行动前几日,海湾局势并无异常,直到15日巴特勒提交伊拉克阻碍武器核查的报告和武器核查人员随后撤离巴格达,一些新闻媒介才报道说,“海湾突又战云密布”。 对这次袭击伊拉克的目的,克林顿总统解释为以下几条:打击伊拉克生产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能力;捍卫美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伊拉克邻国的安全。实际上,他这次下令动武的意图主要有两个。一是想树立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强硬有力的形象。过去两年来,大的武器核查危机就发生了三次。每次危机的过程几乎是一个模式:伊拉克与以巴特勒为首的武器核查小组发生冲突,拒绝接受核查。美国遂以此为借口兴师动众,大兵压境。伊拉克见势不妙,便软化立场,表示愿意与核查小组合作。如此这般,美国每次耗资10多亿美元,却没机会下手,干恼火。一次次的“猫鼠游戏”使克林顿政府在国内受到“软弱无能”的指责,在国际上也落下了被萨达姆耍弄的笑柄。这次克林顿瞅准机会,发动空袭,试图对内表明强硬立场,平息不满;对外显示美国在海湾的主导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可以随心所欲的实力。但是美国这种无视联合国宪章,把安理会撇在一边,采取“没有延搁,没有外交斡旋和没有警告”的做法,在国际事务中开创了一个危险的恶劣先例。国际社会对美国这次行动反应强烈,原因就在于此。二是出于国内政治斗争的需要。克林顿称,萨达姆不要误以为美国众议院正在进行“重大辩论”就可以胡来,“虽然我们不热衷于使用武力,但是需要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会做”。这番话意在表明,即便身处逆境,他仍以国家利益为重,有能力领导国家,并没有被整成“跛脚鸭”。克林顿这样做也可以影响美国民众、舆论和国会议员,使弹劾案发生有利于他的变化。共和党人对克林顿的行动另有解释。他们同意推迟定于17日开始进行的弹劾辩论,但认为克林顿在辩论开始前20小时下令动武,是为了转移视线,拖延时间,众院多数派(共和党)领袖迪·阿米说,“我本以为美国总统永远不会考虑使用军事手段保证自己的位子,但是现在美国人民已开始对此怀疑。” 美国的军事行动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民意调查表明,70%的人支持打击伊拉克,但是这一比例比1991年海湾战争时低得多,而且反对意见也十分强烈。美国发动袭击后,在华盛顿白宫门前、纽约街头出现了抗议示威者。他们高喊口号,手举标语牌,要求政府“不要轰炸伊拉克”,“结束对伊拉克的制裁”。有的群众说,一个整天谈论和平与人权的政府却下令袭击他国,炸死炸伤无辜的老百姓,实在不可思议。 舆论界、学术界和民间团体对这次动武和美国中东政策发表了不少颇有见解的看法。《华盛顿邮报》的一篇长文分析说,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国等30多个国家投入70万兵力,动用2700架飞机,打了43天,尚且未能推翻萨达姆政权,而这一次参战的只有美英两家,美国在海湾只有2.4万兵力,201架飞机,短短几天空袭能把萨达姆怎么样? 美国—阿拉伯反歧视委员会的一份宣传材料指出,这次袭击可能反倒会帮萨达姆的忙,“使他更有借口加强对国内的控制,巩固其家族的地位”,受害的只能是伊拉克平民百姓。美国这次进攻没有遵守国际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安理会的规定,因而“抗议美国打击伊拉克的活动正在国外展开,尤其是在阿拉伯世界”。 华盛顿卡托研究所在给本报记者站发来的一篇评论文章中指出,美国的行动表明它的伊拉克政策“正在从一个破产走向另一个破产”,“海湾战争结束已经8年了,现在是华盛顿采取新的、 更加明智的海湾政策的时候了”。(本报华盛顿12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