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48年5月29日联合国建立“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 实施联合国第一项维持和平行动以来,50年过去了。50 年来, 联合国共采取了49项维和行动,有118个国家的75万多人先后参与维和行动,58 个国家的1500多人牺牲。目前仍在进行的维和行动有17项,其中欧洲、亚洲各6项,非洲4项,拉丁美洲1项,动用维和人员1.4万人左右。 1987年之前近40年的时间里,联合国进行了13项维和行动,维和对象一般为东西方非直接对抗的地区,美、苏的势力范围一般不让联合国插手。1988年联合国维和部队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同年,中国加入联合国维和行动特别委员会。从1988年起,联合国维和行动大大增加,11年来组织维和行动达36项,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及德国、日本均参与进来。 在亚洲的维和行动 中东 联合国第一个维和组织——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1948年5月29 日至今) 1948年5月15日,阿以爆发第一次中东战争。5月29日,安理会组成“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监督停火。1948年停战监督组织的一名军官、法国人德拉巴里埃触雷牺牲,成为第一位牺牲的联合国维和人员。1948年9月17日,调解专员、 瑞典人贝纳多特伯爵被犹太恐怖分子暗杀。1949年8月起,停战监督组织成为安理会的一个正式附属机构。 联合国首次派出维和部队——联合国紧急部队(1959年11月15日~1967年5月19日) 1956年10月29日,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11月1日~10日,联合国召开第一次紧急特别联大,组建联合国紧急部队,监督英、法、以从埃及撤军。紧急部队由6000人组成,经埃及同意, 从11 月15日起陆续进驻埃及。英、法军队于12月22日全部撤出埃及。以色列军队迟至1957年3月8日才撤出加沙地带和沙姆沙伊赫。 联合国黎巴嫩观察组(1958年6月12日~12月9日) 1958年5月, 黎巴嫩发生武装动乱。黎巴嫩政府指挥埃及等国支持动乱,要求安理会讨论这一问题。6月11日,安理会决定建立“联合国黎巴嫩观察组”, 实地核查黎巴嫩的指控。 联合国也门观察团(1963年6月11日~1964年9月4日) 1962年9月,也门军队发动政变,赶走国王,宣布成立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国王逃到也门北部,在沙特阿拉伯的支持下,准备反扑。也门新政府与沙特矛盾激化。10月初,埃及军队进入也门。在联合国秘书长斡旋下,冲突三方达成和平协议。1963年6月11日,安理会决定建立联合国也门观察团,以监督和平协议的实施。 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和部队(1964年3月4日至今) 1963 年底至1964年2月,塞浦路斯的希腊、土耳其两族发生武装冲突。1964年3 月4日,安理会决定组成联合国驻塞浦路斯维和部队,防止希土两族再次发生冲突。塞浦路斯希、土两族分别受到希腊、土耳其两国的支持,至今民族矛盾依然尖锐复杂。30多年来,由于有1200人左右的维和部队存在,才使塞局势相对稳定。 第二支联合国紧急部队(1973年10月25日~1979年7月) 1973 年10月,阿以之间发生第四次中东战争。10月25日,安理会决定建立第二支联合国紧急部队,前往中东监督停火。它由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外的联合国会员国派出的7000人组成。 1979 年埃以和约结束两国历时30年之久的战争状态后,紧急部队撤走。 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1974年5月31 日至今) 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和叙利亚在戈兰高地对峙。1974年5月31 日叙以双方达成脱离接触协定。当天,安理会决定建立一支由1250人组成的联合国脱离接触观察员部队,进驻戈兰高地叙以脱离接触区。 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1978年3月19日至今) 1978年3月14日,以色列入侵黎巴嫩。3月19日, 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并决定成立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监督以色列从南黎巴嫩撤军,并协助黎巴嫩政府恢复在该地区的权力。该部队在1982年初曾达7000人。 联合国阿富汗、巴基斯坦斡旋团(1988年10月31日~1990年3 月15日) 1979年12月27日苏联入侵阿富汗,300 万阿富汗难民涌入巴基斯坦。1988年4月14日,在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主持下,阿富汗、 巴基斯坦、苏联和美国在日内瓦签署解决阿富汗问题的4个协议, 规定到1989年2月15日苏军全部撤出阿富汗,遣返阿富汗难民。10月31日, 安理会决定建立由50名军事观察员组成的“联合国阿富汗、巴基斯坦问题斡旋团”,监督协议的实施。 联合国伊朗、伊拉克军事观察团(1988年8月9日~1991年2月27 日) 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1988年8月8日, 在联合国的调停下,伊朗和伊拉克达成从8月20日开始停火的协议。8月9日, 安理会决定建立由930人组成的联合国伊朗、伊拉克军事观察团, 进驻两伊之间1200公里边界的观察哨所,监督停火和双方军队撤回国际公认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