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俄罗斯连续经历了空前的两次政府危机。3月23日, 叶利钦总统突然宣布解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国家杜马第三次讨论才通过基里延科为政府总理。时隔5个月,8月23日,在俄金融危机加剧、人民群众不满情绪激增和各派政治势力与总统矛盾尖锐化的情况下,基里延科政府被迫下野,叶利钦又提名切尔诺梅尔金为政府总理,却遭到国家杜马两次投票抵制。彼此经过反复较量,地位虚弱的叶利钦总统不得不接受国家杜马多数议员的意志,任命原外长普里马科夫为政府总理。政府危机暂告段落,而由繁重经济任务包装着的政治斗争远未消失。人们对俄形势依然充满悬念。 一、金融危机导致政府危机而后者被人为激化 俄经受金融危机多次冲击,持续整整一年。金融危机之所以肆虐,实因旷日持久的严峻经济形势为之提供了土壤。尖锐的金融危机,深重的社会危机,复杂的政治危机,三者交织,烈度甚大。基里延科昙花一现,亏在实力基础薄弱。他敢于启用俄共议员、富有经验的前苏联经济领导人马斯柳科夫担任工业贸易部长要职,决心碰硬首先要从石油天然气系统强行征税,足见他并非无能之辈。他领导的政府几番挣扎着要奋力扭转经济颓势,无奈由于国债增加、外资撤出、不稳定和对当局的信任丧失而在8月份酿成金融体系崩溃。危急之际, 政府宣布将卢布走廊放宽至6—9.5卢布,改革短期国债的结构和冻结支付外国投资者债务三个月,更是造成国内外恐慌,加速政府瓦解进程。基里延科在“政府确实已经没有任何政治上的支持”的哀叹声中,据说还在他得罪过的金融财政寡头们的策划暗算之下,被迫退出政治舞台,还归故里。 显然,第二次解散政府是第一次解散政府危机的延续。叶利钦的一再失策导致自身的支撑基础动摇。一些民主派随着切尔诺梅尔金下台与总统疏远,又在谁接替基里延科问题上同总统对抗。如政治分析家所云,叶利钦第一次解散内阁的行动使他在一场艰苦的保权斗争中赢得了喘息时间,而重新起用切尔诺梅尔金则使自己处境尴尬。国家杜马中的多数反对派非但以不审议总理候选人资格问题要挟总统,而且通过国家杜马主席公然提出“从总统算起,所有已身败名裂的人都应该自动辞职”。自民党日里诺夫斯基乘机捞好处,提出在2000年总统选举前建立切尔诺梅尔金、卢日科夫和日里诺夫斯基为搭档的“政治格局”。事态发展的结果,叶利钦成了矛盾的焦点,一场倒总统浪潮席卷议会大厦。 面对来自政治反对派和昔日盟友的双重压力,叶利钦总统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且战且退。先是宣布实行“三不”政策:不辞职、不解散国家杜马和不竞选下届总统,继而由总统、政府和议会两院代表组成的四方工作小组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政治协定草案,并同意启动修订现行宪法的机制,扩大议会在监督政府活动方面的权限。接着,又通过切尔诺梅尔金之口,提出组成一个各派代表都可以参加的“和谐政府”,亦即联合政府。再接着,叶利钦又在圆桌会议上建议国家杜马通过切尔诺梅尔金为总理人选,给这届政府规定6—8个月的试用期。与此同时,国家杜马积极推动对叶利钦的弹劾工作,所提出的主要罪名一是1991年12月同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签订协议,造成苏联解体,并导致俄罗斯丧失大量财富和军事实力;二是1994年12月下令出兵车臣共和国,镇压当地分裂活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此外还有三项指控。在叶利钦面临弹劾威胁之际,俄共和“亚博卢”集团等提出普里马科夫为总理人选,认为他是一位“有学识、有能力、威信高的强人”,是一位“不从属任何政党、具有相当政治威望、全世界都很知名且不打算竞选总统的活动家”,是“唯一符合现实的总理人选”。9月10 日叶利钦终于被迫认可,向国家杜马提名普里马科夫为政府总理,翌日国家杜马进行投票表决,以绝大多数赞成票获得通过。 俄分析家认为,“叶利钦脑子里只有一件事:保证自己的前途。” 二、 围绕总理人选较量的实质在于众目瞄准未来总统宝座 人们也许会问:今年3月叶利钦解散切尔诺梅尔金政府, 提名基里延科为政府总理人选时,国家杜马各派曾经强烈反对,而8 月叶利钦解散基里延科政府,仍提名切尔诺梅尔金为总理,国家杜马却又坚决不赞成,前后矛盾,究竟什么原因?更何况切尔诺梅尔金同国家杜马各派的关系向来不算差。这里包藏天机。叶利钦眼看自己连任第三届总统已属无望,又不放心别人接班,经过反复考虑,终于觉得还是切尔诺梅尔金比较可靠。于是他在再次提名切尔诺梅尔金为总理人选时,挑明了选择切氏主要考虑是要“确保2000年政权的继承性”,亦即确定切氏为总统继承者。这一下可触动了觊觎总统宝座的各派领导人的神经,惹出麻烦。国家杜马中的政治反对派,本来就想利用叶利钦目前的困境迫其提前下台,如果切氏当上总理,按照俄宪法,在总统出缺时应由总理代行总统职责,三个月后进行总统选举。这样一来,作为代总统的切尔诺梅尔金参加总统竞选无疑会占优势地位,这对别人不利。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对此迅速作出反应,说总统关于政权继承性的声明有两种解释:第一,切尔诺梅尔金将作为俄总统候选人代表政权党参加下次总统选举;第二,不排除一旦总统提前离任,总理将履行总统职责,并且在三个月后按宪法规定的期限进行总统选举的可能性。 那么,后来为何“亚博卢”集团和俄共又都提出或支持普里马科夫为总理候选人呢?这出于同一道理。亚夫林斯基指出普里马科夫的优点时,特意点明普氏“不打算竞选总统”。也就是说,今天普里马科夫当上总理,即使中途由他接任代总统,最终也不会影响别人去角逐总统宝座,何况普里马科夫已经69岁,不存在年龄优势。 如今叶利钦总统面临整个社会的冲击,当年稳定俄局势的“总统要素”日益削弱。政治反对派已不像以往那样强调他的健康不佳,而是直截了当要他引咎辞职。试图弹劾总统的已不只是俄共及其同盟者,还包括当初支持过总统的民主派。民意测验表明,6 月份支持叶利钦的人仅占4%,7月份又下降到2%。 《莫斯科新闻》题为《弹劾推迟到秋天》一文值得重视,作者将俄“国家的政治气氛日益白热化”的主要因素归结为四点。第一,地区因素。俄各地区自1993年以来第一次纷纷加入了旷日持久的反总统运动。第二,社会因素。入夏以来,全国爆发了“铁路大战”,矿工们、军工综合体和铁路工人们实际上切断了从莫斯科到远东的交通大动脉。工人们提出的要求只有一个:“发给我们工资,叶利钦下台!”第三,法律因素。俄几派准备联合要为通过合法途径解除总统职务进行法律准备,有史以来这还是第一次。第四,克里姆林宫因素,总统办公厅的气氛发生很大变化,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怎样才能使总统平安地“坚持”到任期届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