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走了,施罗德来了——如果观察家们要从昨天举行的德国第十四届联邦议院选举中找出最重要的信息,这就是最重要的信息。战后任期最长的总理科尔,在成功地实现了德国统一大业、又作为“发动机”极大地推动了欧洲联合进程以后,终于要告别德国政坛了。比他年轻的新面孔格哈德·施罗德,作为继维利·勃兰特和赫尔穆特·施密特之后的第三个社会民主党的总理登上舞台。明年德国的政治中心将移往柏林,欧元将开始启用。因此,施罗德的上台是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连结在一起的。 科尔和执政联盟的竞选失败,败在何处?从根本上说,在于科尔任期太长,没有顺应选民希望变革的心理状态。在联盟党内,议会党团主席沃尔夫冈·朔依布勒本来一直是德国声望最高的政治家,在竞选初期,党内曾有一种声音,希望由朔依布勒取代科尔作为候选人出马竞选。在竞选过程中,也曾有人希望科尔能作出一旦竞选获胜提前向后者交权的许诺。这些议论说明,在联盟党内有相当一部分人已意识到接班人问题的重要性,但科尔长期担任基民盟主席,牢牢树立了自己的个人权威,没有人能向科尔公开挑战。科尔竞选有利的一面是他的历史功绩,这一点没有人否认,连他的对手施罗德也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因而一再说“谢谢科尔!但是现在够了”。但此间舆论指出,科尔的功劳毕竟属于过去,当选民们着眼于未来的时候,科尔回顾过去的竞选演说听起来更像是一场告别演说。此外,此间报刊指出,同科尔的外交成就相比,他的弱点在一系列的内政问题上,如打击犯罪、社会福利政策改革等等,在这方面,如《世界报》所说,“总理和他的部长们是半心半意的”。在昨天选举结果公布之后,科尔表示,他将辞去基民盟主席职务。现在人们对联盟党方面关注的是,领导阶层更新换代问题。 社民党自1972年以来再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在于它成功地把本属不同政治派别的一切希望变革的力量团结在自己的旗帜之下,把“施罗德效应”变成了“反科尔效应”,实现了取代科尔的目标。但是,此间舆论指出,施罗德面临的担子并不轻松。 其一,施罗德受到党内左派的牵制。在施罗德执政的过程中,他不能不考虑到社民党传统价值观的分量;其二,社民党在联盟党明确拒绝与其结成大联合政府之后,今天上午已一致同意与绿党进行结盟谈判。据初步统计,社民党和绿党在议会拥有21席的多数,因此可以结成一个施罗德所希望的“稳定的政府”。但是,社民党和绿党在许多政策主张方面距离不小,如核电取消问题、汽油税问题。施罗德在同绿党谈判新政府的纲领方面,将会有一番艰难的协调过程。绿党今天警告社民党不要在职务分配上提出过分要求;其三,科尔在过去16年中的功劳实际上给施罗德立下了一个从政的标准,人们不能不把施罗德经常同科尔作比较。此间舆论说,与英国工党的布莱尔相比,布莱尔在上台前变革了他的党,而施罗德没有;布莱尔的前任撒切尔夫人给布莱尔留下了市场经济的经济方针,而施罗德也没有这样的遗产。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经济界领导人对社民党和绿党的“红绿”联合政府心存疑虑。德国工商大会领导人今天警告新政府不要在社会福利的改革方面开倒车。《商报》的社论说,施罗德要想推动德国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工会,也需要企业家。在税制改革方面,把重点放到中低收入水平的阶层上是不够的。如果投资在德国不能获利,就不会创造稳定的劳动岗位。 施罗德的“红绿”联合政府将在经济社会政策上有何动作,能否实现他在竞选中的许诺,成了德国选民目前关注的中心。 (本报波恩9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