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非洲形势的变化,一度被冷落的非洲重又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的关注,一些国家纷纷调整对非政策。显然,非洲问题对一些大国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对非政策已成为其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非洲形势特点 当前,非洲形势呈现出两个突出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出现稳定和发展的趋势。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多数非洲国家的政局逐步走向稳定。冷战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埃塞俄比亚、莫桑比克、乍得、安哥拉、利比里亚等国的内战陆续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一些新的热点问题,如扎伊尔、刚果内战和塞拉利昂政变等也迅速得到平息。大多数非洲国家从多党民主风潮的旋涡中摆脱出来,并逐步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发展道路,政局逐步走向稳定。目前许多国家已进行了改革后第二轮选举,新的政治体制基本上能够平稳运行。与此同时,非洲经济也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局面。据非洲开发银行统计,1994-1997年非洲整体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8%、3.7%、4.8%和3.7%。1997年的增长率虽低于1996年,但仍高于人口增长率。而且,实现经济增长的并不是个别国家。1996年有50个国家实现经济增长,其中41个增幅超过3%。1997年有31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4%。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非洲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和财政赤字都明显下降。1997年非洲的通货膨胀率为17.6%,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为历史最低水平。进出口贸易继续增加,1997年非洲进出口总额达到2623亿美元,并实现17亿美元的顺差。非洲外债负担仍然沉重,1997年为3152亿美元,但低于1996年的3206亿美元,首次出现了下降趋势。随着非洲经济形势的好转,外国资本,特别是私人资本向非洲的流入迅速增加,为非洲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洲国家还普遍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1995年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新条约生效,规定到2000年建立西非关税联盟,2005年建立经济联盟。1996年初,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和加纳提出双速西非构想,率先在4国实行“西非贸易自由化方案”。1996年,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成员之间的贸易占到了其对外贸易总额的10%。西非经济货币联盟继1996年实现农产品全部免除关税后,又计划于1998年建立关税同盟。1996年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三国恢复了东非合作组织,同年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并计划于1998年实现货物自由流通。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自1993年成立后不断取得重要进展。1996年共同体成员国签署了地区贸易自由化协定,规定在8年内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在吸收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塞舌尔之后成员达到14个,大有成为整个非洲经济发展火车头的趋势,而且,在深化内部经济合作的同时积极向东、中非扩展,1997年正式邀请肯尼亚和乌干达加盟。最近,利比亚、苏丹、尼日尔、马里、乍得、塞内加尔、布基纳法索又组成了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为宗旨的萨赫勒和撒哈拉地区国家集团。不仅在次地区,全非范围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也在不断发展。1994年非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生效。1997年非统首脑会议决定今后每年举行首脑会议的同时召开非洲经济共同体首脑会议。经济合作的加强和一体化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了非洲的整体经济实力。 当前非洲形势的第二个显著特点是独立自主、联合自强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这首先表现在非洲国家勇于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开始真正把握自己的命运。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多党民主风潮中,西方国家曾不遗余力地迫使非洲国家接受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价值观念,企图将非洲纳入西方的战略轨道,使许多非洲国家出现空前严重的社会动荡。然而非洲国家并未屈从于外来压力,而是勇敢地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非洲国家吸收了民主观念,但从本国实际出发,赋予其本地化的内涵和形式。许多非洲国家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允许代表不同政治主张和利益的党派存在,积极寻求通过对话、谈判、表决、选举等政治途径来解决政见分歧、部族矛盾和利益差异,而不是诉诸武力。曾经在非洲普遍存在的军人政权基本上被多党选举基础上的民选文人政权所取代。但在这个过程中,一批老的军人统治者脱下军装组建政党,通过选举重新掌权。现在,非洲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多种多样的,多数国家采取一党为主、多党参政的政权模式,带有明显的非洲特色。此外还有乌干达的“抵运体制”和加纳的县市议会模式以及埃塞俄比亚的民族区域自治基础上的联邦制等,都是这些国家结合本国国情的创造。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多党制并不是非洲国家政治改革的最终目标。原扎伊尔蒙博托政府也实行多党制,全国上下有大大小小200多个政党,但这并没有改变蒙博托政府的腐败和社会的尖锐矛盾。卡比拉领导解放扎伊尔—刚果民主联盟在几个月之内一举推翻蒙博托政权并得到国际社会认同的事实表明,非洲政治改革的关键是寻求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政治进步的道路,非洲国家正通过不同方式实现这个目标。 非洲自主、自强的另一个表现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冲突,维护和平。几十年来,非洲政变频繁,战乱不断。据不完全统计,40年来非洲共发生约80次因军事政变而导致的政权更迭,70年代以来发生过30多起战争。面对长期战乱带来的严重后果,依靠非洲自身的力量制止冲突、维护和平、发展经济已成为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共识。1993年非统第29届首脑会议通过《关于建立防止、处理和解决非洲冲突机制宣言》,标志着非洲自主解决冲突的努力取得重要进展。1994年美法在索马里、卢旺达的干预失败后,非洲国家越来越多地由自己出面,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调解各种冲突。非统组织以及一些次地区组织和国家对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国内和平协议的达成以及利比里亚内战、中非兵变、塞拉利昂政变的顺利解决起了重要作用。事实说明,非洲的自主维和是有效的。1997年10月底非统组织在哈拉雷作出决定,它将不承认一国内部的军事政变,更不会接受外部的军事干预。非洲维和部队目前尚未组成,非洲维和机制尚不成熟。在怎样组建维和部队和建立什么样的维和机制方面非洲国家与美、法等国存在严重分歧,非洲国家明确表示不反对西方国家提供帮助,但维和行动的主导权必须由非洲国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