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凌晨,日本第18届参议院选举结果揭晓,自民党、社民党等原执政势力议席锐减,民主党、共产党等在野党议席大幅增加。在改选的126个席位中,自民党仅得47席,远低于参加改选的61席,从而使该党恢复在参议院过半数席位的努力化为泡影。近年几经分裂、又在选举前仓促退出执政联盟的社民党议席下降一半以上,仅得5席。在野的民主、共产、公明、自由各党分获30、15、11和6个席位,席位有明显增加,其总数远远超出自民党所得议席。改组不久的民主党赢得了作为在野势力核心的重要地位。共产党议席实现倍增,加上未改选的议席,取得了对包括财政预算在内的重大事项在参议院单独提出议案的宝贵权利。至此,在参议院的252议席中,自民党拥有105议席,民主党为50议席,公明党为24议席,日共为23议席,自由党为13议席,社民党为12议席,其余为无所属。 自民党的惨败,使意欲继续执掌朝政的桥本首相处于尴尬境地。13日中午,在该党举行的最高干部会会议上,桥本首相表示将明确作为总裁的责任,引咎辞职。自民党商讨后继人选事宜后,于7月24日召开自民党代表大会,选举在任外相小渊惠三出任新总裁暨自民党首相候选人。曾为自民党在1993年的政局变动中一度下野后又重新掌权立下汗马功劳的该党最高领导机构成员,也进行了改选。 冰冻三尺 此次选举是国民对近年来急剧变化的日本政治、经济形势的一次重要评判。1993年日本政局开始动荡以来,政界的合纵连横频繁。先是在反自民党的旗帜下,在野八党联合推举细川护熙出面组阁,把连续执政达38年之久的自民党拉下马。成立以来初尝在野滋味的自民党暂隐锋芒,利用八党矛盾,委曲求全,推举势力远不如己的宿敌——社会党委员长村山富市出任首相,组成令人难以置信的左、右联手的自民、社会和先驱新党三党联合政权,并在羽毛渐丰后,毫不留情地把主导权握在了自己手里。此后,在野势力聚散离合,昨友今敌,叫人眼花缭乱。一度颇具气势的新进党,转眼间灰飞烟灭,新生的民主党集结起从其他政党退出的议员,以虚弱的肌体承担起最大在野党的重任。社民党(其前身为社会党)和先驱新党在与自民党的合作中特色褪尽,国民支持率日降。为求生路,先是转向阁外合作,后又彻底退出联合政府。自民党利用在野势力群龙无首、各行其是的局面和自己一家坐大的执政地位,大挖他党墙角,招降纳叛,未经选举就补足了在众议院所缺席位,实现超过半数的目标,并大有问鼎参议院半数、统辖两院,一举结束受制于人的多党联合执政形式之势。然而,处于严重衰退状态之中的日本经济却为自民党的上述政治战略大打折扣,桥本内阁和自民党领导层全力推进的金融、财政、福利等六大改革与急需刺激的经济萧条迎头相撞,在改革和经济增长这对矛盾上进退两难,一次次延误处理银行死帐和剌激景气等紧迫问题的时机。结果,经济形势日趋恶化,日元、股票、债券一齐下跌,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物质基础的设备投资增长缓慢,内需重头的个人消费空前疲软,1997年财政年度的经济增长出现了23年从未有过的负增长(-0.7%),失业率又攀新高(达4.1%)。 自民党在此重压之下,选举中试图利用在日政坛一强多党格局中独自坐大的局面,寄希望于国民对政治稳定的期待,并仓促提出了以建立国家管理的“桥梁银行”方式处理商业银行死帐和从明年起永久减税的计划,以掩饰作为执政党对经济萧条所应负的特殊责任,为自己渡过难关赢得时间。选民对经济持续衰退的不满和对自民党企图再度在众参两院拥有半数议席以恢复其一统天下的担忧,最终反映在投票结果上,使素有经济专家之称的桥本首相在其强项上马失前蹄。 “壮志”难酬 桥本内阁本来雄心勃勃。1996年上台伊始便在舆论的推动之下,积极筹划对战后50余年积累的日本政治、经济和安全防卫进行改革,实施继“明治维新”和“战后重建”之后的“第三次开国”,选择六大改革为攻坚目标,谋求在经济的“发育”上改变日本以集权、干预、保护、指导为特征的市场经济模式,向美国看齐,系统地撤限放权,重建财政,开放市场,完成经济发展由“量增长”向“质增长”的转变,提高日本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政治体制的“成熟”上,清除“政、官、财”三位一体,沆瀣一气的弊端,利用选举制度的变化,推动日本的政党结构向美式两大政党相互制衡的方向演变;在安全体制的“升级”上,通过发表《日美安保联合宣言》(1996年)和签定日美《新防卫合作指针》(1997),稳定日美关系的基轴地位,为日扩大军事活动半径披上合法外衣。同时通过修补对华关系,提高与中国安全对话层次和推进“亚欧外交”、打破日俄关系的沉闷局面,为日本在下个世纪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创造有利条件。 然而,桥本内阁生不逢时。日本经济除1996年有过暂短回升外,从1991年起基本上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据专家估计总额达100万亿的金融不良债券的曝光和火上浇油的东亚金融危机引起的日本经济动荡,极大地动摇了桥本推行前述“大政治”战略的根基。为厉行改革,改善财政,他采取了提高消费税和医疗保险金额,放宽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结果却导致经济增长进一步放慢,资本大量外流和日元一跌再跌。后又放弃“改革优先”方针,谋求“兼顾之策”,宣布实施特别减税,发行赤字国债,但由于受改革方针掣肘,力度明显不足,并给人以后手棋之感,内外得咎。 民心所向 经济政策是此次选举争论的焦点,各党皆把减税放在其经济政策的突出地位。在野的民主、自由、共产三党强调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是由于桥本政权经济政策失误所致,要求桥本下台,实行持久减税。民主党要求冻结财政改革法案,减税6万亿日元;自由党主张减税18万亿日元;共产党要求将消费税降至一年多前的3%;公明党主张减税10万亿日元。在对桥本内阁的一片谴责声中,选举前夕突然解除了同自民党合作关系的社民党和先驱新党深感难脱干系,为避免不利影响,回避对桥本内阁经济政策的评价,在减税问题上闪烁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