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以来,随着美苏两极对抗的终止,东亚的地区安全局势发生了重大改观。但新的、稳定的地区安全格局尚未真正形成。江泽民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扩大军事集团、加强军事同盟,无助于维护和平、保障安全。”中国政府历来主张改善地区安全应重在对话和磋商,而不是单方面地加强军备或依靠双边军事同盟。目前,中国政府的主张已成为东亚地区安全发展的主流。 对话的基础: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 当代国际关系发展的突出成果之一是,安全的概念已经远远突破了传统以军事优势或军事同盟以获取势力均衡的观念,安全利益的多样化和安全保障的多元化是现今国际安全问题的基本现实。基于这一事实,共同安全和合作安全是各国处理安全问题不可回避的重要选择,开展地区安全对话本身就是这两种新的安全观念不断延伸和扩大的结果。 合作安全是指各国在安全问题上应相互磋商而不是相互对抗,彼此应做出不挑衅性的保证而不是彼此威慑,相互间增加透明度而不是彼此保密,相互信赖而不是单方面采取行动。合作安全的焦点是防止严重的、有计划的和有组织的侵略手段的积累和侵略行动的发生。安涉及到广泛的军备限制、增加军事透明度,甚至对国防安排进行监测。它还包括积累核武器严格的管制和安全措施、将国家过多的军事工业转为民用等等。根据共同安全和合作安全的观念,安全对话不是简单地解决安全纠纷的暂时性办法,而是旨在建立新的安全格局的唯一途径。安全对话在范围和内容上也突破了政治解决任何冲突的传统国家法准则。政治解决冲突虽然同样要求冲突各方以对话和谈判解决问题,却是在冲突扩大并已酿成恶果以后的行为。 安全对话则要求在问题发生以前,即使是在潜在问题的阶段就应该不断通过对话来设置机制进行有效的预防,并把对问题的预防通过机制固定化下来,它是一种预先针对潜在危机和冲突的行为。这正是安全对话应建立习惯的重要性。 90年代以来,共同安全与合作安全在东亚已经深入人心,培育多边安全对话已成为区域内广大国家的基本共识。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东亚初步建立了第一和第二轨道的安全对话机制。这对于促进东亚区域安全局势的发展、加强有关国家间的安全互信以及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 第一轨道是指政府间的多边安全合作,即官方机制,目前主要是指东盟地区论坛(ARF)。第二轨道是指非官方的安全合作保障机制,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是“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ouncil for Security Coo-peration in the Asia-Pacific,简称CSCAP)。除了已经形成的第一和第二轨道安全对话制度外,东亚近年来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多边对话形式和机制,如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已出现的“四方会谈”、中美日非正式安全对话(1998年3月)。也不断有国家提议建立次区域性质的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总之,9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安全局势的积极变化之一是多边安全对话开始逐步走向了东亚主要国家安全问题的议事日程,提供对话、甚至多边场合的对话来协调地区内各国之间的安全分歧与安全利益,正在成为一种主导的趋势。在安全对话的推动下,东亚区域安全也随之出现了多元化发展势头。 对话需要解决的问题 安全是国家利益的核心问题,在国际关系即将迈入新世纪之际,东亚各国通过对话、而不是军事同盟或纯粹的单边军事建设以增强各国间的安全保障、建立稳定、持久的地区安全格局符合东亚国家的根本利益。现在,东亚正在经历由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的动荡时期,区域安全合作的重要性则更为突出。 目前,摆在东亚安全对话面前的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处理和克服的问题: 1、如何审视东亚安全传统的权力均衡架构问题。权力均衡是自二战结束以来,东亚地区安全的主导结构,也是东亚地区安全最主要的维护者。但建立在权力均衡基础上的安全格局首先需要的是大国间的协调,它不一定就必然导致大国间的合作。同样,大国间的权力均衡或战略均势往往会抑制广大的中小国家对于东亚安全建设的参与和发挥它们的应有作用,不利于对整个地区的安全问题作出全面的解决。因此,简单地维持均势既不是东亚区域安全的建设性方向,也是同当前东亚和亚太区域合作的大潮相违背的。 1996年4月和7月,美国与日本和澳大利亚分别发表了联合安保宣言,1997年10月美国再度向韩国建议签署类似的加强双边军事合作的协议,就是以权力均衡为主要着眼点的东亚安全战略的集中体现。未来东亚安全对话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关国家必须在维护传统地区均势和通过安全对话建立有效地区多边安全机制方面有更为清醒的认识。日本又在美日联合防务的所谓“周边事态”问题上提出了包括台湾的说法,严重侵害了中国的主权利益。任何旨在重新以军事力量来加强地区均势战略格局的努力无疑是地区新的潜在紧张局势的最大制造者。东亚的安全对话以全地区的安全建构为着眼点,就必须通过谈判和磋商来弱化某些国家以军事实力和军事同盟为重心强化东亚战略均势的做法。 2、东亚多边安全对话的机制建设问题。 所谓机制建设就是安全对话的层次、渠道和形式的定位和建立的问题。目前,东亚安全对话采取“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即政府对话和民间对话同时进行的模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务实性,是普遍接受的基本共识;但第二轨道对话的活跃程度当前远远大于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的对话再深入也总是辅助性的,加强和发展政府间第一轨道的东亚区域安全对话是当务之急,可是,如何加强政府间的安全对话,区域内各种意见也莫衷一是。 一种观点认为,就亚洲太平洋地区而言,在东盟地区论坛等对话框架已基本固定下来的形势下,包括朝鲜半岛在内的东北亚时下还没有这种框架和机制,是一个“空白地带”。面对朝鲜半岛持续的紧张局势,以及中美日三国在安全问题上的纷争,建立东北亚安全对话机制应该是首要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