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和知识——国际关系的两个决定性因素 自然与知识这两个因素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国际关系。国际关系领域里最重要的因素是实力,虽然对实力的分解有许多角度,但无非就是占有的资源以及如何利用资源的知识和技能。由于土地是自然资源的载体,土地和知识便成为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土地和知识就像人类进步的双翼,推动历史的发展。然而在各个不同时期,它们的地位不同,作用也不一样。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将人类文明分为三个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根据这一划分,我们发现,在第一次浪潮的农业社会,土地所起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知识所起的作用,因为当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所获得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农产品。而到了第二次浪潮的工业时代,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使人类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加强,于是知识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力开始日渐显现。但是,这一时期的土地的决定性力量仍然是举足轻重,因为工业社会发展的动力仍依赖于以土地为载体的原料、能源。在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知识成为时代的特征,知识可以使大部分原料再生,可以开发新的能源,可以使有限的资源无限化,于是土地的决定性作用降低了。知识在信息时代的作用将超越土地。 随着土地的决定性作用日益下降,那么以土地为基础的地缘政治理论也将逐渐衰落。地缘政治将遵循着萌芽于农业社会、成熟于工业社会、衰落于信息社会这样的历史轨迹发展,在现实和理论两方面都是如此。在信息时代决定国际格局的主要力量将是知识,对知识的争夺将代替以往对土地的争夺,地缘政治有可能让位于“智缘政治”。 二、农业社会——地缘政治的萌芽期 在前农业时代是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其间几次重大的知识发现,革命性地改变了先民的生活,并最终使他们进入农业时代。先民定居下来,建立在一定疆域基础上的国家逐渐形成,从而开始了早期的国际关系。 如同前农业社会,在农业社会里,知识的新发现始终起着革命性的作用,如青铜器的冶炼知识、炼铁的知识、牛耕的知识以及制度的革新等等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从而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但是由于新知识是零星地产生于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而大大削弱了知识变革所引起的历史震撼,使得人们认识上忽略了知识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而突出了土地在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意义。鉴于财富来源于土地,一国的君主更倾向于发动战争去掠夺土地来增加实力与财富,而不去思考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来提高单位亩产。对知识、对技术进步的追求更多地表现为民间的自发行为。 这样,在农业社会,土地便成为国际交往的焦点问题。它是一国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决定其国际影响力强弱的根本因素。争夺和控制土地的斗争贯穿着农业社会的国际关系史。我国的战国时期,地理政治的巨大作用使诸多的策士都注意到了国家的强盛与土地紧密相连,都从土地的角度出发阐述国家兴亡的战略问题。这些见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早期的地缘政治理论。战国时策士的分析框架基本如下:土地及位置;以土地为基础的农业;以土地为基础的人口。这三点构成当时各国的基本综合国力。 在当时,地缘政治的现实与思想都已存在,只是尚未产生“地缘政治”一词而已,我们可将其视为地缘政治的早期理论。这些纵横家从属于法家学派,也就是现代所称的现实主义学派;而当时的理想主义学派则是儒家、墨家等,强调以仁义主天下。其实无论法儒,根本目的都是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是手段不一样罢了。可见,当时在现实中土地的决定性作用已为人们所熟悉,而对知识的作用的认识仍很肤浅。 三、工业社会——地缘政治的成熟期 距今三百年左右,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其标志和推动力为发生于英国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这一巨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也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从而使地缘政治在实践、理论方面均进入了成熟期。 1、知识与土地成为双头鹰 进入工业社会后,技术革命使土地的价值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人类除从事大规模农业以外,还开始大规模地开采各种能源与矿产品。能源和矿产品的占有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成为各国争夺的主要目标。作为原材料与能源的载体,土地仍占主要地位。但工业革命在产生财富和权力方面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技术的相对重要性,使知识和土地的作用出现了齐头并进的情况。最先意识并顺应这一变化的国家成为国际舞台的新霸主,而漠视者的命运只能是走向衰弱,甚至被奴役。 美国学者罗伯特·吉尔平曾对技术革新与强国兴起的相互关系作了生动的概括:“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以及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大不列颠的兴起,依赖于蒸汽动力、铁的冶炼和纺织工业方面的一大批技术突破,接踵而至的铁路、新大陆的开发成为国内外投资的巨大刺激因素。19世纪后期,新的工业组织形式,新的工业(电力、钢铁和化学)的出现,以及将科学理论运用到工业中去,导致德国在欧洲大陆工业和政治上的兴起。到了20世纪,美国工业和经济的霸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技术、先进技术(汽车、电子、石油化工)的大量创新,从而构成了过去半个世纪中经济和工业增长的基本因素”。(注: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1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