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中,北约与俄罗斯签署了“基本文件”。当时双方都给文件以很高的评价。一年多过去了,文件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北约与俄罗斯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基本文件”规定:磋商、合作将成为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相互关系的核心,双方将加强相互信任与合作。显然,今日俄与北约的关系远远没有达到文件所要求的水平,但是,与文件签署前的紧张关系相比,气氛有所缓和。文件签署后,北约对俄做出一些让步与许诺,如不在新成员国部署核武器,同意修改常规武器条约,推迟《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生效时间,接纳俄参加“7国集团”, 承诺向俄提供经济和财政援助,等等。所以,当北约宣布首批东扩国家名单时,俄罗斯无可奈何地吞下了这一“苦果”,没有做出过激的反应。 在北约与俄罗斯达成妥协后,欧俄协作增加,关系明显升温。俄与欧洲大国首脑在各种场合多次会晤,热线联络不断。俄法德首脑还建立了年度会晤机制。欧俄经贸和军事合作加强。1994年签订的《欧俄伙伴合作协定》于去年底正式生效。欧盟已决定将俄从反倾销政策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除名,并拟与俄建立“欧俄自由贸易区”。英法德决定与俄加强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等。 俄罗斯—北约联合常设理事会的建立为双方提供了磋商与合作的机会。“基本文件”规定,每年举行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会晤。如果需要,可以在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一级建立联合常设理事会。在去年的例行会晤中,北约方面向俄罗斯通报了军队调动的规模和次数,在采取比较大的行动时听取了俄方的意见。俄把这一点看作是一种进步。 “基本文件”是北约与俄罗斯经过激烈讨价还价后相互妥协的结果,但在关键问题上双方仍各持己见。因此,文件签署后双方的较量并未停止。 在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的问题上,双方立场仍严重对立。东欧“失守”后,俄决心死守波罗的海—黑海防线,不许北约染指原苏联地区。然而,北约仍我行我素,在“基本文件”签署后,继续为三国入约进行铺垫。 耐人寻味的是,美国还把一些独联体国家当作自己的“切身利益区”。美国及北约加紧发展与独联体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关系,首先是对乌克兰。乌与北约国家外交往来增多,西方在该地区的援助明显向乌倾斜。北约还通过与“和平伙伴国”的军事演习显示其进取态势。俄罗斯一向把与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关系视为其外交的“最优先方面”。对北约的步步进逼,俄在悄悄进行反击。俄与乌克兰在签订友好合作条约之后又达成军事合作协议。俄还千方百计地努力改善同中亚、外高加索国家的关系,以尽量减少北约在这里的影响。 较量也发生在北约—俄罗斯联合常设理事会的会议桌上。北约建议成立该理事会的初衷是给俄罗斯一个发表有关欧洲安全问题意见的讲坛,以缓和它反对北约东扩的不满情绪。而俄罗斯则想利用这一讲坛达到以下目的:削弱北约军事机构的地位,促使北约向政治军事组织转变;阻止北约作出不利于俄罗斯的决定;争取同北约“平等地”讨论有关欧洲安全的问题。 北约东扩与俄罗斯反东扩,将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而北约处于攻势,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俄与北约关系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讲,取决于北约东扩的范围和速度。俄外长普里马科夫最近尖锐地指出:“俄罗斯认为,吸收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在内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加入北约就等于是‘闯红灯’。”美国副国务卿塔尔博特则针锋相对地说,俄如能把波海三国看作通向新欧洲的“大门”,而不是外敌入侵的“通道”,则波海三国、美国、俄罗斯都将成为“最后的赢家”。鉴于各种复杂的因素,看来,北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贸然去“闯红灯”,但也不会放弃成为“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