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是文学史叙述最基本的内容。一个民族的文学经典承载着该民族特定时代的历史文化记忆,以特定形式生动地表现一定时期丰富的社会生活影像、思想文化面貌。文学经典是经过历史选择而流传、不可重复、有特定价值的作品,具有原创性、典范性,是具有历史性影响的文学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方面对文学经典提出的要求,可以说是从“史”的高度,概括了经典应该具有的深广历史内容与文化内涵。经典应体现“思想的穿透力”是对“思”的要求,对经典“审美的洞察力”与“形式的创造力”的要求,可谓是关于经典的“诗”的主张。讲话把经典之美具备的“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然的气”作为经典必须具备的重要品格。经典既是一个实在本体,也是一个关系本体,是一个动态的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可阐释空间,经典延传是一个被不断阐释与建构的过程。现代文学经典是我们中国文学传统的现代延伸,是现代文学传统的重要内容与呈现形态。对现代文学经典的重释,是对新文学传统意义的再发现,对现代文学思想文化资源、艺术资源的再激活。经典的形成既是一个开放性的自由形态,同时也是一个自觉的有限度的理性形态。“经典的形成常常需要漫长时间的检验,许多经典作家的作品都是经过若干时代的阅读、阐释和淘洗之后才存留下来的,那些只经过少数人或者一两代人的认可的作家作品还很难成为经典。”②受时代环境、阐释主体、读者接受等因素制约,在对经典的对话性阐释中,也可能出现偏向阐释、过度阐释、扭曲性阐释,或表层阐释、一元性单向阐释等。现代文学经典与我们时代的近距离,带来了审视经典的优势与局限。对现代文学经典研究现状的梳理与症候的分析,对经典研究再出发路径的讨论,是我们对现代文学研究问题的一次反思、一次展望,希望对突破现代文学经典研究的困局,重新开启新文学经典研究的新局面有所助益。 一、现代文学经典研究的弱化及其原因 文学经典是一个诗性的敞开空间,在生产与接受过程中,打上了不同时代的思想文化烙印。近百年中国新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历史语境密切关联。回顾新中国70多年现代文学经典传播接受的历史,大致上经历了三个时期:20世纪50-70年代,以政治视角为主导阐释经典的30年;80-90年代,以文化视角为主要视角解读经典的新时期20年;2000年后,以多元话语解读经典的新世纪20年。整体上呈现为由“共名”走向“无名”的学术面向。近20年,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研究与市场经济转型相逢,与新时期大众文化思潮相遇,受碎片化信息传播影响,现代文学经典研究(除少数或个别经典作家外)整体上呈现弱化趋势。根据知网数据,我们分三个五年时间段,统计分析了近15年(2006-2020)CSSCI来源期刊发表的研究现代文学经典作家(被中国现代文学史列专门章节讨论的重点作家,除鲁迅外)的论文与研究现代经典作家的硕博论文(见下表)。经过比较,近5年经典作家研究的CSSCI论文与硕博论文数量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随着高等院校硕士博士生招收数量的增加、中文专业现代文学研究教学从业人员的增加,现代文学领域学术成果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经典作家研究论文则在减少,比例明显下降。
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新文学研究领域曾经发起过“重写文学史”的讨论,对传统文学史经典研究观念展开批判性反思,带有文学思想转型时期的时代烙印。21世纪以来,告别经典的政治文化解构倾向,直接影响了学术思潮的变化,也影响了现代文学经典研究。具体而言,新文学经典研究的弱化有如下原因。 一是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中,对话张力弱化。文学经典作为一个关系本体,它的经典意义与不同时代读者的关注与阐释直接相关。当经典文本没有进入接受视野,没有作为文化消费对象时,它就是一个固化的产品。一部经典作品要被某个时代关注,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文化内涵、审美意蕴和艺术经验才能与那个时代的读者发生心灵的交流、思想的沟通与审美的对话。经典能否被新的时代读者再发现、再阐释、再传播,要看它是否提供了当下时代需要的思想艺术资源,是否符合消费对象的审美趣味。现当代文学经典总体上构成了形象呈现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文学版图,启蒙、革命、阶级、大众等关键词是编织这一幅历史版图的经纬,是20世纪主流文学传播与接受的主要动力资源。当中国社会变革进入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时期,现代文学传统经典提供的思想文化资源与社会大众当下心理需求发生错位,因此其关注度逐渐降低。 二是21世纪以来社会转型带来的文学消费观念的变化,影响了学术研究主体学术观念的变化。受当代学术研究工具化、功利化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关注社会变革的学术精神与启蒙大众的学者责任意识日趋淡薄,深度的学术思考、思想性学术研究出现明显弱化,现当代文学经典作为思想文化精神资源被忽略,传统经典越来越缺少知音。 三是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播表现出鲜明的代际差异,这种代际差异反映在思想信念、文学观念、知识结构、审美趣味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性(包括后现代性)思潮的传播与接受,使学术思想信念与知识信念发生了重大转变,学术思想方法更加多元开放。除了对传统经典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外,一些后确认的经典与非经典大量进入学术研究视野。学术观念的现代性转向,开拓了新的学术疆域,一批新的经典(像沈从文、张爱玲、钱锺书的小说)得到确认。传统经典的现代性阐释,虽然出现了一批学术研究的新硕果,但重读经典、重写文学史的倡导并没有形成热潮,传统经典研究的现代性转身并没有完成。后发经典研究止步于文学史的接纳阶段后,也没有更新的进展。在社会经济转型时代,不同代际的读者缺少了以往“共名”的思想信念和知识价值认同。一批经典作家正是在“再启蒙”“重写文学史”“方法论热”“现代性”“后现代”“传统文化热”等一系列文化思潮的更替中渐次进入或者退出人们关注视野的。现代传统文学经典解读遭遇了消解崇高的世俗化文化语境,文学由“共名”转为“无名”,经典文学研究走向了与非经典研究多元共生的状态,传统文学经典不再被集中关注。商品化时期的文化导向、信息化时代的美学趣味,影响了经典价值功能的转移,大多数读者将文学作为休闲或者娱乐的一扇窗户,传统文学经典成了部分专业学者学术研究的文本。碎片化、浅阅读的文化消费趣味,影响了经典文学在新时期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