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民族因农业而兴起,春种秋收、男耕女织、屋舍俨然的农耕文明生活是周人得以强盛和发展的基础和摇篮。但是周人农耕文明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周民族始终处于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界点上。以游牧为基本生活方式的戎狄民族,常常袭扰农耕民族的生存空间以及掠夺其财产,逼迫周民族放弃生存故地,屡屡迁徙,自西而来,向东发展。周民族的盛衰兴亡,自然有其自身政治清明与昏聩的缘故,而在草原文明土壤上生长起来的游牧民族的外力推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周民族的屡屡迁徙并不是出于周人的主动选择,而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碰撞所形成的外力推动的结果。草原文明曾是周民族历史发展中的痛苦记忆,也是周民族发展中的一种推动力量。 一 史诗书写与早期周民族的三次重大迁徙 黑格尔说:“史诗就是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书’或‘圣经’。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这样绝对原始的书,来表现全民族的原始精神。”①史诗(epic)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书写,是一个民族早期历史的产物,代表着一个民族创立期的宏大气象和思想意志②。史诗的这些特点在周民族史诗中都有鲜明的体现。文明碰撞和民族迁徙是史诗经常表现的历史内容。周民族史诗生动地记录了周民族动荡迁播的宏大历史,形成了反映周民族迁徙的神圣而传奇的史诗路径和文学书写。 “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③先周历史一般是指从后稷(公元前20世纪初)到周王朝建立的时期(公元前1046年)。 迁徙是民族早期经常发生的事件④。先周时期周民族迁徙流动的史料主要见于:第一,以《诗经》中的《雅》《颂》为主的周民族史诗;第二,以《尚书》《史记》《左传》《国语》《逸周书》《竹书纪年》等经典为主的传世历史文献;第三,以清华简、青铜铭文、西周甲骨等为主的出土文献资料;第四,以陇东高原及周原为主的一系列周代考古成果。在这几种材料中,以《诗经》为主体的周民族史诗是先周时期周民族历史的核心材料。周民族史诗不限于一般文学史中所说的通常意义上的“五首周民族史诗”,《诗经》中的《大雅》《颂》的许多篇章都属于史诗。 关于周民族的迁徙,经史学家素有“五迁”之说,《白虎通·京师》谓: 周家始封于何?后稷封于邰,公刘去邰之邠。《诗》曰:“即有邰家室。”又曰:“笃公刘,于邠斯观。”周家五迁,其意一也。皆欲成其道也。(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四,中华书局1994年版,上册,第159页) 汉代经史学家指出了西周五迁的历史,却只列举了后稷封邰、公刘去豳这两次,而封邰又不能算入迁徙之列,所以《白虎通》指出的西周五迁的历史并不完整。《太平御览》引皇甫谧所著《帝王世纪》云: 周后稷始封邰,今扶风是也。及公刘徙邑于豳,今新平漆之东北有豳亭是也。故《诗》称“笃公刘,于豳斯馆”。至太王避狄,循漆水,逾梁山,徙邑于岐山之阳,西北岐城旧趾是也。故《诗》称“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南有周原,故始改号曰周。王季徙程,故《书序》曰“维周王季宅程”是也。故《孟子》称“文王生于毕郢,西夷人也”。暨文王受命,徙都于酆,在今京兆之西是也。故称伐戎于崇,作邑于酆。及武王伐纣,营洛邑而定鼎焉,今洛阳西南洛水之北有鼎中观是也。(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一五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册,第754页) 这里勾勒了周民族“五迁”的历史线索,从周之初民封邰开始,先后经历了豳—岐—程—酆(丰)—洛五次迁徙。但这个经典表述,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周武王应该是迁都于镐,而不是营洛。更重要的是,像不窋“奔窜戎狄”这样重大的民族迁徙事件被遗漏了。至于周民族是否有“五迁”,学界也有不同意见,现代一些学者提出了周民族更多的迁徙历史,谭戒甫先生有周族“九迁”之说⑤,而丁山先生则认为周民族历史上迁徙有十余次⑥。笔者必须指出的是,民族迁徙最重要的是意义的轻重,而不是次数的多少。夏人、殷人的迁徙,虽然次数繁多,但是都活动在相同的文明范围内。自古公亶父迁岐之后,周民族的迁徙大致在以周原为主的农业文明区域内,不仅迁徙范围很小,而且影响力也是局部的。而本文所讨论的周民族的几次重大迁徙,是从一种文明到另一种文明,又从另一种文明回到原来文明的历史,这样的迁徙对周民族发展的历史走向和文明转型具有决定性意义。《诗经》等经典文献对周民族不窋奔在戎狄、公刘迁豳、古公亶父迁岐这三次迁徙的史诗书写,特别值得注意。这三次迁徙的路线是:
先周民族三次迁徙示意图 (一)“即有邰家室”与周民族的历史发源。德国学者扬·阿斯曼(Jan Assmann)说:“民族认同及其稳固持久性是受制于文化记忆及其组织形式的。”⑦周民族的文化记忆是从后稷开始的,后稷率领周民族以农业立国,建立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厥初生民,时维姜嫄”⑧,《诗经·大雅·生民》记载了后稷非凡的人生经历,历经坎坷而转危为安,天命在身而遇难成祥。“茀厥丰草,种之黄茂”⑨,后稷在有邰一带开荒拓野,创建农业文明,周原上到处是一片“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⑩的丰收景象。“即有邰家室”,周民族开创基业的地方即是“有邰”。“邰”又作“斄”,《汉书·地理志上》谓右扶风有县二十一,其中“斄,周后稷所封”,颜师古注:“读与邰同,音胎。”(11)《史记》三家注等文献都坚持了有邰源于陕西关中周原一带的说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