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几时,冷战结束后,人们以为世界终于可以摆脱战争恐怖的梦魇,都在为冷战后世界的普遍和平谱写和谐乐章。但事实上,冷战后的世界并不太平,中东、巴尔干、非洲、中亚等地区都陷入了纷争与动荡。有人统计,从80年代末冷战结束,到90年代中期为止,短短六七年时间内,世界各地爆发的大大小小的地区冲突,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冷战40年内总计发生的区域性冲突,于是,各种悲观的哀叹与警告又纷纷出笼。人们不禁要问,世界到底怎么了? 最近,南亚地区又爆出了一个引起全世界为之注目的热点。1998年5月11日,印度宣布它在时隔24年后的当天,进行了三次地下核试验, 巴基斯坦对此立刻作出反应,发誓将采取行动对付它所感到的威胁。 5月13日,印度又进行了两次地下核试验。5月28日, 巴基斯坦宣布进行了5次核试验,30日又进行了2次。南亚地区陷入了一场危险的核游戏,国际社会对此纷纷谴责和深表忧虑,人们也因此对冷战后的世界捏把冷汗,对冷战后世界的发展趋势感到迷惑。印巴核试验对冷战后正形成中的国际秩序提出了严峻挑战,其影响绝不仅限于南亚次大陆。 现实主义的困惑:权力模糊、安全两难、均势危险 有人认为,印度政府之所以在1974年5 月作出向核武器国家冲刺后,再次选择发展核武器的政策,是因为它想向世界表明它是一个大国,它有资格进入联合国安理会,成为常任理事国。在外人看来,世界上目前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是公开的核国家,这给人以一个错觉, 即要成为常任理事国,拥有核武器似乎是其中一个条件。对此,人们不禁要问,事实果真如此吗? 传统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唯一的任务就是孜孜不倦地追求强权,国际政治归根结底就是“争取强权的斗争”,而在诸多强权构成要素中,战备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要素。但是,这种现实主义权力观早已遭到人们的批驳,在过去时代,至少是在二战以前,权力的标志也许是军事实力、领土征服,而二战结束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军事实力虽然仍是构成国家实力的重要要素,但要将这一力量转化为国家权力,已越来越困难。军事实力只有通过两种途径才可能转化为国家的对外权力:一是直接的军事征服,但对军事行动本身的成本及维持对被征服领土统治的成本预计使行动决策者不敢贸然走上这条道路;二是利用军事实力的相对优势,通过威胁使用武力迫使他国奉行自己所希望的政策,改变自己所不愿看到的政策,但武力威胁与军事征服同样被世界道义所谴责,而且,这两条途径都越来越难以行得通。 从当今时代特征来看,符合时代精神的权力要素,更多地来自于这样一些方面:经济的繁荣,既促进了本国人民的福利,又能带动世界经济的增长(通过进出口贸易、吸引投资和向外投资);文化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在国际社会上负责任的精神和行为,等。如果以这些方面来衡量印度政府的追求大国行为,那么结果很可能与其愿望背道而驰。6 月4日中美英法俄五大国外长紧急磋商后,一致同意尽管印、 巴进行了核试验,两国在签署核不扩散条约前都不能被视为核大国,也不能加入由现有的五个大国组成的核俱乐部。因此,印度现政府追求大国地位的努力看来难以被国际社会所承认。其实,从对世界的价值贡献这一角度看,倒是在50年代印度和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的国际准则时,它所享有的国际地位比现在要高得多。 当然,追求权力是外人对印度发展核武器战略的一种分析,印度自己却是精心编织了一些安全理由。在印度核试爆的一周前,印度国防部长乔治·费尔南德斯散布了中国威胁论,他公开煽动说“中国是潜在的头号威胁”,“中国的潜在威胁要超过巴基斯坦,任何一个关注印度安全的人都会承认这个事实”,并说看来印度下一步不可避免地要研制核武器。可惜,国际社会当时对费尔南德斯所发出的这一信息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核试爆后的5月13日,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给美国总统克林顿写的信中,再次污蔑和攻击中国,为其核试验辩解。 其实,无论印度政府怎样借用安全理由为其遭全世界谴责的行动辩护,它都从现实主义的一个误区跳入了另一个误区。以摩根索为代表的传统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对权力的争夺,这一理论遭批驳后,现实主义的修正者——以沃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或称为结构现实主义,改而强调国家的首要目标不是争夺和扩大权力,而是确保生存和安全。因为国家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说是无政府的,每一个国家都必须自助,因而其首要的、也是起码的目标就是安全,舍此,就谈不上其他目标。新现实主义揭示了国际体系的特点,但它没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际体系的特点,因为每一个国家追求安全的努力都会被有关国家看成是对它们安全的损害,迫使它们作出提高安全的努力,而后者的努力又损害了前者的努力,安全因此而进入一种两难,沃尔兹的理论构建也因此而走进了死胡同。 看来,新现实主义无法为印度政府的核政策辩护。5月20日, 印度内政部长拉尔·克里希纳·阿德瓦尼声称:“到目前为止,印度对类似的挑衅行为一直是被动地作出反应,在两天前召开的(政府)会议上,我们作出决定,将以主动的方式对付未来发生在印度领土上的不幸事件。”而巴基斯坦被迫作出相应的增进安全的举措后,印度就难以再进行核讹诈了。它对自己的安全估计,不见得就比拥有核武器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