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由于国大党(英)撤消了对联合阵线政府的支持,由古杰拉尔总理领导的联合阵线政府垮台,随即印度政坛三大势力——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党、国大党(英)及其盟党以及联合阵线展开了对印度人民院540个席位的角逐,今年2月16日至3月7日全国90万个投票站出动450万名工作人员接受了近6亿选民的投票。据不完全统计,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党获251席,国大党(英)及其盟党获168席,联合阵线获97席,没有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集团赢得简单多数,印度再次组成联合政府。 中心突出 特点鲜明 与上届大选相比,本次选举有几个特点: 一个中心议题。即所有的主要政党均以“保持稳定”为中心议题。百年老党国大党(英)把“稳定、经济自主、经验与发展”作为它的竞选口号,强调国大党在印度独立后的50年里执政了44年,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是唯一能提供稳定政府的政党。而印度人民党则打出了“稳定的政府、有为的总理”的牌子,它警告选民不要重蹈联合政府的覆辙,要想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最好把组阁的机会给印度人民党。它宣称,“要么投印度人民党的票,要么再投一次票”,言外之意,如果印度人民党上不了台,印度就得再进行一次大选。联合阵线也针锋相对地提出“通过建立稳定的政府,打击教派主义,加强联邦主义,减少两极分化”的口号,认为印度社会的多样性要求有一个能代表各阶层、各地区和各民族利益的领导集体,而联合阵线又正好是这样一个集体。它指责印度人民党的稳定观是一种蛊惑人心的宣传,其执政的古杰拉特邦政府的不稳定就预示着它在中央也不可能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而且不无嘲弄地提醒选民,印度独立后寿命最短的一届政府就是在1996年执政仅13天的印度人民党政府。同时还指出国大党(英)的稳定观更是自欺欺人,正是由于国大党(英)撤消了对联合阵线政府的支持,才导致上届政府的垮台,因此说它也是政局不稳定的根源。 与1996年第十一届人民院选举时相比,这次人们对“政局稳定”的关注要胜于对腐败问题或教派主义问题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在过去的两年中,印度换了四任总理,经济增长缓慢,特别是过去18个月的经历更是让选民强烈地意识到,印度经济要腾飞,社会要发展,“稳定”是前提。 两个风云人物。印度人民党的总理候选人阿·比·瓦杰帕依和国大党(英)推出的拉·甘地遗孀索妮亚·甘地是这次竞选活动中的两个风云人物。 前总理瓦杰帕依是印度人民党内定的总理人选,他作风稳健,态度温和,言行谨慎,形象清廉,在印度人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甚至连反对党也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合适的总理人选,只可惜他选错了政党”。去年12月4日印度议会解散后不到一周,印度人民党便迫不及待地打出了瓦杰帕依这张王牌,在批评前几届政府总理腐败无能的基础上突出了瓦杰帕依作为总理的“有为”性,并把他看作是印度人民党的一面旗帜,甚至把他的形象直接印在《竞选宣言》的封面上,与另外两股政治力量群龙无首的窘困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瓦杰帕依的一举一动自然也就成为新闻媒介关注的焦点。 议会解散以后,国大党面临着分崩瓦解的局面,许多人认为国大党(英)是一只“正在下沉的巨轮”,而主席凯斯里“为了能坐上总理的宝座,不惜牺牲党的利益”。面对这种众叛亲离的局面,凯斯里主席不得已在12月28日大声疾呼“不要抛弃国大党”。在此情形下,为了维护尼赫鲁家族的荣誉,挽救日薄西山的国大党(英),六年来一向深居简出,不问政事的索妮亚·甘地终于打破沉默于12月29日答应为国大党(英)助选。索妮亚的出山被喻为“一份迟到的圣诞礼物”。从1998年1月11日开始她带着对亡夫的思念,从南方泰米尔纳德邦拉·甘地被杀的小镇开始了助选活动,不久在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安德拉邦、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刮起了一股不小的“索妮亚旋风”。索妮亚利用人们对尼赫鲁家族的同情和信任,为国大党(英)打了一剂强心针,使国大党(英)收住了颓势。 三股政治势力。1996年第十一届人民院选举之后,印度政坛上形成了印度人民党、国大党(英)和13党联合阵线三足鼎立之势,两年来这三股势力各有消长,印度人民党呈上升趋势,国大党(英)一直艰难地支撑着岌岌可危的难局,而联合阵线则在走下坡路。这次大选是这三股政治势力形成后的首次正式交锋。 早在几年前,印度人民党就雄心勃勃地想取代国大党(英)成为一个全国性的主流党。联合阵线政府下台后,该党领导人意识到不能仅仅指望国大党(英)和联合阵线的分裂与失败,而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更加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争取盟友,为此制订了周密的“地区策略”,即:1.在自身实力强大的西部、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依靠原有的盟友,如哈里亚纳邦的发展党,旁遮普的阿卡利党等;2.在比哈尔邦和卡纳塔克等邦利用竞争对手内部的矛盾与分歧,扩大根基,争取盟党;3.在原几无势力的南部和东部,依靠新建立关系打破被动局面,即在泰米尔纳德邦与全印德拉维达进步联盟结盟,在奥里萨邦与比久人民党结盟等。 为了建立更加广泛的统一战线,该党始终坚持党政分离,从而把温和的瓦杰帕依推到前台,党的主席阿德瓦尼甘当陪衬,同时还进一步淡化意识形态上的强硬立场,无论是民族政策、经济政策还是外交政策上都体现出少有的灵活性。事实证明,印度人民党的这些做法加强了自身的力量,赢得了更加广泛的支持。 尽管索妮亚的助选为国大党(英)增添了活力,但索氏的出山为时已晚,而且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国大党(英)经济自由化政策的不成功以及腐败的形象一时难以让人转变对它的看法。国大党(英)本次竞选纲领似乎是老调重弹,“求稳定”、“谋世俗”、“讲民主”、“亲穷人”等主张都没有什么新意。唯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它提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3D战略”即“国防、外交和发展战略”(其英文的第一个字母都是D)。国大党(英)主张在国防事业的资金投入问题上要与整体外交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挂钩,从而回避了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等敏感问题,强调优先发展经济,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这一主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