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进程不会逆转,马德里模式可以突破 1973年第四次阿以战争是一场既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的战争。巴列夫防线“不可逾越”、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阿拉伯国家不再是上次战争的战败国,而是这次战争的参加国。阿以力量对比总体上呈相对均衡态势,政治解决阿以争端的可能性出现。然而,要使可能性变为现实,阿以间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较量。1973年第四次阿以战争是个分水岭,如果把阿以间通过政治的、非军事手段解决它们之间的争端称之为和平进程的话,那么,和平进程自1973年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出现了三个模式。 一、日内瓦和会:日内瓦模式 1973年战争后,美苏两家积极倡导召开国际会议,处理战争遗留问题,落实安理会第338号决议。1973年12月21日,国际会议在日内瓦召开。由于阿以双方对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双方的争端还没有足够的准备,日内瓦和会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然而,和会开创了阿以双方坐在一起共商和平大计的局面,构筑了阿以直接谈判的框架。和会作为“谈判解决中东问题的国际论坛”,经基辛格的“穿梭外交”达成了埃以和叙以部队脱离接触协议,稳定了中东局势。后美苏曾多次磋商重开日内瓦和会,但终因意见分歧没有成为现实。日内瓦和会构成了阿以谈判的日内瓦模式,其特点是:2+1+A(阿拉伯国家),即:由美苏两家主持,以色列为一方,阿拉伯当事国为另一方(叙利亚拒绝与会,只有埃及和约旦参加)。日内瓦模式的缺点是:1.主持国美苏两家意见不一,各唱各的调。苏联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要求通过和会解决阿以间所有主要问题。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今后也是困难的。美国则偏袒以色列,寻求有利于以色列的解决方案,遭到阿拉伯国家的反对。国际力量的分散使阿以间很难达成协议。2.以色列方面,反对阿以争端国际化,对由联合国主持阿以谈判心存疑虑。同时,不情愿与阿拉伯集体对阵,以避免出现“以一对众”尴尬的孤立局面,主张阿以争端“一对一”地解决。3.阿拉伯方面,虽以集体方式参加和会,但内部意见分歧,不能用一个声音与以对话。日内瓦模式的缺陷使和会不能取得成功。 二、戴维营会谈:戴维营模式 阿拉伯方面不能协调立场用一个声音与以色列对话,埃及国内外形势的发展要求打破埃以间不战不和的局面,埃及总统萨达特于1977年11月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出访耶路撒冷。后在美国积极推动下,埃、以、美在戴维营举行了最高级别的会谈。会谈是艰苦的,但最终达成《戴维营协议》,以后埃以签订和约,两国关系正常化。戴维营会谈是1+1+1的模式,美国作为主持国,又是调解人,直接参加会谈,多少次谈判濒临破裂,由于美国的积极干预,会谈得以继续,并取得成果。戴维营会谈是埃及与以色列最高领导人直接面对面的谈判,避免了很多周折,抓住了瞬息即逝的机遇,达成了和解。戴维营模式克服了日内瓦模式上述的弊端,然而它最大的缺陷是:1.阿拉伯方面不再作为一个整体与以色列对阵,支持阿拉伯的苏联亦被排斥在会谈之外,只有偏袒以色列的美国参加,这样就形成了对以色列有利的谈判局面。阿拉伯国家对戴维营会谈以及达成的协议的不满使埃及在阿拉伯世界孤立了,会谈的主角萨达特总统被暗杀身亡。2.阿以争端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虽然在戴维营会谈中,萨达特力争把巴勒斯坦问题列入会谈议程,但是由于没有巴勒斯坦人参加,埃及的地位是虚弱的。巴勒斯坦问题没有更多涉及,更谈不上解决,这引起了巴勒斯坦人民的不满,巴勒斯坦局势没有改变。 三、马德里和会:马德里模式 海湾战争后,美国力图把中东建成由它主导的“世界新秩序”的样板,积极推动阿以谈判。1991年10月底中东和平国际会议在马德里召开。马德里和会形成了和平进程的第三个模式:马德里模式。马德里模式是日内瓦模式(2+1+A)和戴维营模式(1+1+1)的结合。和会全体会议采用日内瓦模式:美苏两家主持,以色列为一方,阿拉伯当事国为另一方,但是它与日内瓦和会有3点主要的不同:1.苏联已不能与美国抗衡,在和会上只是一个陪衬。2.会议的规模扩大了,不仅有众多的国际组织和国家与会,更主要的是所有阿拉伯当事国都参加了会议,包括叙利亚、黎巴嫩,甚至巴勒斯坦人。3.会议的指导原则明确地定在“土地换和平”上,这为公正、合理解决阿以争端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全体会议后,阿以谈判在两股轨道上齐头并进。双边谈判是以色列分别与巴勒斯坦人、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四方直接谈判,主要解决土地与和平问题。其谈判模式是1+1+1,开始美国作为调解人,从1993年4月后美国作为“正式伙伴”参加谈判。多边谈判主要着眼于中东未来的安排,起“调节气氛”的作用,除军控工作组由美、俄主持外,其余4组分别由美国(水资源组)、加拿大(难民组)、日本(环境组)、欧盟(经济发展组)主持,参加谈判的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叙利亚和黎巴嫩拒绝与会。马德里和会和由它构筑的马德里谈判模式到1995年底取得了两项重大成果:约旦—以色列签订了和约,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巴勒斯坦—以色列达成了《奥斯陆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阿以间的矛盾是尖锐的,阿以争端错综复杂,这就决定了阿以争端的解决要有一段较长时间。马德里模式如同日内瓦模式和戴维营模式,只是和平进程中的一个模式,它不是全能的,不可能包揽解决阿以争端的所有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将会出现更适合解决阿以争端的其他模式。其实在马德里的框架内已经出现了巴勒斯坦-以色列直接秘密谈判的新模式:奥斯陆模式。“挪威丛林密谈”躲过了国际社会的视线,也排斥了美国的干预,巴以面对面、心平气和地谈判解决了它们之间的问题,把一份完整的《奥斯陆协议》放在国际社会面前。模式只是解决问题的形式,哪种模式有利于解决问题,就应采取哪种模式。日内瓦模式、戴维营模式、马德里模式并没有穷尽解决复杂的阿以争端的所有模式。今后,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将会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出现新的阿以谈判模式。 在下述两种情况下,马德里模式有可能被别的模式所取代。1.阿以谈判圆满地完成了马德里和会所提出的任务:“土地换和平”,马德里模式的历史使命结束,阿以间的其他问题需要有新的谈判模式。2.中东形势变化,阿以间出现自和谈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局面,马德里谈判模式无法继续下去,需要有新的模式。目前,阿以和谈正处在第二种情况的量变过程之中。以色列右派执政以来,顽固坚持其强硬立场,拒不履行前政府达成的协议、谅解,偏离和会提出的“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对国际社会的呼吁置若罔闻,致使叙以、黎以谈判中断,巴以谈判原地踏步,巴勒斯坦局势紧张。如果以色列继续其强硬路线,不理睬国际社会的努力,一意孤行,以致危及中东和平,损害西方大国和世界各国的利益,美国或许会被迫改变它的政策,马德里模式或许会被另一种模式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