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伊拉克和美国因武器核查问题关系再度恶化, 一时间海湾地区阴云密布,剑拔弩张。2月23日, 安南秘书长与伊拉克就武器核查问题签署谅解备忘录,使一触即发的局面得以暂时缓解。但是,导致这场危机的诱因并未消除,伊美间爆发冲突的危险仍然存在。 翻开伊美30年的关系史,人们会发现,自60年代以来,伊美从各自的战略利益出发,不断调整对对方的政策,关系时而缓和升温,时而紧张转冷。两国间利用与反利用、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始终未曾停息。 伊美关系的演变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7年—1984年,伊美关系从中断至恢复外交关系。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美国露骨地支持以色列的侵略,引起阿拉伯国家愤懑,纷纷与美断交,伊亦同美断绝外交关系。美于1979年将伊列入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之中。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中东国家的石油收入剧增,从1973年至1982年,仅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和卡塔尔等国的石油收入就高达1万多亿美元。 中东尤其是海湾地区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竞相争夺的商品、劳务和武器销售市场。巨额的石油收入大大改变了伊的地位。美等西方国家需要伊石油和打入伊武器市场。美开始调整其中东政策,采取政治与经济分离政策,同意西方国家同伊发展关系,同时美自己积极同伊发展经济关系。伊为加速发展民族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武器来源和减少对苏联的依赖,也开始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1983年,伊美两国贸易额达10亿美元。1982 年2月,美宣布不再将伊列入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解除对伊出口的限制,并表示尊重伊主权,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恢复两国关系。1984年1月,伊照会美政府,表示了复交愿望。美立即作出反应, 并先后派总统特使等访伊。同年11月26日,伊美宣布恢复中断了17年的外交关系。 第二阶段、1980—1988年,伊美关系升温。 中东战略地位重要,且石油资源丰富。因此,在美全球战略中,中东是仅次于北美和西欧的“战略优先地区”。美不喜欢萨达姆总统和伊复兴党政权,但更厌恶和害怕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爆发之初,美隔岸观火,企图坐收渔人之利。但当战争的天平倒向伊朗时,美担心伊朗战胜伊拉克后,在伊拉克出现一个亲伊朗的政权,进而在中东地区形成一个伊朗—伊拉克—叙利亚新轴心,为苏联进一步扩大其在海湾的势力范围创造条件,威胁美在该地区的利益;同时,美更害怕伊斯兰革命的蔓延危及沙特、科威特、阿联酋、阿曼等亲美的海湾产油国的政局。为防止出现上述局面,并避免卷入战争旋涡不能自拔,美采取了“低调的克制政策”,表面中立,呼吁双方停火,和平解决争端,暗地里则支持伊拉克,向其提供军事情报,改善通过土耳其境内的伊拉克输油管道和为其修建穿过沙特和约旦通往红海的两条新输油管道提供贷款。伊拉克也需要通过改善同美关系获取美财政援助和牵制西方国家与伊朗松动关系,促使其对伊朗实行军火禁运和经济封锁。在双方互有所求的情况下,伊美关系日趋密切。 第三阶段、1988年8月—1990年8月,美对伊坐大海湾忧心忡忡,两国关系变冷。 两伊战争停火后,伊拉克将数十亿美元用于扩充军备,成为中东和海湾的军事大国。西方认为,伊已经接近拥有生产核武器的能力,并拥有“第三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化学武器”制造厂。萨达姆自己也公开声称,伊已拥有二元化学武器,如以色列再次袭击伊,伊将用此武器毁掉一半以色列国土。萨还在多种场合流露出反美情绪。对此,美国一些人主张对伊采取遏制政策,防止其过度“狂热”。以布什为首的美政府则主张对伊采取“建设性接触政策”和有限的经济刺激办法软化伊,使其对外政策同美一致,抗衡伊朗。据《中东杂志》1995年报道,海湾战争前,美每年向伊提供约10亿美元的商业贷款。此外,还提供相当数额的农业贷款。但美的怀柔政策并未达到目的。伊不但拒不听从美的摆布,还欲称霸海湾和中东。两国矛盾遂日趋凸显。 第四阶段、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至今,两国断交, 势不两立。 伊侵占科威特,严重损害了美利益,伊美关系恶化。美宣布对伊实行经济制裁,冻结伊在美的资产,中断同伊经济往来。1991年1月, 以美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发动军事进攻。同年2月, 美正式宣布同伊断绝外交关系。但美在兵临巴格达城下,有条件摧毁萨达姆政权的情况下,并未攻占巴城,置萨于死地,仅对伊北部库尔德族和南部什叶派主要反对派组织予以有限支持。同时,美还默许约旦作为伊经济唯一窗口。美有意保留萨达姆政权主要原因是,担心萨达姆下台导致伊国家四分五裂,局势失控,变成另一个黎巴嫩,影响海湾地区稳定,损害美等西方国家的根本利益;其次,也可利用萨达姆政权保持地区力量平衡。然而,萨达姆政权并未因海湾战争的沉重打击,对美俯首听命,而是玩弄边缘政策,对武器核查躲躲闪闪,还多次使美陷于难堪被动地位。美遂调整政策,用各种方式,甚至不惜以军事手段威胁推翻萨达姆政权。克林顿总统公开宣称,只要萨达姆在台上,美就不会解除对伊的制裁,还私下表示,海湾战争中没有除掉萨达姆是一个“大错误”。美《新闻周刊》称,伊拉克是美在中东的“头号敌人”。 伊拉克经海湾战争致命打击和7年多的经济制裁,经济濒于崩溃, 百姓苦不堪言,多次发生未遂政变。伊政府为摆脱困境,早日解除制裁,自1993年起,逐渐改变与联合国的对抗态度,接受联合国对伊武器生产的长期监控,承认科威特的主权及联合国划定的伊科新边界,谋求同美的对话和改善关系,并把1997年定为解除制裁年。但1997年安理会不仅未解除对伊制裁,反而又通过了5个制裁伊的决议。 为摆脱任人摆布、坐以待毙的局面,伊再次在核查问题上向美发难,以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尽早解除制裁,故爆发了世人关注的伊美核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