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60年代末以来,西方学者围绕着战后国际关系中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政治关系之间相互影响不断加强这一新的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其代表著作有美国罗伯特·吉尔平的《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英国苏珊·斯特兰奇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国家与市场》。在这一学科领域里,有的学者侧重研究国际政治关系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即以“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为其研究对象,如美国琼·斯佩罗的《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学》;有的学者则侧重研究国际经济关系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即以“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为其研究对象,如美国丹尼斯·皮雷奇斯的《世界经济政治学——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内容》,美国学者乔治·莫德尔斯基的《世界政治的长周期》。但是,这一系列研究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叫什么,我国学术界的意见似乎不完全一致。有的工具书、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把它叫作“国际政治经济学”〔1〕; 有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则把它叫作“国际经济政治学”〔2〕。 应该是“国际经济政治学”还是“国际政治经济学”,涉及一个学科的性质问题,因此,这一问题有必要予以辨明。 其实,这一学科应叫“国际政治经济学”是非常明显的,西方学者都是把它称之为“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国际政治经济学”)而不是“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tics ”(“国际经济政治学”)。当然,斯特兰奇和吉尔平对这一学科的叫法也是有差别的,斯特兰奇直接把它称之为“国际政治经济学”,而吉尔平则把它称之为“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我以为斯特兰奇是把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政治关系作为两个变量,并在国际社会中考察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吉尔平同样是把这两者作为两个变量,不同的只是把它们置于国际关系中考察其相互影响;这并不是说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没有区别,但就它们都是在国际层次上考察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一点而言,应该说“国际政治经济学”与“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这两个叫法是没有差别的。 西方学者已经明确地把这一学科叫作“国际政治经济学”,为什么我国有些学者要把它叫作“国际经济政治学”,个中原因是“为了避免与传统理解的‘政治经济学’相混淆”〔3〕。 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国际政治经济学”和传统理解的“政治经济学”有没有联系,有联系则可以“混淆”,这一学科应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如无联系则不可以“混淆”,这一学科应是“国际经济政治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甚至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它们始终是在考察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和论述社会经济与政治,这一点西方学者同我们的看法是一致的,“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影响问题是一个老话题。从17世纪的重商主义者到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各国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们一直都在同它打交道。”〔4 〕在“现实世界的变革已使得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密”的时候,西方学者认识到“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两者相互作用的理论阐述一直不够充分”,“为了加深对当代世界各种力量的理解,对国际政治学与国际经济学进行综合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5〕, “国际政治经济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以“权力机构与市场之间的关系”〔6〕, 或“国家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或“追求财富和追求权力的交互能动作用”〔7 〕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的。由于吉尔平、斯特兰斯等学者把“国家”与“权力”、“市场”与“财富”看作是含义基本相同的概念,而国家是政治的化身,市场是经济的化身〔8〕,可见, “国际政治经济学”就其性质而言仍然属于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吉尔平在其《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的序言中说:“谁把美国的外交政策同其海外经济扩张联系起来,谁就几乎毫无疑问地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我当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我的确坚信经济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9〕这一段话表明, 在考察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和论述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学科,既使在西方也视为政治经济学的范畴。 遗憾的是由于重商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所处时代的国际贸易和其它国际经济活动尚不频繁,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政治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还不明显,他们的著作多是在考察一国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和论述一国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尽管也考察国家政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但其目的是说明国际贸易对一国范围内的经济生活的影响,所以,他们没有留下系统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著作。 二、“国际经济政治”概念的方法论基础 60年代末以来,各国学者围绕国际经济关系与国际政治关系的相互影响问题进行研究而形成的一门科学,根据其性质应是“国际政治经济学”,而不是“国际经济政治学”。但是,有没有(或者说应不应该有)一门叫“国际经济政治学”的学科呢?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论述,我以为应该从有没有(或者说应不应该有)“经济政治”和“国际经济政治”的概念开始。 我国政治学专家刘德厚教授在深入研究社会政治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政治”的概念。“广义政治”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关于人的利益全局关系的协调与控制”,或“社会政治主体的利益全局关系所支配的一种社会公共权力活动”,“广义政治”主要包括“经济形式的政治”(即“经济政治”)和“国家形式的政治”(即“国家政治”)〔10〕。“经济政治”的概念是以马克思主义历史整体观为基础,通过利益分析的方法而提出来的。一定的社会成员的利益全局关系,既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政治活动的始源,由于在整个人类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这种公共性的利益全局关系的内容与形式有所不同,政治在整个人类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类型和形态等也必然有所不同。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两种无阶级社会里,社会成员的利益全局关系是一种非阶级对抗性的关系,它集中体现在对经济关系控制和协调上,政治就其类型而言是一种非阶级性的政治,就其形态而言主要是一种经济形态的政治。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三种阶级社会里,社会成员的利益全局关系是一种阶级对抗性的关系,它集中表现在建立和掌握国家政权上,政治就其类型而言是一种阶级性的政治,就其形态而言主要是一种国家形式的政治。在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形成和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最终实现这两种过渡性社会里,社会成员的利益全局关系是一种在部分时间和部分范畴有阶级对抗特点的非阶级对抗性的关系,它既贯彻在对国家政权的掌握上,也贯穿于对经济关系的控制和协调的全过程中,政治就其类型而言是一种阶级和非阶级共存的政治,就其形态而言是一种经济形态的政治和国家形态的政治并主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