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22)01-0060-09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22.01.004 在纪念和研究鲁迅的过程中,鲁迅成了越来越多的“家”:教育家、哲学家、美术家、书法家、翻译家、美食家,等。尽管鲁迅无愧于这些“家”的称号,但这些“家”都不是鲁迅的根本。鲁迅在本质上是一个思想型的作家。我们纪念鲁迅、研究鲁迅的作品,不是简单地把鲁迅作为一段历史记忆来了解,也不是单纯地把他的作品作为一个文学知识来阅读,而是要将他和他的作品作为与我们当下的民族精神、当下的社会发展不断对话的一个对象来认识和体悟,这才是鲁迅的根本价值所在。王富仁的鲁迅研究,执著于鲁迅思想价值的探讨,在开掘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与改造、鲁迅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鲁迅思想与当下社会的深刻关联方面,对我们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一、“政治革命的镜子”的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个作家如何被理解,一部作品如何被评价,这本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在这些千差万别的理解中,我们应该辨别各种不同的情形、各种不同的语境以及各自不同的价值标准,并在其中找到最接近作家原本状态的那个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鲁迅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演进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从1949年到1976年,从政治革命的视角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并建构起鲁迅的形象,始终是学界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思路。王富仁在《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的引论中曾简要说明了政治革命这一研究系统的意义:“从五十年代开始,在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各阶级政治态度的分析为纲,以对《呐喊》、《彷徨》客观政治意义的阐释为主体的粗具脉络的研究系统,标志着《呐喊》、《彷徨》研究的新时期,反映了我国解放后《呐喊》、《彷徨》研究在整体研究中取得的最高成果。”①在王富仁“思想革命的镜子”说问世之前,“政治革命的镜子”说的确从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社会背景出发,映射出《呐喊》《彷徨》与中国民主主义政治革命内在动因上的有机联系。 这一研究思路的重要代表人物是陈涌。在1950年代,陈涌所写的《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和《为文学艺术的现实主义而斗争的鲁迅》等论文,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被看作是“50年代鲁迅小说研究中高水平的代表作”②,而且对当下的鲁迅研究仍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第一,以陈涌为代表的“政治鲁迅”研究,第一次从理论高度深入、系统地建构了鲁迅创作的现实主义体系。鲁迅小说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特征很早就被关注,比如茅盾在1927年11月10日的《小说月报》上发表的《鲁迅论》中就曾说道:“《呐喊》和《彷徨》中的‘老中国的儿女’,我们在今日依然随时随处可以遇见,并且以后一定还会常常遇见。”③茅盾认为鲁迅写的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老中国的儿女”,表现的是中国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真实,代表的是“‘小世界’外的大中国的人生”,这都是对鲁迅创作现实主义特点的准确把握,但这些更多是针对鲁迅小说的现实针砭性、小说中人物的典型性以及小说带给读者的震撼力来说的,此时的茅盾还无法也不可能对鲁迅创作的现实主义体系作出准确的理论归纳。陈涌既是鲁迅研究专家,又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他的鲁迅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互为参照的,因而有意识、有体系地把鲁迅研究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其实也是陈涌的一种自觉的学术追求。陈涌认为,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他和文学艺术的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一点出发,陈涌认为鲁迅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的中心问题和根本内核“无疑地是真实,是艺术的现实主义这个根本要求”④。值得注意的是,陈涌虽然研究的是鲁迅的现实主义特征,但他对鲁迅小说中的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其他创作手法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且认为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也是构成鲁迅现实主义文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狂人日记》《野草》这样的作品,陈涌认为其呈现出明显的象征主义色彩,如果把这些作品解读为现实主义,就大大地降低了鲁迅的思想力度。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去表现现实主义的问题,在艺术效果上往往能产生更深刻的真实感。因为“象征的方法,不可能象现实主义的方法一样真实具体地描写生活,但却有可能从精神上抓住生活的根蒂”⑤。在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中,陈涌找到了鲁迅现实主义创作体系的根本立足点和多维呈现,这既是对鲁迅研究的重要贡献,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艺批评相结合的一种经典案例。 第二,陈涌对鲁迅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特色有独到的理解。陈涌认为鲁迅作品不仅再现了中国社会,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革命的内在逻辑。以文学创作反映现实、揭露现实,这是鲁迅作品呈现出现实主义特征的一个重要层面;以文学创作思考社会、探索革命出路,这是另一个更深层、也更有难度的问题。陈涌对鲁迅创作的现实意义的考察,是把鲁迅小说置于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和力量的高度去论析的。鲁迅写阿Q、祥林嫂、孔乙己、魏连殳,既是对个体的人物形象进行刻画,也是对社会各个阶层关系的透视,更是对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他们各自特点的揭示。鲁迅为什么特别关注农民?这也已经超出了文学自身的问题。陈涌认为鲁迅之所以对农民投入这么多精力,是因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鲁迅积极思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出路的一个具体体现。鲁迅“和他以前以及同时代的作家不同的地方首先就在于他的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想是深深地培植在中国广大的被压迫人民的土壤上面的,他的反封建的力量是从广大的被压迫人民那里取得的,他是真正从‘下面’、从被压迫人民的角度来提出反封建的问题的”⑥。虽然《呐喊》《彷徨》里也有不少对知识分子的关注,但陈涌认为这种关注也是从农民、从被压迫的群众的视角辐射出去的。在鲁迅的笔下,农民的苦痛不只是来自饥饿、酷刑这些肉体上的折磨,还有来自精神上的苦痛。只有把人民从几千年来的封建思想的禁锢中解放出来,中国社会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