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4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22)02-0056-08 一、研究的缘起 “90后”青年群体作为与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的一代,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他们更喜欢量身定制独特的文化产品,偏爱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产品及便捷服务,对娱乐消费内容的需求更加个性化与多元化。[1]《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到了9.44亿,网民使用率为95.4%。在各个细分领域中,短视频用户使用率最高,达到了88.3%,用户规模有8.73亿,抖音和快手仍然是网民最热衷的“杀”时间利器。[2]媒介技术与商业市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产业模式的变革,互联网准入低门槛、便捷性及快速性的特征吸引众多草根网民参与数字经济的生产与消费,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等泛娱乐化产品丰富了人们的文娱生活,营造了新的文化生产方式,且依照文化生产者的个体特质衍生出一种以网络为媒介的亚文化——土味文化。土味文化是对模式化审美的解构,其意义在于底层文化的展示与认同,[3]它的兴起与传播不仅实现了农村青年的身份塑造与话语权建构,同时为生活在城市的青年提供了新的文化消费实践类型。乡村吃播作为土味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是短视频平台迅猛发展下的内容分支,在现代社会中深受城市青年的喜爱,甚至成为审美疲劳的一种文化补充。 吃播在传入中国的几年里,形式和内容逐渐丰富,不断演变成一种产业模式。从最早的大胃王到猎奇类、搞笑类、探店类,再到以情感为主线的乡村吃播,各类吃播主打的内核具有异质性,吸引了不同的消费群体。现有对吃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大众文化视角,批判吃播所造成的消费异化及审美异化,但忽视了其所带来的积极社会意义。例如,华农兄弟的乡村吃播对青年返乡创业、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等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二是从传播学视角,分析受众的观看心理及体验感,包括猎奇、审丑、窥私、身材管理和情感互动等。三是从景观社会视角,展现吃播博主如何以身体为载体打造视觉符号,吸引受众进行商品购买与消费。但鲜有对吃播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类型的吃播,其主打内容及其带给个体的体验感不尽相同。乡村吃播作为吃播的一种类型与纯猎奇、搞笑等为主要内容的土味吃播不同,乡村吃播以农村社会为背景,UP主多为农村人,视频制作场景、工具使用贴近农村现实生活,视频人物的社会关系以代际关系、夫妻关系或同辈群体为主。该种吃播以纪实的手法记录餐饮制作与吃的整个过程,并将农村平淡、充实的家庭生活转变为可读性的视频画面。乡村吃播作为一种以情感为内核的网络文化产品,具有与其他吃播不同的文化价值意义。 互联网推动了当代社会进入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消费已成为青年人青睐的一种消费模式,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与诱惑将孤独的青年个体沉浸其中。与农村青年、小镇青年不同,城市青年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具备艺术欣赏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结构和美学素养,文化消费的阶层水平相对较高,既能接触到高雅文化,又能选择性地接触到土味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城市青年的文化消费观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宽容和最低限度的挑剔,文化杂食性的倾向明显。为何会产生城市青年观看乡村吃播这一社会现象?应更多地关注个体,以“我”为中心,根据当下的生活处境及个体特征来看这些具有较高学历背景的青年选择消费土味文化的原因。因此,本研究从文化消费的视角,探讨城市青年乡村吃播观看体验感的形成机制,通过对乡村吃播流行的文化解读,窥见城市青年另类的审美趣味与雅俗同赏的文化消费观,进而引发对乡村吃播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二、研究的理论视角 后现代文化宣布自己已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展出来,文化彻底置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众多消费品中的一类。[4]文化消费是一种非物质性追求的消费行为,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精神需求。同时,文化消费还是一种社会行为,受制于社会结构,且在社会阶层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有关文化消费,布迪厄指出,文化的高低之分通常被用于维护阶级的高低之分,个体对文化的消费无论是不是预设的、刻意的和审慎的,都旨在发挥将社会差异合法化的功能,[5]阶级与阶层差异通过文化消费品位的区隔得以呈现。布迪厄将教育水平与阶层品位相关联,从而将其划分为合法性品位、中端品位和大众品位。其中,合法性品位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提升,在获得最高教育资本的统治阶级中达到最高。[6]马尔库塞认为,文化消费是个体自我表现的方式,通过文化消费可识别自我与他人,在此基础上建立自我认同与归属感。[7]保罗·福塞尔指出,格调和品位是划分阶级身份的标志,生活方式可以用来表明所属的阶级身份,以及与其他阶级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距离,[8]文化消费内容与阶层划分密切关联。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消费的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日常生活世界的审美化模糊了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之间的界限,康德式“雅俗分赏”的传统文化等级模式受到挑战。与此同时,文化消费品位与阶层同源论在现代社会的解释力及适用性值得我们深思。彼得森(Peterson)提出的文化杂食品位的概念与当代青年文化消费行为的契合度似乎更高。其含义是,处于优势阶层的群体并非仅仅欣赏高雅艺术,而是有着更多元的艺术倾向,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面对不同的事物,进而重新建构了阶层品位的区分标识。[9]朱迪对特大城市居民文化区分的实证研究表明,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职业阶层等级越高的个体,更有可能偏好杂食品位。[10]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消费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建构,以此作为社会区隔的标志正在发生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