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22)04-0162-07 一、研究缘起 “亚文化”(subculture)现象由来已久,尽管该概念的提出只有不到一个世纪。在人类历史文化长河当中,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共存,始终构成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生态。所谓主流文化,通常指的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或支配地位的文化,它规定着社会精神文化的总体走向,负载着官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指向。“亚文化”作为一种区别于主流文化、同时与主流文化共存的文化形态,一方面体现出“非主流、边缘性的‘亚’文化或‘次’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则“与较小的参与群体、与年轻创新文化相关联,偶尔具有政治抵抗性和激进性并呈现自身的独立性”[1](P.2)。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当代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文化主体的多元化、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多元化、文化产品的多元化以及不同文化类型的多元化,[2](P.214)形塑出我国当前一种全新的文化样态。它们之间的相融共生进一步助推了文化的繁荣。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迭代对网络文化和媒介生态进行全方位的重塑,使得新媒介语境下的文化生态呈现新的面貌,这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如杨向荣指出,新媒介时代文化建构出一种文化狂欢幻象,展现了文化的去深度化、去历史化和多元化特征,隐现出现代人的生存困境。[3]马中红认为,新媒介改写了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推动了青年亚文化的多重转向。[4]陈霖指出,青年亚文化群体通过新媒介构筑出独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因此需在这一媒介空间中对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文化创造及其与主导文化之间的关系状态来进行理解。[5]也有论者据此反思了新媒介技术对于政治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如荆学民、李圆认为,受技术主导的微观政治“带来的隐忧是强政治系统失调、‘网民平权’的假象突出、‘后情感’充斥民众精神世界、‘新利益殖民’现象兴起”等[6]。 随着网络时代青年亚文化的崛起,青年公民通过媒介赋权的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增强,我国主流的政治文化领域形成了一种新的引人注目的“萌化”现象,如:在青少年网民群体中,出现了以ACGN,即动画(Anime)、漫画(Comics)、游戏(Games)、小说(Novel)等方式,积极参与政治文化实践的趋势,他们通过媒介技术创生出一种全新的“萌化”语言、颜文字、弹幕、表情包、鬼畜短视频等方式,对过去相对严肃的政治内容进行新的读解和再生产,呈现出新媒体时代一种特有的“政治萌化”景观。这种率先在青年亚文化群体中出现的“萌化政治”的现象,直接影响到主流政治文化的“萌化”趋势,如:国家官方部门记者招待会开始运用“萌言萌语”对新闻内容进行发布,一些权威政务新媒体账户,也采用了一系列新的流行文化方式来传递主流价值观。所有这些,引发了学界对于“政治二次元化”的广泛讨论。如何威指出,二次元亚文化的文化实践,“在文本和符号、话语和行动、意义和观念三个层面上,既成为其爱好者表达政治言论、参与政治行动的工具和资源,也成为现实政治投射力量的场所与建构的产物”。[7]赵菁通过对近些年在社交网站中广受青年群体追捧的爱国动漫《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进行分析,并指出,“‘二次元’的‘萌元素’以及在观看中所建立的国族情感纽带,要比应激性、狂欢式的民族主义话语表达更加持久与深沉。”[8]高金萍针对网络政治传播中的“拟人化”表达现象,认为这有助于“消除公民的政治冷漠,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使相对孤立的网民转变为参与协商的公民”。[9] 可以说,在当前信息技术迭代的背景下,我国的主流文化生态格局正在发生一种新变化,以新型社交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为主要媒介不仅全面革新了人们获取政治资讯和主流价值的渠道,而且也通过媒介赋权形式,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共享、意见表达、情感抒发、政治参与的网络空间。在人人皆为自媒体的时代,“传播权”被下沉到广大网络用户,过去的以国家权威机构和主流媒体开展主流话语生产的中心性局面开始被消解,以传者—受者等级关系为主导的文化生态格局被全面重构,并形成了一种“所有人面向所有人传播”[10]的格局。主流政治文化领域出现的“萌化”现象,正是受到了信息技术巨大推动所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有效地推进了主流话语对青年群体的价值引领与政治文化认同,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的是,政治“萌化”不仅存在“泛娱乐化”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风险,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来自青年网民群体的一系列反萌化的“抵抗”,而这给当前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二、政治“萌化”现象溯源 要对政治“萌化”现象做出有效探讨,首先需对“萌文化”本身进行溯源。在青年亚文化领域,“萌文化”作为一种“圈层化”“趣缘化”和“小众化”现象,可追溯至日本的“御宅族”青少年对于“萌え”元素的一种集体文化认同与生活方式构建。“萌”(Moe,Cuteness)最初是被动漫爱好者用来表达对于动漫作品、人物形象或具“萌属性”产品的一种“狂热喜爱之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的“萌文化”开始衍变为一种“萌经济”(Kawaii Economy),实现了从“卖萌”到“卖”萌的转变,并随着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逐渐成为日本动漫文化的象征,走向全世界。据矢野经济研究所201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御宅族”人口占全国25%,“御宅族市场”在2018年高达7835亿日元。[11]中国大陆最早接触“萌文化”的群体,主要为日本动漫产业的青少年受众。有网友考证,“萌文化”约在2003年开始流行,之后两年,“萌”成为日本的第一新潮用语[12]。受日本动漫产业的影响,“萌”迅速成为国内“二次元文化”爱好者的高频词,并在国内各大网络社区,如天涯、豆瓣、百度贴吧等蔓延。2007年,我国举办了“中国最萌大会”,该赛事以“动漫萌动中国·我们萌动世界”为理念,吸引了全国共计487名青少年女性,她们通过动漫角色扮演参与了这场为期76天的赛事。2010年10月,“萌娘百科”(https://zh.moegirl.org.cn/Mainpage)①创立,该平台以“万物皆可萌”为口号,成为当前最具专业性的“萌文化”用户聚合平台。也是这一年,“萌”“萌女郎”“萌文化”成为新浪文化读书频道的“年度热词”。2015年,哔哩哔哩弹幕视频将10月10日“卖萌日”更名为“萌节”,助推了“萌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广泛渗透。据此,“萌文化”逐步在青年亚文化圈层中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萌文化体系”,它具体体现于语言表达、社交行为、消费习惯及文化认同等诸多方面,呈现出符号化、行为化、商业化、观念化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