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4年“东盟地区论坛”成立以来,其参加的成员国越来越多,其活动的范围、影响的程度都在显著地提高。除这个政府主导的安全论坛以外,在强调加强地区共同安全,减少紧张局势,促进相互谅解与沟通的总的大趋势下,非官方的“第二轨道”的区域和次区域的各种安全对话也纷纷诞生。所以,东亚地区已经呈现出一种多样化、多层次、官民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多边安全对话机制。 一、各种多边安全机制基本情况 目前,跨全区域的多边安全机制有两个,一个是“东盟地区论坛”(ARF);另一个是“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ACAP)。前者是官方的,后者是非官方的,也称“第二轨道”的。在“亚安理事会”中虽也有政府官员参加,但都以私人身份与会。它们的功能主要在于:为突发的安全冲突提供预警,为危机的处理、解决提出建议。同时,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对相关国家有关领土、边界、资源、难民、走私、毒品和海盗等问题的争议,寻找建立信任,确保安全和透明化的措施。 “东盟地区论坛”的成员共分成四个层次:首先是核心组织国——它包括东盟七国;其二是对话伙伴国:美、加、澳、新、日、韩、印度和欧盟;其三是磋商伙伴国:中国和俄罗斯;其四是观察员国:柬、老、缅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由于它是由东盟组织和发起并具体指导安排的,而不是地区各国共同协商平等组成的,因此,它没有各成员国谈判和选举产生的管理组织机构,如常设秘书处。 “东盟地区论坛”已举行了三次会议,从总体上看已得到所有东亚和外来大国的支持和认同。这对促进各国对安全问题的相互沟通,理解、缓和局部地区因海域争议引起的紧张局势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改善东盟与其它东亚国家的政治关系和安全认识具有一定的裨益。这也说明,东盟国家已认识到东亚的安全已不可能由东盟国家自己解决,它必须有周边的国家,特别是大国参加。 南中国海海域的争议是该论坛的重要议题,因此,东盟非常重视中国的参加。而1995年在文莱举行的第二届论坛就南中国海问题的解决方式达成了谅解,被视为是该论坛最大的外交突破〔1〕。 论坛的基本目标被称为三级火箭,即一级顺着一级向前发展,它们分别是:促进建立信任措施、开展预防外交、寻求解决冲突的方式。 与“东盟地区论坛”相比,“亚太安全理事会”有几个不同特点:民间性、无主导性国家或集团、有正式组织机构。目前该机构的正式成员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朝鲜、印尼、日本、马来西亚、蒙古、新西兰、菲律宾、韩国、俄罗斯、新加坡、泰国、越南。另外还有合作成员国:欧盟、印度。 理事会的机构有:大会(尚未召开)、国际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并设下属的工作小组。 该机构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地区安全问题的扩大讨论,来提供一个建立信息措施和安全合作的结构性过程。 在亚太地区除了以上两个全区域性的安全机制外,在次区域已出现了好几个“第二轨道”的论坛。其中最重要的是“东北亚合作对话”(NEACD)。这个对话机制是1993 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迪戈分校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发起下,中、美、俄、日、韩共同参加。这是一个半官方的论坛,但其磋商层次却很高。每个国家共有5个代表参加, 它们分别是:政府外交部、国防部政策官员各1名,军队代表1人(均以私人身份参加),来自民间研究所2人。 根据冲突与合作研究所的设想,该对话并不想强制给参加国家一套规则、机制的框架或一种关系结构。其主要目的是让有关国家聚在一起,就不确定的未来安全进行坦率讨论,并就此提出减少紧张局势的各种观点〔2〕。 从五国论坛讨论的情况来看,其主要目的是:对确保相互信任措施和指导各国关系的地区性原则进行讨论,促进相互理解、信任和东北亚各国的合作。 这个对话机制已举行了6次会议, 其讨论的重点是:各国对东北亚安全问题及各国关系的基本看法;建立相互信任措施(CBMs——海上、核、陆地的信任措施,危机预防中心,军备透明化);防务情报分享(鼓励自愿和单方面情报分享);经济互补性、环境、农业和粮食供应、能源发展、海上贸易和自由航行通道。 在1995年举行的第三届莫斯科会议时,各国代表专门讨论了“相互保证措施”(MRMs)以及指导国与国关系的原则。为此,代表组成了两个研究小组,并在同年11月提出了数个方案。与会代表认为,“建立信任措施”(CBMs)对本地区来说,似乎其概念过于狭窄。同时,它的具有浓厚欧洲机制的内涵也适应于东北亚。因此,为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及持续经济发展,“相互保证措施”显得更为重要。当然,其概念应该更为宽泛和综合,它的重点应放在应用上,即改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扩大安全与经济合作。通过广泛讨论来增加交流和理解,消除误解和敌意。 除了重点讨论“相互保证措施”外,几次会议,特别是北京会议和汉城会议专门讨论了能源问题及其安全内含。代表们认为,能源及相关因素将成为潜在的非军事性的地区安全威胁,同时,它也是合作安全最有希望的领域。为此,该“对话机制”集中讨论了能源的供需、核燃料周期的担忧以及这些问题如何影响各国的安全决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