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6日到10日,“全球化与当代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研讨会”在深圳大学举行,研讨会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大学、深圳特区报社、深圳市委党校、深圳市综合治理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对以下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全球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和深远影响;全球化趋势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球化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全球化时代与发达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等。这些问题都是近年全球化理论的焦点问题。 全球化概念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的,并在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文化学中得到普遍使用。80年代,全球化概念演变成一个概括未来时代的基本概念。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全球化问题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90年代以前,从全球化进程的发端看,主要特征有两点:一是西方势力在其经济实力和军事武力的支持下进行的世界范围的扩张;二是民族国家是全球化进程中最主要的活动者。这些特点使西方理论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论”倾向。90年代世界进入了后冷战时代和全球化进程的新时代,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全球化问题作了新的探索,把粉碎“西方中心论”明确列为建构全球化理论的首要任务。此次研讨会对建构中国特色的全球化理论作了积极的探讨,在一些理论问题上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中国研究全球化理论的著名学者李慎之在演讲中对“全球一体化”这一人们常常提到的概念提出质疑:“我不愿提‘全球一体化’,现在报纸都写‘全球一体化’,‘化’要500年,而我们现在刚刚开始。”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信砚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化、内容多样化、方式内在化、效应双重化4 个方面论述了当代人类社会全球化的4大特点。 由此提出当代全球化促成了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过程的完成,从而为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提供了现实的主体条件,并因此使人类的共同利益成为可能。同时,当代全球化带来了各种全球问题,从而以否定的形式为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提供了内在的动因,并因此而使人类的共同利益成为现实。 深圳大学的杨龙芳在《西方全球化学术思潮的历史审视》中对全球化概念的学术规范化问题、全球化学术思潮与新自由主义的关系问题、全球化学术思潮与美国国家全球意识的关系问题作了新的探索。 中共中央编译局的薛晓源对全球化的绿色忧思的论述、杨雪冬以“文明的共存与冲突”为题对90年代西方全球化理论的评介、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赵宇峰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论述、汪永成对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行政管理的影响的分析、吴江对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分析,都对全球化问题的研讨提供了新的视觉。 全球化问题的研讨对于形成全球化的自觉意识,促进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的平等对话,避免冲突,有效消解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问题,规范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捍卫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