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问题是南斯拉夫内政,而西方国家力图使之国际化。美国在这方面的做法尤为激烈,采取了一种明显的对南施压的政策。 在最近科索沃冲突发生前,美国就一直把解决科索沃问题,改善那里阿尔巴尼亚族居民的所谓“人权”和“政治权利”作为南彻底摆脱制裁、重返国际社会的先决条件之一。去年4月, 美国在纽约组织了由科索沃阿族和南反对党代表参加的科索沃问题圆桌会议,企图为科索沃问题之国际化开先河;12月,在波恩举行的波黑和平协议执行理事会会议上,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硬把科索沃问题写入决议,南联盟代表团因此而退场。 今年2月科索沃局势开始恶化后,克林顿总统、 奥尔布赖特国务卿等美国政要纷纷表示:美国要对南斯拉夫塞尔维亚共和国在科索沃“制造流血”采取“强硬措施”,甚至不排除进行“必要的军事干预”。美国政府立即撤回不久前向南作出的缓解对其制裁的承诺,并推动前南联络小组6国外长及代表宣布了针对南的一系列制裁措施, 促使联合国安理会在中国弃权的情况下作出对南实行武器禁运的决定。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发出警告:如果在规定期限内它们提出的“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将对南采取新的更为严厉的制裁。 美国对南斯拉夫采取如此严厉的高压政策, 据说是为了防止重演1991年爆发前南战争的事件,阻止科索沃局势进一步恶化。但明眼人知道,内中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为美国的巴尔干战略扫清道路。 近几年来,美官员一再强调:“整个巴尔干地区对美国来说都非常重要”,该地区已被列为“新的优先考虑的重点”。据透露,美国已制定了它在东南欧(即巴尔干地区)的“行动战略和计划”。巴尔干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在冷战时期,巴尔干曾是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前沿阵地,如今这里的绝大部分国家都把外交和安全依靠的重点转向西方。美国力图控制巴尔干,使之成为一道新的稳定的安全屏障。这样,向西就可加强它在地中海、北大西洋的安全体系;向南可巩固“北约南翼”,与它的中东战略相呼应;向东它可在黑海、里海地区,即外高加索和中亚地区渗透、扩张,削弱和排挤俄罗斯的势力和影响,最终把俄置于“长久的半隔离状态”;向北它可制约欧洲盟国特别是欧盟南下……从而使美国可更好地坐大欧洲,确保其主导地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美国采取了三管齐下的措施。首先,美国通过介入波黑战争,实行它所制定的代顿和平协议,以维和为名,把自己的大兵开进了巴尔干,以“直接的军事方式”占据地盘,稳定局势,扩大影响。据报道,1995年进驻波黑的6万人的多国维和部队中, 美军有2.7万人。后来随着多国部队缩减,美军人数也有所减少。今年克林顿总统宣布无限期延长驻波黑美军的任期。看来这些美军也将像在韩国、海湾等地一样,在波黑长期滞留不归了。为了防止波黑战争扩大到马其顿,早在1993年美马建交之前,美国就“破例”地向马其顿派遣了350 名“预防性”部署部队,“帮助马守卫边境”。最近科索沃局势危急时,马又要求扩大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部队。 其二,美国通过北约东扩,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以及双边军事协定,与许多巴尔干国家进行军事合作,达到军事渗透和军事控制的目的。目前巴尔干10国中,土耳其、希腊是北约成员国,波黑处于美军为主的北约部队的实际占领下,另外5 国已参加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并正式提出了加入北约的要求,其中匈牙利已定为北约首扩成员国。克罗地亚正在努力解决境内民族问题,以排除入盟的障碍。仅南斯拉夫是个例外。美国已分别同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和罗马尼亚等巴尔干国家签署了双边的军事合作协定,使它从有关国家获得了使用其军事基地的权利,为这些国家提供装备,培训军队,在巴尔干内外进行各种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这样使绝大多数巴尔干国家都纳入了北约范畴,其军事体制和情报的指挥系统开始与北约接轨。 另外,美国还以大棒和胡萝卜相结合的手段,促使有关国家和民族采取政治对话解决矛盾,防止冲突和战争再起。例如,美国不惜动用多国部队,帮助波黑塞族温和派取代强硬派掌握政权,接着又以数百万美元的无偿援助“奖励”温和派掌权的塞族共和国执行代顿协议,最近又放出风声要逮捕塞族强硬派头头卡拉季奇。在美国的推动下,彼此间存在民族问题的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分别签署了军事方面的双边合作协议,表示要共同维护边界和地区和平。 在美国看来,它的“东南欧行动战略和计划”已得到了绝大多数巴尔干国家的认可和协作,在巴尔干已初步形成了以它为主导的,以北约为主体的新安全机制,唯独南斯拉夫没有“就范”。南仍置身于北约体系之外,并拒绝美国等西方国家介入其内部问题。美国把目前的南斯拉夫当局视作在巴尔干建立安全“新秩序”的巨大障碍,以及俄罗斯试图在巴尔干保持“传统影响”的重要基地。这些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什么在波黑战争时仅对南斯拉夫一方采取严厉制裁,在波黑战争结束后仍不断使用科索沃问题等王牌,继续对南实施高压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