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与完善,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被提上改革议程。其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成为我国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实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改革目标,首先需要回答的是财政支出结构是什么、如何变、为什么变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财政支出结构的效率,才能够找到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明确实现效率最优的政策举措。对于基本问题,现有文献多基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各功能性支出的占比进行刻画和描述,然后分析什么因素能够影响这些支出占比(傅勇、张晏,2007;张宇,2013;黄国平,2013;付文林、沈坤荣,2012)。关于财政支出效率,现有研究发现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向:一是从总量上研究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率(余泳泽等,2020)、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杨骞、张义凤,2015;徐超等,2020);二是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等方法测算单项或多项功能性支出的效率(刘江会、王功宇,2017;姜扬,2019)。后者就财政某一项或某几项支出进行效率高低的评估,难以全面反映支出结构配置是否合理(李永友,2009)。 相较于已有文献单独研究某项或某几项支出,直接确定整体的支出结构及演变规律十分必要。类型学将多个单一维度指标结合起来,通过交叉形成具有解释力的新概念(Lowi,1972)。类型学的研究范式将研究对象的重要特征进行整合分析,能够在概念形成、完善测度、组织解释等多个方面发挥作用(Collier et al.,2012)。对此,本文在类型学的研究范式下,借助20余年来中国31个省份(不含港澳台)的相关数据,重点分析我国地方政府预算支出结构是什么、如何变、为什么变。本文中,省级政府预算支出指全省(省本级及省以下)政府预算支出的加总数。首先,文章从两个描述性维度——经济建设和科教文卫支出占比对省级政府预算支出结构展开类型学研究,依据绝对标准划分出四种不同的预算支出模式;然后,在纵向的时间维度下,探讨预算支出模式的动态演进特征与规律;最后,在解释性维度上,综合使用逐步回归法、滚动回归法和多分类Logit模型找到支出模式的转化动力。本文为后续研究地方预算支出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找到了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有力抓手,对于解决目前财政支出结构固化问题、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最终有力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有所裨益。 二、省级政府预算支出结构的类型分析 (一)划分前提:预算支出结构的描述性维度和分布特征 “预算支出结构”一直以来就是财政学的一大研究重点①,具体研究内容包含财政支出结构的历史演变规律、影响因素及效率分析等(傅勇、张晏,2007;李永友,2009;余泳泽等,2020)。以上研究均是在预算支出结构描述的基础上展开的,多基于支出的功能性分类刻画预算支出结构(傅勇、张晏,2007;林敏、余丽生,2011;张宇,2013;姚东旻等,2020a)。同时,由于2007年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导致的数据口径差异问题,行政管理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数据难以在更长的研究区间内整合。借鉴已有文献的思路,并且考虑到数据口径统一的可行性,本文主要从可以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和与地方社会福利水平相关的科教文卫支出占比两个维度对我国各省的预算支出结构进行描述。
在进行具体的类型划分前,我国省级政府经济建设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占比具有怎样的分布特征是需要先回答的一个问题。图1具体展示了不同年份两项支出占比的概率密度曲线。首先,图中黑色实线分别代表1996—2019年两项支出占比的概率分布,可以看出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呈“右偏”和“双峰”分布特征,而科教文卫支出占比则呈现出较为对称的“单峰”分布特征。接下来,为探究该支出分布特征是否具有稳定性,我们将截止年份依次选取为2013年、2015年和2017年,分别以灰色点线、散点以及虚线绘制分项支出占比的概率密度曲线,见图1上方两图。容易看出,在三个不同的时间区间内,两项支出占比分布均与完整区间的占比分布高度相似。为进一步确认该分布的稳定性,图1下方两图将截止年份提前为1996年、2004年和2012年,分布曲线分别以黑色点线、散点以及虚线表示。可以看出,尽管1996—2004年我国地方政府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呈现明显的“单峰”分布特征,且整体均值要低于完整研究区间的分布,但在1996—2012年,经济建设支出分布已与完整分布十分相似。至于科教文卫支出占比,除了1996年呈现轻微的“左偏”和“双峰”分布特征外,都表现出“单峰”分布和对称特征。这意味着2012年之后,无论是经济建设支出占比还是科教文卫支出占比,其分布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稳定的整体分布表明,本文可以基于其稳定特征得到稳健且具有代表性的划分标准——这是确定模式划分标准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