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6623/j.cnki.36-1341/c.2022.01.006 “中国成立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①面对这些家喻户晓的经典话语,我们常因置身其中的习以为常而缺乏敏感,忽略了对它们的仔细检视与反复省思。换一种去熟悉化的视角观之,建党叙事的原初形态是怎样的,是否存在一个多元记忆平行共立的复调时期?那些原本纷纭的个体回忆,经过怎样的剪裁凝练,进而衍生出简洁明快的标准叙事?那些脱颖而出的党史命题,又怎样完成了自身的经典化,并最终成为日后历史书写的导引?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尝试描述经典之作《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问世以前,中共建党叙事的生成、构建与流变,既重现被隐藏遮蔽的低音,更聚焦经典文本的形成过程;既比较叙述内容的异同之处,更关注革命史观的前后演进。 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历史事实的还原与追索。现已对建党前后的思想传播、团体组织、代表人物、重要会议均有充分研究,而对此后共产党人如何记述与诠释这段历史注目不多。平心而论,党史编纂的论域,本应属于中共党史学史的范畴。但受制于传统史学史的写法,这类论著多从勾勒学术谱系的意义上胪列史家与史著,而较为忽略写史活动与历史语境的多元互动;多受史学科学化的影响,将史著看成录实传信的客观记录,而较为忽略早已熔铸其中的主观意图与时代思潮;多从学术传薪的角度挖掘史家在观点方法上的守正出新,而较为忽略撰著者“以言行事”、传递意识形态的阐释策略。因此,目前中共党史学史所呈现的成果更接近于建党史的研究综述,而非建党叙事的生成演化史。近年来兴起的中共纪念活动史,虽有部分内容触及历史记忆与历史书写,但也仅仅聚焦于周年纪念的高光时刻,而对平日产生的诸多文本未有论及。并且当前有关“七一”纪念的论著也只是以宏观鸟瞰的方式分析讲话、社论等文献对整个党史话语体系(主线的提炼、阶段的划分等)的影响,而非专注于建党一事来详细论析中共对它的认知与评价。②有基于此,本文拟作一深入探讨,以期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构筑起建党伟业的历史叙事的。 一、逻辑起点:建党的社会经济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叙事向来不是从党的成立开始讲起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鲜明特色,它总要把单个的事件放置于宏阔的历史脉络中,以整体的思维、联系的观点来加以阐释。在1921年张太雷的叙述中,他已尝试从政治形势、经济状况和社会阶层等角度来分析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客观条件”。一方面,帝国主义的政治控制,使南北统一“没有任何指望”,更“丝毫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另一方面,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又“把中国弄到无法发展本国工业的地步”,并造成“成千上万无家可归、饥寒交迫的穷人”。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知识分子“开始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五四运动之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更大了”,逐渐与无政府主义者、机会主义改良派和新村思想鼓吹者划清界线。这时,中国出现了“第一次妇女解放运动”和“有组织的工人罢工”,进而将共产主义运动推到组织筹备的阶段。③ 作为提交给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书面报告,张太雷自然谨遵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新论。这使他能够着力凸显中国反帝反封建的现实主题,但也使他在解释建党的阶级基础时感到理论上的张力。张太雷明确指出:资本—帝国主义是“一切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遭受奴役的总祸根”,因而他较为忽略资本主义的内生发展,并认为中国的“现代工业企业寥寥无几”,“还处在经济发展的原始阶段”。张太雷把争取“穷人(流氓无产者和贫民)”当作中共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他对产业工人的描述却寥寥数语。张太雷高度称赞“中国妇女毫不妥协的革命精神”和男女平等运动的“富有战斗性”,但他停留在民主革命的框架内大谈性别矛盾,反而冲淡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④正是由于未能突出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张太雷的解说很快为后来者所补正。当蔡和森再谈“吾党产生的背景”时,首先就指出: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党,他主要组成分子是产业无产阶级,所以在我们一想到共产党产生的时候,就会要想到无产阶级有了相当的发展”。⑤ 围绕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蔡和森予以详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本土产业有相当的发展,工人阶级也有新的成长,于是产生了自然的罢工运动。工人“由不觉悟到了觉悟,由不行动到了行动,而且是很激烈、很勇敢的行动”。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的罢工正是这种现象的集中体现。它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已走到反帝国主义的政治争斗的路上来了”。再加上十月革命的影响,促使先进的知识分子赶速地“倾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俄国”。他们办报刊、组社团,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组织活动。总言之,“中国共产党就是十月革命后与中国工人阶级发展的一个产物”⑥。 此后,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写史者均未跳脱蔡和森定下的标准叙事。首先,阶级基础成为分析建党条件时必须着重强调的首要因素。工人阶级的成长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构成一种前因后果、顺序铺展的必然联系。相较于1921年的报告,由张太雷等大力协助、署名卡拉乔夫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述》⑦就调整观点,改用职工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相结合的双线叙事,肯定“工人阶级的发展”是革命者用以组建中共的一个“基本方面”。⑧ 其次,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成为走向建党的三个关键节点,共同构成背景分析的主要素材。在经典文本《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中,胡乔木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在一战与十月革命之后,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薄弱的工业在世界第一次大战时期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人数和工人斗争的规模也随之发展。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在中国革命知识界中间传播了起来。‘五四’运动促成了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合,为党的成立作了准备。”⑨通过精心的排列组合,原本独立的三大事件被建党这条线索串连起来,创生出一个有意义的新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