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势与脉络 1994年10月,美朝在日内瓦签订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这一协议结束了朝鲜半岛历时几年的“核危机”,对美朝关系和朝鲜半岛形势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乐观的分析认为美朝关系会因此迅速得到改善,朝鲜半岛形势也将大为缓和。 但是,与人们的期待相反,此后的两年,特别是1996年,朝鲜半岛形势几度紧张,经历了美朝核协议签署后的一段曲折颇多的过渡期。 1996年4月4日,朝鲜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处发言人发表谈话称,由于韩国方面违背朝鲜停战协定中的有关规定,把大量的武器装备和军事人员运进非军事区,使非军事区南方一侧已完全丧失了作为缓冲区的意义,因而朝鲜方面不能再单方面继续遵守停战协定中有关非军事区的条款,决定放弃停战协议中有关维持和管理非军事区的任务。4月5日,韩国严厉指责朝鲜三次派武装部队进入板门店共同警卫区,蓄意在南北分界线上制造紧张,同时宣布将国防部的对北监视级别由三级提高到“出现国家利益明显遇到危险迹象时”的二级监视,这是自1981年以来所未曾有过的。 同年9月18日, 韩国军警在江原道江陵市附近海滩上发现一艘触礁搁浅的朝鲜人民军小型潜艇,南北关系再次骤然紧张。韩国方面认为这是朝鲜方面周密策划的挑衅事件,遂布置大量军警在附近山区展开严密搜捕。二十多名朝鲜潜艇人员弃船上岸后除一人被捕外,其余均在韩方搜查追捕过程中陆续丧生。此后的几个月中,韩国一再要求朝鲜就此事公开道歉并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朝鲜则强调潜艇是正常训练中发生事故后漂流至韩方水域,指责韩方是借机对朝鲜挑衅。 直到12 月29日朝外交部发言人就潜艇事件表示“遗憾”后,事态才逐步趋于平静。 1997年7月16日, 朝鲜人民军与韩国军队又在双方军事分界线附近发生武装冲突,双方交火长达几十分钟。这一事件当然是国际社会所不希望看到的。 除了上述三起事件,突发事件引起的紧张还时有发生,且每次都导致双方剑拔弩张:南方每每强调要防止北方“南侵”,甚至宣布全国进入战备状态;北方则宣称将南方的战备态势视为战争挑衅,发誓要百倍千倍地予以报复。这种时常出现的紧张为半岛形势蒙上了阴影,也引起了国际社会不安甚至联合国安理会的关注。朝鲜半岛的形势说明南北双方敌对情绪和互不信任依然严重,稍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对半岛和平造成威胁。 但是在紧张和不稳定中,有关朝鲜半岛缓和的努力并未完全中断。美韩已连续四年宣布暂停“协作精神”联合军事演习。朝鲜从核框架协议签订以来,冻结了石墨反应堆并履约至今。截止1996年11月,美国主导下的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即KEDO)已先后如约向朝鲜提供了总共65万吨重油。KEDO代表团分别于1997年3月和6月两次就轻水反应堆建设事项去朝鲜进行实地调查和技术协商,工程资金分担问题和其它有关问题也已经基本得到落实, 预计工程将在年内动工。 南北双方贸易额1994年为2.23亿美元,1995年增至近3亿美元,1996 年在双方关系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仍有发展。1995年经双方政府批准,韩国大宇集团到朝鲜南浦开辟工业园地,建立合资企业。这是韩国首次批准企业直接向朝鲜投资。仅两年时间,经双方同意到朝鲜投资的韩国企业目前已增加到十五家。另外,中断了一年多的韩国对朝鲜民间粮援也于今年三月开禁。韩国众多国民纷纷解囊,给受粮荒困扰的北方同胞以真诚援助。5月3日,南北红十字会代表五年来首次在北京举行会谈,目前,由韩国红十字会向北方提供的粮食和其它物品援助已在韩国红十字会官员监督护送下陆续运抵朝鲜。 综上所述,朝鲜半岛近两年的形势是紧张迭起、一波三折的同时,对话与缓和依然存在。这种紧张与缓和的交错转换,呈现出与核危机时半岛形势的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因意外事件或有所图谋而引起的紧张与冲突主要发生在朝鲜半岛对立的南北双方之间;美国通过核协议签订与朝鲜关系有所改善后,在南北双方的冲突中往往不再仅与韩国采取一致立场,而更多持协调、斡旋的态度;南北双方在紧张迅速升级时尽管言辞激烈,均显示出不惜以军事手段报复,对应“挑衅”的态势,但同时又留有余地,最终使形势不致失控;每次紧张稍有缓解后,有关各方的部分对话与接触均能较快恢复,例如黄长烨事件引起的南北双方僵持一有松动,KEDO方面即派出代表团赴平壤落实轻水反应堆工程事项,朝鲜方面亦很快同意了四名大宇职员经北京入境的要求,使大宇集团与北方的经济合作继续进行,未受影响。 根据朝鲜半岛形势发展的这些新特点,可以认为,在看似扑朔迷离、曲折多变的朝鲜半岛事态中,形势走向的基本脉络已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这就是:由于种种原因,在朝鲜半岛出现不测的可能性虽不能完全排除,但缓和进程完全逆转的可能已进一步减少。紧张与冲突还会反复出现,但对话与协商更受到各方重视,而履行协议与各项合作又使有关各方相互间依赖进一步加深。总之,朝鲜半岛形势保持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较前增大了。 二、环境与需求 朝鲜半岛形势的这种脉络走向,是由周边环境变化和各方的利益需求所决定的。 冷战结束后,由于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依然处于停战状态,政治上、军事上对峙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本地区由冷战体制向新地区格局的过渡相对迟滞。然而,随着前苏联与韩国、中国与韩国分别建交,朝美核协议最终签订,残余的冷战结构进一步被打破,周边大国的立场、政策进一步发生了有利于朝鲜半岛稳定的变化。美国为在亚太地区扩大势力范围,实现由其主导的亚太战略目标,不仅要用核协议消除该地区核扩散的威胁,还要同“冷战时期的敌手国家”改善关系。美国以解决核问题为契机,同朝鲜进行了一系列对话,包括共同寻找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失踪人员、送还在朝鲜战争中阵亡的美军士兵遗骨、在对方首都互设联络处等问题的协商。美国认为通过这些接触和对话,有助于扩大其对朝鲜的影响和把朝鲜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使朝鲜半岛形势向美国预期的方向发展。中国同韩国建交之后,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不仅使两国经贸关系有了飞速发展,并在消除冷战隔阂、加深理解以及其它领域的合作方面也有了积极进展。中国一如既往地重视发展同朝鲜的传统友谊,并把这作为对朝鲜半岛政策的重要一环。实践证明,中国与南北双方同时发展友好关系,不但有助于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南北双方的沟通与理解。在有关朝鲜半岛的事务中,中国根据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基本准则,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强权政治与制裁手段,对缓解前一段朝鲜半岛的紧张形势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中国从稳定周边的需要出发,将继续支持包括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在内的一切有利于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立场和建议,为推动南北双方和解作出积极贡献。日本与俄罗斯在朝鲜半岛也有重大利益。日本在经济上久有向西发展的图谋,同时,为了实现政治大国化,更重视在地区事务中有所作为和突破。近年来在对朝鲜粮食援助、参与KEDO工作和朝日关系正常化问题上,日本均表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意向,这对朝鲜半岛无疑是一种促进缓和的因素。俄罗斯已意识到平衡发展与朝鲜半岛双方的关系对恢复其在朝鲜半岛的影响有重要意义。1996年中,它分别与韩国和朝鲜进行了重要谈判与磋商。在与朝鲜的双边政治磋商中,双方都强调两国在各领域都有着“睦邻与合作的传统”,并相信在此基础上发展双边关系符合朝鲜半岛和平、安全与稳定的利益。目前,双方正在谈判签订新的国家间关系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