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海湾危机的原因虽然复杂,但人们还是不难觉察:,从政治上来看,美国是想借此而强化它在中东乃至世界的战略主导地位;从军事上来看,它是想用武力削弱伊拉克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削弱其大规模发展杀伤性武器的能力,进而达到动摇乃至推翻萨达姆政权的目的。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 其实,经济因素在海湾危机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美国不只是好战 美国之所以扬言要不惜动用军事手段打击伊拉克,这与美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不无关系。据报道,20年前,美国从中东进口的石油数量,约占其进口总量的1/3。两伊战争之后,美国不得不另谋他策,转向拉美进口石油。自从1991年之后,美国已完全停止从两伊进口石油。即使如此,美国现在进口的石油,有1/5还是来自中东。 自从去年10月份以来,原油价格已下跌28%,使得美国大小业主喜上眉梢,财源广进。可是,伊拉克却不甘心石油降价,时不时要给美国出点难题。 正如美国参议院能源和自然委员会主席弗兰克·穆尔科斯基所说:萨达姆最近所采取的行动表明,我们必须继续在西半球探索进一步合作的渠道,以确保石油供应的稳定。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去年年初上任伊始,在向记者发表谈话阐述美国的中东政策时,便直言不讳地说,美国的中东外交是为“美国的利益”服务的。如何服务?她举了个例子:就是保证不再出现1973年中东战争期间美国人排长队抢购石油的局面。 这就不难看出,石油,始终是美国中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然,除此之外,美国还想通过实施“海湾惊雷”计划,来谋取其他的经济利益。 众所周知,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东南亚国家先后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大幅度下降,对军火的需求不振,这下子可真急坏了美国。为此,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亲自出访东南亚诸国,自当说客,推销美国武器,但东南亚国家应者自然不多。如果这次海湾危机爆发,“惊雷”炸响,美国的许多新武器亮相海湾,将会收到巨大的广告效应。 日本《每日新闻》2月23 日的文章写道:“对于世界上最大的军火生产国美国来说,空袭伊拉克是展示其新式武器的绝好机会。如果这些武器在实践中发挥威力,美国的友好国家的订货就会增加,这将给美国政府和国内的军工产业带来巨大的好处,所以在实战中使用新式武器会导致一场‘商战’”。 伊拉克日子难捱 那么,伊拉克呢?自从上次海湾战争至今, 伊拉克遭受制裁已经7年多。本来,伊拉克盛产石油,石油出口是它的主要外汇收入。但由于石油“禁运”,伊拉克几乎断了财源。据报道,7年来, 伊拉克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减少了4/5。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伊拉克有100 多万儿童处于长期营养不良,儿童死亡率已从1‰上升到57‰, 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但是,制裁到何时是尽头,至今仍不可预料。虽然联合国安理会曾通过决议,让其以“石油换食品”,但区区20亿美元,既要作为科威特的偿金,又要提供联合国的有关费用,本已是杯水车薪,何况又兼油价暴跌,付多收少,日子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以其坐以待毙,不如一搏而引起社会的注意和同情,以求早日解除联合国对伊的制裁。 法俄有如意算盘 在海湾危机的过程中,作为美国西方盟国中的法国,也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坚决反对美国对伊动武。在伊拉克问题上,法国早就与美国拉开距离。这既表明了它的“独立”,更出自于捍卫自己的经济利益。分析家们认为,早在海湾战争之前,法国就同伊拉克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然而战争一爆发,加上后来的禁运,使得由法国政府作保的87亿美元的贷款,无法从伊拉克收回。 另一方面,近年来法国又正加紧同伊恢复贸易关系,主张尽早取消对伊的经济制裁。若是“海湾惊雷”炸响,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日本的报纸指出:“法国与俄罗斯合作,始终反对对伊拉克行使武力。法国采取亲伊政策的背景在于,法国传统亲阿拉伯的政策。此外,法国还有这样的企图:一方面死守从开发时就深深参与了的美索不达米亚的石油,同时想对以海湾地区为中心的美英石油资本的控制,打开一个通风孔。” 俄罗斯在海湾危机中的强硬态度也是尽人皆知的。叶利钦总统甚至称,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很可能引起世界大战。说到底,就是因为这场危机将严重损害俄罗斯的经济利益。一旦美国对伊动武,俄与伊签订的经济合作计划将无法实施,俄国必将遭到严重的经济损失。俄罗斯有关专家估计,伊拉克目前拖欠俄罗斯的债务达70多亿美元,如果美国对伊动武,俄将无望得到偿还,并且会使俄罗斯的损失加倍。 综上分析,人们不难看出,海湾危机中各方的表现,无不与经济因素有关。但是,战争肯定会带来严重的破坏,给交战双方造成人员的伤亡和经济的损失。而且一旦战争爆发,其发展前景又难以预料。因此,还是中国的俗话说得好:和为贵!